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五四傳統的另一面
    來源:文藝報 | 徐 妍  2022年06月14日09:28

    概要說來,我對黃蓓佳成長小說的閱讀經歷了由錯位到同步再到返場這三個階段。1980年前后,在黃蓓佳集中創作兒童文學的時候,我是中學生,錯過了《少兒文藝》等兒童文學刊物上所發表的黃蓓佳的兒童文學作品和黃蓓佳的第一本小說集《小船小船》等。上世紀80年代,在我的大學階段,我的閱讀與黃蓓佳的文學創作處于同步階段。在《收獲》雜志1983年第2期,我閱讀了黃蓓佳的中篇小說《請與我同行》。多少年過去了,我仍然記得手抄《我希望》這首小詩和一段段語句時的內心悸動。這篇小說中的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帶給我的沖擊力不亞于劉索拉的中篇小說《你別無選擇》。 此后,我曾像追劇一樣去追讀黃蓓佳的小說《雨巷同行》《午夜雞尾酒》《新亂世佳人》等。但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對黃蓓佳的文學作品的追讀因個人生活的變化而中斷了。直到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將結束,我因介入兒童文學研究而返場閱讀黃蓓佳的成長小說。由于我始終認為兒童文學首先是文學,也始終認為優秀的兒童文學與所有優秀的文學一樣都具有思想、審美、歷史、社會、哲學等相同的要素,當我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開始閱讀黃蓓佳的成長小說時,并未首先將黃蓓佳的成長小說當作一個特殊的文學類型,而是首先將其視為由思想、審美、歷史、社會、哲學等要素構成的文學作品。

    我在閱讀黃蓓佳傾情小說系列時,感到好奇的一個問題是,50年的文學創作,對于一位作家來說,是一個長時段的時光,但黃蓓佳的文學創作不是枯坐硬寫,而是始終充盈著飽滿的精氣神和豐沛的創造精神。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應該怎樣認知黃蓓佳文學創作的動力源?

    面對這個問題,我會想到多個影響黃蓓佳文學創作的要素:生活、情感,記憶、偶然、契機、出版人的邀約、讀者的期許、自我的期許等等,一切皆有可能構成黃蓓佳成長小說創作乃至整個文學創作的持久動力源,但我以為,歸根結底源自思想,即黃蓓佳和她的同時代人在上世紀80年代被點燃文學創作之夢的五四傳統。五四傳統對于黃蓓佳和她的同時代人的文學創作,是作品的底色,是作品的骨骼,還是作品的思想源頭。這讓我想起近日黃蓓佳老師在一次訪談中所說的一段話:“我就是一個‘掄镢頭的人’,在文學田地里不停息地挖呀挖,一個土坑接著一個土坑,不斷地希望,又不斷地失望,50年里周而復始?!痹谖易x來,這段話正是以一種自我辯難的方式表明黃蓓佳的文學創作動力源是希望,也是失望。而“希望”和“失望”不是心理學上的概念,而是思想史的概念,即中國現代思想家型的文學家魯迅在文學世界中所內含的生命哲學的核心概念。

    那么,思想對于黃蓓佳的成長小說創作來說,如何理解?思想在黃蓓佳的成長小說中,不是某種群體觀念或某種自上而下所規定的主題,而是獨屬于她個人的深思的生活、真切的情感,重述的記憶、命定的偶然和契機,以及個人與理想的出版人的天作之合、對理想讀者的期許和自我期許的回饋。簡言之,思想對于黃蓓佳成長小說而言,是五四傳統的另一面,即五四傳統中難以界定的非正面、非反面的多個側面。更重要的是,思想對于黃蓓佳的成長小說創作來說,是以黃蓓佳的個人化的敘述方式來表現成長一族如何長大成“人”,如何能夠在成“人”的過程中“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蛘哒f,黃蓓佳是以成長小說的樣式,對五四傳統進行了個人化重述的路徑的探索。

    因此,我在閱讀黃蓓佳成長小說——《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親親我的媽媽》《你是我的寶貝》《童眸》《野蜂飛舞》《奔跑的岱二?!贰短窖?,大西洋》《叫一聲老師》等的過程中,相遇了一個個帶有五四傳統的另一面的多重世界:浪漫的世界、童真的世界、成長的世界、生趣的世界、情感的世界、故事的世界、思想的世界,等等。而這些世界皆不約而同地源自五四傳統的另一面:并非五四傳統的大歷史敘事,而是五四傳統的日?;瘮⑹?。

    僅以黃蓓佳的成長小說為例,《我要做好孩子》作為黃蓓佳“重返”兒童文學創作、獲得多項榮譽的成長小說代表作,是以小升初的女兒作為生活原型的。據她自述,“20來天就寫完了這本書”,可謂源自生活,但貫穿于這部成長小說的原動力則是思想,因為書中的“好孩子”形象塑造過程其實是通過日?;瘮⑹聦σ酝膶W作品中的“好孩子”形象的重寫過程,因此,本書中的“好孩子”偏離、逸出了以往文學作品中的重大歷史工程中的“好孩子成長”和規規矩矩的“好孩子”形象,但也因此深思了何謂“孩子”值得過的成長階段。再如最新出版的《叫一聲老師》中的王小瞳是一位“讓學校和我的父母說不出我的好,也說不出我的不好”的“好孩子”,但這種看似不靈醒、其實很靈性,符合成長階段的“人”的特質。不只是兒童校園題材的成長小說易于個人化的日常敘事,歷史題材《野蜂飛舞》《太平洋,大西洋》亦選取了個人化的日常敘事。《野蜂飛舞》中的為抗戰做事的少女“我”對范舒文信誓旦旦一定要學會踩縫紉機的技術,而不是同類小說中常見的練習槍法或包扎傷兵的傷口?!短窖螅笪餮蟆分械膬晌簧倌甑囊簧臍v史性創痛被一個日?;膫€人承諾和期許所隱喻?,F實也罷,歷史也好,在黃蓓佳的成長小說中,都被敘寫為日常生活的“個人精神史”的一種裝置。

    然而,基于對黃蓓佳成長小說與五四傳統的另一面的思想性未能足夠關注,人們雖然讀到了黃蓓佳成長小說的浪漫,但疏忽了它們所呈現的現實感;讀到了其中的生活趣味,但又疏忽了它們所內含的失望和痛感;讀到了其中的情感和感動,但又疏忽了它們所寄予的思慮和辯難。如此將目光放置在黃蓓佳成長小說的某一點、某一隅、某一面,都是可能的、合理的,但會錯失黃蓓佳成長小說的妙趣和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