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延安→北京”:不僅是“專列”,更是一段薪火相傳的歷史 北京畫院舉辦“延安→北京:北京畫院院史研究展之一”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得加  2022年03月25日11:31

    1942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主持召開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并在會上作了兩次重要講話(即“引言”和結論報告),系統地總結了“五四”以來革命文藝運動的經驗,回答了中國革命文藝運動中長期爭論的一系列根本性的問題,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理論和黨的文藝路線,指明了革命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根本方向。《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延安革命根據地藝術創作的出發點,影響并塑造了延安藝術家群體的獨特風格。

    今年,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之際,北京畫院特別開啟了院史研究“專列”,第一站就從延安出發,回溯北京畫院與延安之間一段特殊的情緣——由北京畫院主辦的“延安→北京:北京畫院院史研究展之一”于3月25日至4月24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

    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后,作為延安藝術人才聚集地的魯藝也成為實踐“為人民群眾創作”的先鋒陣地,開始探索更加適合群眾的藝術創作主題和表現形式。群眾形象、百姓生活、新的政策等素材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引領下開始形成延安地區主要的藝術創作內容,“剔黑成白”也逐漸成為延安版畫創作者的共同風格特點。當時的延安生活條件和創作環境都很艱苦,油畫和中國畫等創作材料稀缺,木刻版畫所需的工具最易獲得。梨木板可就地取材,再加幾把木刻刀就能自畫自刻并且快速印出張張相同的木刻畫分發給群眾,成為革命根據地最主要的美術創作方式。同時,木刻版畫黑白色彩對比鮮明,畫面語言生動寫實,更加利于突出敘述性,用群眾自己的形象和熟悉的內容來介紹新事物、新政策,成為當時重要的宣傳力量。但在發現當地群眾并不喜歡也不太理解西方版畫“黑乎乎”的面貌后,延安的版畫創作者們不斷探索新的表現手法,從對西方版畫現實主義風格的學習轉向借鑒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融入中國年畫、剪紙等民間藝術元素,使作品更加貼近群眾的藝術趣味和審美習慣。這種黑白的轉變不是簡單的形式風格問題,背后涉及的是農民的審美習慣以及“作品為誰而做”的理念。

    本次展覽在一層展廳集中呈現北京畫院幾位老藝術家在延安時期的版畫創作,如莊言的《前線歸來》《前線》、鄒雅的《掌握新武器,學習新文化》《扭秧歌》《攻城》、夏風的《小八路》《打谷場上》《秋收》等作品,力圖再現他們從生活中取材、于小事中見大政、藝術服務群眾的實踐探索,以及在西方版畫技法中融入民間傳統藝術,平衡群眾喜好與藝術本體力量的雙重追求。

    1957年5月,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北京畫院的前身,北京中國畫院正式建立,并逐步形成了一支“百花齊放”的畫家隊伍:一部分是曾活躍在北京畫壇的藝術名家,一部分是來自革命隊伍的美術工作者,還有一部分是各藝術院校畢業或北京畫院自己培養的優秀人才。其中來自革命隊伍的美術工作者就來自延安,這些曾以創作木刻版畫為革命助力的美術工作者們帶著為人民群眾創作的藝術理念和情感相聚北京畫院。

    北京畫院美術館的二層展廳聚焦8位北京畫院的老藝術家:莊言、崔子范、鄒雅、田零、辛莽、張仃、劉迅、夏風——他們都曾在戰時的延安地區工作、學習和生活過。烽火時期,他們是為革命培養藝術人才的魯藝教員、心懷藝術理想的黨政干部、冒著戰火遠赴延安的愛國藝術青年。來到畫院后,他們關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新中國的建設,創作取材貼近群眾,根據新生活的需求不斷創新,探索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專注于中國畫、油畫等創作。延安的生活和經歷培養了他們對人民的情感,鑄就了他們藝術創作中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成為他們藝術之路上不斷探索和變革的力量源泉。

    來自延安的精神和力量在北京畫院扎根、生長,是過去畫院的枝芽,也是今天畫院的根基。據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介紹,這次展覽對照展出藝術家們早期的版畫作品及此后不同時期的創作,旨在展現他們革命時期創作力量的同時,也呈現出他們帶著延安精神來到北京、來到北京畫院后的藝術探索與創新之路,并在文獻的支撐下,呈現一個在歷史沿革中變化的藝術軌跡,以視覺實證的方式揭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與藝術發展的關系、與今天的關系。從延安時期被點亮的燈塔,到烽火抗戰歲月的艱難,再到新中國的繁榮祥和,這段“專列”的旅程,記錄了北京畫院與延安一段薪火相傳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