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三次修改
毛澤東同志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篇重要文獻在歷史上曾先后出過四個版本,經歷了三次不同方式的修改。
根據親歷者的回憶,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期間,毛澤東親自參加的會議有三次。1942年5月2日下午在楊家嶺中央辦公廳樓下會議室舉行了第一次會議,由毛澤東和凱豐主持,主題是“交換對于目前文藝運動各方面問題的意見”,毛澤東發表了“引言”。5月13日,舉行了延安戲劇界集會座談,中心議題是“文藝運動的普及和提高”問題,毛澤東沒有參加。其后,毛澤東參加了5月16日召開的座談會,認真聽取發言并做記錄。5月23日會議再次召開,毛澤東在當日晚飯后做了題為“結論”的講話。毛澤東的講話當時由周昆玉等人做了速記。據考證,這個記錄稿曾于座談會的當月,即1942年5月被七七出版社印行過,可以稱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第一個版本。
為了紀念魯迅逝世七周年,《解放日報》于1943年10月19日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二天,中共中央總學習委員會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黨組織收到這一文章后,盡量印成小冊子發送到廣大的學生群眾和文化界知識界的黨內外人士中去”。當月,延安解放社即正式出版了單行本,正文前附有《解放日報》編者按。對這個版本,人們習慣稱之為“解放社本”或“1943年本”。對照“七七社本”和“解放社本”,我們便可發現毛澤東對這篇文稿進行了比較多的修改。這次修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語言進行了潤飾。七七出版社印行的版本由于基本上是當時講話的記錄稿,口語的氣息依然很濃郁,還保留著一些俏皮的話語,后來感覺過于口語化,就對這些詞語進行了增刪和修飾。二是加入了配合當時政治工作的言辭。例如,當時由于受“搶救運動”的影響,解放社本增加了“特務文藝”的說法,說在中國除了封建文藝、資產階級文藝、奴隸文藝之外,還有一種特務文藝,說在文藝界黨員中,除了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以外,還有一批更壞的人,就是組織上加入的也是日本黨、汪精衛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的特務黨,但是他們隨后又鉆進了共產黨和共產黨領導的組織,掛著“黨員”和“革命者”的招牌,等等。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決定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澤東選集》。1951年2至4月,毛澤東利用在石家莊調研休息時間,開始著手修改《毛澤東選集》一至三卷的初選文稿,其中包括對《講話》的修改。這次修改是在解放社本的基礎上進行的,據統計共修改了670余處,其改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增強文本的邏輯性和理論色彩。為了使文本讀起來更加順暢,毛澤東修改時增加結構助詞“的”。或者把有地域色彩的、方言性的詞換成通用的詞,例如把“雖然出不出好東西”改為“雖然拿不出好東西”等。二是增強文本的規范性和書面色彩。為了進一步消除口語色彩,使相關提法更加規范化,毛澤東把“抗戰以后”改為“抗日戰爭爆發以后”,把“內戰時期”改為“十年內戰時期”。三是修訂某些已不適應于時代的提法。例如把“適應帝國主義侵略的奴隸文化”改為“買辦文化”,把“紅軍戰爭”改為“革命戰爭”,把“日本法西斯”改為“日本帝國主義”。同時,刪去了所有關于“特務”問題的文字。從這些變動中不難體會毛澤東對于這篇文獻的重視和修改的精細入微。
1991年,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對《毛澤東選集》第一至四卷進行修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之際出版。對于《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篇文獻來說,修訂工作主要是校訂注釋,正文沒有改動,即只改正注釋中某些不準確的史實和提法。歸納起來,改動的注釋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關于列寧的《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在原來的注釋中,列寧的這篇文獻被翻譯為《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1991年版被更改為《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第二個是對梁實秋注釋的改動。原來的注釋說“梁實秋是反革命的國家社會黨的黨員。他在長時期中宣傳美國反動資產階級的文藝思想,堅持反對革命,咒罵革命文藝。1991年本改為“新月社主要成員。先后在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曾寫過一些文藝評論,長時期致力于文學翻譯工作和散文的寫作。魯迅對梁實秋的批評,見《三閑集·新月社批評家的任務》、《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等文。”第三個是對周作人和張資平注釋的改動。原來的注釋說“周作人、張資平在一九三七年日本占領北平、上海后,先后投降日寇。”1991年本改為“周作人,浙江紹興人。曾在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等校任教。五四運動時從事新文學寫作。他的著述很多,有大量的散文集、文學專著和翻譯作品。”“張資平,廣東梅縣人。他寫過很多小說,曾在暨南大學、大夏大學兼任教職。周作人、張資平于一九三八年和一九三九年先后在北平、上海依附侵略中國的日本占領者。”
通過對《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三次修改情況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出:毛澤東絕不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重要文獻看成終極真理,而是隨時注意總結歷史規律和發展經驗,使這些思想日臻完善。同時,這一過程也生動地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不是停滯不前,而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完善的。
(作者單位:江漢大學語言文學研究中心。文章發表于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