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科技激活非遺 勾勒“人文灣區”畫卷 ——評大型現代舞劇《龍·舟》
大型現代舞劇《龍·舟》演出劇照 出品方供圖
千百年來,龍舟競渡作為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蘊含著龍的傳人自強不息、團結奮斗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傳承至今。在我國,龍舟競技源遠流長,群眾基礎廣泛且深厚。在粵港澳大灣區,“扒龍船”“食龍船飯”更承載著一代代人“同飲一江水”的共同精神文化記憶,既是“敢為天下先”、拼搏進取、不甘人后的性格寫照,也包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生活愿景。
大型現代舞劇《龍·舟》故事發生背景就設置在粵港澳大灣區。水鄉的4名青少年,受龍船首“大狗頭”手工匠人爺爺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打小熟悉水性,熱愛龍舟文化。8年后,國際龍舟賽召開在即,女教練李尖尖受命召集大灣區及全國優秀青年,組隊代表國家隊出征,香港、澳門、順德分別有一名男青年加盟。在經歷了一系列挫折、猶豫、抉擇的成長歷程后,他們不畏艱辛、團結協作,最終為國家贏得榮譽,也為大灣區的父老鄉親爭了光。同時,男女主角也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個人成長,找到人生的方向。
作品結構是藝術作品的內在組織與構架。對于舞蹈作品而言,結構是否處理恰當,更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龍·舟》的起、承、轉、合,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想象之外。總體而言,該劇采取的是詩意化的結構,而非傳統意義上的敘事結構。即舞者根據音樂律動和節奏,以戲劇化的復雜肢體語言來推進舞蹈敘事,形成作品獨特的詩意結構。
劇中較多地運用改編、混音后的嶺南地區特色歌謠,賦予民間音樂新的演奏表達方式,添配以標志性、激昂奮進的鼓點,讓人耳目一新,熱血沸騰。音律動感且極富現代性,生猛且多元,正如大灣區人深層次的性格。舞蹈編排方面,或若和風細雨,或若大浪拍岸,精妙地闡釋了主人公情緒變化、情愫抉擇,例如因為訓練繁重而出現的疲乏狀態等。舞者肢體動作行云流水,滿含張力,他們手中的船槳,不再是單一的道具,而是肢體的延伸和擴展。眾人賽龍舟的動作,包括坐姿、握槳、插槳、拉槳、出槳、回槳等,強調突出了肢體的整體性和律動性。身體與道具、音樂與舞蹈、精神與物質、虛擬與實體呼應配合,多維度、多層次地增強了舞蹈的氣韻和感染力。有幾場戲里,舞者像運動員一樣需要“炫技”,靜控腿旋轉、胡旋式連跳……主演們超強的舞蹈功底、高難度的技巧呈現,贏得陣陣喝彩。
《龍·舟》這部作品帶給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與震撼,除了要歸功于舞蹈動作質感的輕盈、空靈和飄逸,舞蹈語言設計的獨特性和豐富性之外,不得不提的還有科技元素與舞蹈藝術、肢體語言、音樂敘事的創新性融入。以下半場的“VR實戰演練”一幕為例,男女主角在比賽中敗北,遭遇重挫,沮喪、無助、懷疑、互不信任等負面情緒大爆發,戲劇沖突達到高峰值,這一場戲對推動劇情發展、塑造人物性格都很重要。在這一幕中,既剛又柔的舞美設計效果,是人物內心的鏡像投射,是傳統與現實交鋒的具體外化。傳統舞劇的節奏強調完整,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舒而不緩,緊而不亂。科技VR元素的介入,則令劇情節奏發展上打破常規,“人機博弈”,時空交錯,舞蹈節奏變得復雜、不可捉摸,人物性格和情感亦隨著變化而推進。這種交融性的美學特質具有異質性和特殊性,天然具有一種審美上的陌生感,也讓傳統競技項目龍舟在舞臺上綻放出具有未來氣息和機械美學的酷炫色彩。
從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的精神共識、標志性集體記憶入手,挖掘題材、大膽創新,打造有影響力的舞臺精品,已日漸成為建設“人文灣區”、提升嶺南文化軟實力的一種共識。大型現代舞劇《龍·舟》向我們展示、描繪了一幅傳統與時尚交相輝映、生機勃勃的“人文灣區”圖景,代表傳統的龍舟文化和代表未來的科技元素在劇中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回想起賽龍舟前,德高望重的長者用新毛筆為龍舟舉行的“點睛”儀式一幕,不禁令人遐想:在未來的大灣區文藝舞臺上,也許會有越來越多的舞臺精品力作,以科技和創意作為激活傳統人文底蘊的那支“點睛之筆”吧!
(作者系青年作家、評論家,入選中宣部、中國文聯文藝評論首批文藝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