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冷湖上的擁抱》:愛的破冰之旅,與石油精神的重喚
    來源:中華讀書報  | 譚杰  2022年04月19日08:24

    《冷湖上的擁抱》,于瀟湉著,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2年2月第一版,30.00元

    兒童世界里最重要的兩件事,可能莫過于在親人的關注下享受被愛的幸福,以及和朋友一起攜手探索成長的樂趣?!独浜系膿肀А?,帶給我們的正是圍繞兒童情感觸動和生命體驗展開的,宣揚石油人披荊斬棘、勇于犧牲的精神,關于相聚和別離、失去與擁有、探索和發現的故事。

    小說從兒童的角度,以其生活中的遭遇為切口,重點講述了三個女孩跟隨長輩重走當年石油奮斗之路,重溫第一代石油人勇于犧牲奉獻的開發勘探的事跡,呈現幾代石油人默默無聞背后的榮光與堅定不移的信念。作者鋪設出的是一段破冰之旅和回歸之路,被賦予了雙重主旨——喚起對石油精神的重新認識和傳承,梳解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精神困境。

    作者將孟青山爺爺碎片化的回憶和疾病帶來的異時空記憶穿梭,肖格講解的博物館里的歷史檔案,為石油犧牲生命的女子勘探隊員之一江娟的日記,同學媽媽汪慧的采訪資料等信息,像拼圖一樣拼接在一起,互相補充、佐證,湊出一幅艱苦而又火熱的新中國成立后石油勘探、開采圖景。通過對初代石油人的情感、精神以及技術等方面的記憶和經歷的多角度追溯,完成對兩代石油人勘測、開采工作的全方位呈現。從中,我們既汲取到了石油開采的科普知識,打開了對這一陌生領域的科學認知,也在兩代石油人艱苦卓絕的勘探經歷中,被他們用生命鐫刻出的石油精神所深深撼動。

    德國社會學家格奧爾格·齊美爾提出“異鄉人”的概念,她認為“異鄉人不是今天來明天去的漫游者,而是今天來并且明天留下的人,或者可稱為潛在的漫游者,盡管沒有再走,但尚未忘卻來去的自由”。兒童在成人世界里完成身份認同,有其獨特性,主要是通過精神上獲取他人的認同,以及主觀上對社會、文化的認定來完成。

    孟海云因為媽媽意外離世,不得不離開自己自小生長的海南,來到遠隔千山萬水的敦煌。初來乍到時孟海云孤單、煎熬,充滿了對媽媽的思念,對父親的怨,對新環境、新家庭的無所適從。這個城鎮的一切跟她都是有隔閡的,包括她的父親。更不用說這個內陸城市的生活環境、文化風俗、飲食習慣,以及這個城市里父親重組的家庭、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等等。陌生感和排斥感就像故事開始鋪天蓋地席卷而來的沙塵暴,擠兌著她。孟海云總在想著,在什么樣的時間,以什么樣的理由離開這回海南。她是時刻準備著的。

    親情、友情等親密情感關系的建立,是獲取精神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基礎。意外闖入的同學打破了僵局,在結伴旅途中,友情愈加堅定;危難時刻,父親、后媽對孟海云的關照與緊張,冷湖上一家人的緊緊相擁,冰釋前嫌,完成了情感認定。作者充分利用兒童好奇心強的特質,孟海云在與同學、爺爺的交談中打開了切入這個城鎮的入口,了解的越多,探索、認識這個陌生地區的渴望越強烈。冷湖的雪山照片,作為楔子——孟海云發現爸爸并沒有對媽媽撒謊,而爺爺的病,為她更深入地了解青海油田和石油人提供了契機。隨著對周圍環境認知的增強,激發了她對這片土地自然的愛和對西北文化的認同。回到父輩兩代人為之奮斗的地方,重走石油勘測路的過程,不僅打開了她認識廣闊天地的視野,也在石油精神的感染中,被堅定信仰和崇高理想沖擊著,完成了個體思想的舒展,精神的成長。

    《冷湖上的擁抱》不論在整體構思、情節設置、人物形象塑造還是語言運用方面,都可見作者的巧思和功力,是一部題材新穎、關于愛的破冰之旅與精神重喚的兒童文學主題出版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