<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繪本中“不教而教”的力量 ——讀羅倫·喬爾德《好孩子,壞孩子》
    來源:中國教育報 | 王慧佳  2022年06月30日08:40

    談到羅倫·喬爾德,可能有人會覺得陌生,但提起《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相信很多讀者都會說:我知道!我喜歡!

    作為英國著名繪本作家,喬爾德的作品從來不說教,卻總能潤物細無聲地完成“教育”這件事。就拿《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來說吧,一看書名就知道,這是某個“小調皮”挑食的故事。喬爾德沒有高高在上地告訴孩子,挑食不是好習慣,也沒有苦頭婆心地說服孩子,番茄有多好吃,而是選擇站在孩子一邊,化身成了“挑食”的勞拉,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了孩子面對不熟悉食物時的那種恐懼,并講述了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煩惱。她相信,孩子自己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所以在她筆下,勞拉和查理互動之后,決定自己要試一下番茄。

    喬爾德的繪本正是充滿了“不教而教”的力量,始終在喚醒和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應對他們所遇到的困境,所以《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榮獲英國童書領域最高獎——凱特·格林納威獎大獎實在是當之無愧。她的新作《好孩子,壞孩子》也是直接戳中了父母們的心,該書講述的是兄妹倆奇奇和桃桃的故事。奇奇一直是“好孩子”,他能吃完不愛吃的西蘭花,總是認真洗手,會準時上床睡覺,每周清理兔子窩。而與之相反的桃桃一直是“壞孩子”,從不被邀請參加生日派對,可以不吃不喜歡的西蘭花,總不清理兔子窩。本來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故事,我們身邊也有太多這樣的孩子了,但喬爾德卻非常巧妙地借奇奇和桃桃的口說出了這樣兩句話:“如果人們認為你是好孩子,那就不要做壞事,以免讓他們失望。如果人們認為你是壞孩子,那就千萬別做好事,以免讓他們失望。”

    多么妙的兩句話,清楚地說明了教育心理學領域的一個重要概念——皮格馬利翁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家長先入為主地認定了“這是個壞孩子”,就會不管發生了什么,也不去深入了解原因,直接認定是孩子搗亂。孩子感到“不被接納、不被愛、不被認可”,就形成了負面的自我預期,不再有努力改變的動機。

    漸漸地,一直被認定是“好孩子”的奇奇,開始意識到有哪里不對勁兒:做“壞孩子”可以不吃自己不喜歡吃的西蘭花,可以逃避打掃兔子窩的家務。當他詢問父母時,父母的回答是,我們已經放棄提醒“壞孩子”了,但你是“好孩子”,所以你要做。直到有一天晚上,奇奇發現桃桃可以晚睡,還能吃巧克力泡芙,他徹底“叛逃”了。他覺得,做個好孩子根本沒有好處。作者喬爾德通過奇奇的視角,說出了很多“好孩子”的心聲,也揭示出一個常見的家庭教育誤區:我們總覺得孩子“聽話”就好,但忽略了“聽話”和“明事理”是兩回事。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我們是希望孩子為了被夸一句“好孩子”而遵守指令,還是幫助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真正理解我們為什么選擇做好事,而不是做壞事呢?

    接下來,摘掉“好孩子”徽章的奇奇做了所有他想做的“壞事”,但他感覺并不好。這次,他不再是為了當“好孩子”才去打掃兔子窩,他是真的想去,并且發現打掃完以后,兔子竟然對他微笑了,這讓他很開心。而一直做“壞孩子”的桃桃陰差陽錯地去參加了生日聚會,她拿了禮物回家,對奇奇說了感謝,還第一次和奇奇分享了禮物,她也很開心。從此之后,奇奇和桃桃都選擇不做好孩子,也不做壞孩子,只做他們自己。而他們的父母也不再簡單粗暴地說“你是好孩子”或“你是壞孩子”了,開始接納和欣賞這兩個完全不同的孩子。

    我一直認為父母育兒的驅動力有兩種,一種是帶著“愛”,一種是帶著“怕”。帶著“愛”的父母骨子里會認為孩子都是好的,教育就是激發這些好的東西。而帶著“怕”的父母正好相反,他們的教育是嚴防死守,壓制壞的東西。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激發每個孩子的自主性,讓他們去探索并獨立思考,從而真正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我們成年人所追求的“自我”何嘗不是如此呢——不被別人貼標簽,更不給自己貼標簽;面臨選擇時,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不是屈從外界的壓力。

    在喬爾德的世界里,我們每個人都能做那個自由自在、天真快樂的孩子。

    (作者系大J小D公號創始人、閱讀推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