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楊輝素《給流浪兒童一個家》:“進入”視角與全景呈現
    來源:文藝報 | 吳 媛  2022年02月23日10:13

    河北作家楊輝素的長篇報告文學《給流浪兒童一個家》,開篇便是“汽車行駛在石家莊去往邯鄲的高速公路上”,這讓我想起了周立波《暴風驟雨》的開篇,“這時候,從縣城那面,來了一掛四轱轆大車”,以及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第一章標題赫然在目的四個字“膠皮大車”。車拉來了什么,即將進入什么?如此開頭會給讀者帶來某種關于未來的指向和閱讀預期,同時也是現實主義廣闊畫卷最順利便捷的打開方式之一。當年的《暴風驟雨》《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從漸漸駛來的大車入手,開啟了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宏大敘事;楊輝素的《給流浪兒童一個家》則從這輛奔馳在高速路上的汽車出發,敏銳切入了流浪兒童救助保護的現實話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年的馬車在某種程度上象征了知識分子走與工農結合的道路,體現了作家深入農村的生活和創作姿態;今天的汽車也同樣隱喻了知識分子作家對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注和由外而內、逐步深入的敘事姿態。

    流浪兒童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需要面對生存權、話語權和教育權等諸多問題。對流浪兒童的救助保護是國家重要的公共管理職能之一,也是充分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方式。這個主題本身帶有強烈的現實觀照和人文情懷,但也很容易把作家帶入到精英立場,使寫作陷入或是對社會陰暗面的暴露批判,或是對救助者、救助政策的一味歌頌,或是對流浪兒童苦難經歷奇觀般的炫耀展示,以至于遮蔽了對流浪兒童個體經驗的呈現和對救助保護工作的嚴肅反思。在這一點上,楊輝素顯然有著清醒而敏銳的認識。她以一個平等友善的“進入者”身份,直面并書寫流浪兒童救助、保護、教育這一特殊領域帶給她的陌生體驗和情感震撼。從個體經驗出發,通過對“石家莊市少年兒童保護教育中心”救助的流浪兒童個人經歷的追蹤,在理性克制的敘述中,全方位立體呈現出圍繞著流浪兒童救助、未來發展等方面的個人、家庭、社會種種現實問題。

    楊輝素做了大量的生活調查,以保證人物、事件的真實可靠,不僅如此,她還讓這種調查痕跡自然出現在作品敘述過程中,以獲得現場感和真實性。作者說:“我從少保中心出發,歷時5年,尋訪了數十位當年的流浪兒童,5年中,我無數次在圖書館、公園里、路邊、咖啡廳等地方采訪過那些從少保中心走出來的昔日的流浪兒童……”作品開頭出現的那輛汽車把作者和三位少保中心的老師帶到了從少保中心走出的童芊穩正在給兒子辦滿月的院子里,再沒有比這個院子更火熱的生活現場,也再沒有比這樣的今昔對比更能體現流浪兒童救助工作的成效了。文中第三章有一節叫做“尋訪張陶帥”,作者在這里將與張陶帥見面采訪的過程做了事無巨細的呈現,特別展現了張陶帥在接站、租車、預定餐位等方面的周到細致,正是這些細節支撐起了這個男孩作為少保中心“走出者”的典型性。在寫到韓非時,作者特意設置了“補記”,韓非再也打不通的電話顯然使得文中關于他的講述不能最終完成。

    為了實現對人物和事件的立體呈現,作者從歷時性和共時性兩個角度入手展開敘述:一面沿著時間脈絡,梳理少保中心成立、發展、變遷的過程,追蹤記錄被救助兒童進入中心、在中心生活、離開中心之后三個階段相對完整的個人成長經歷,呈現事件中所有當事人在這種發展變化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和改變;另一方面挖掘不同原生家庭、流浪經歷和不同性格的兒童在少保中心不同的個人表現和離開少保中心后各不相同的人生境遇,在橫向的比較中直擊社會轉型過程中種種社會問題對未成年人的傷害,同時帶給我們關于被救助流浪兒童未來的思索和對救助政策局限的深刻反思。

    這兩個角度的交匯點就是少保中心這些孩子的個人經歷。在個案選取方面,作者兼顧了典型性與多樣性原則,每一個個案都是獨特的“這一個”,同時又都代表著一類人的甘苦。張陶帥被父母拋棄,流浪過程中不得不好勇斗狠求得生存,到少保中心后劣跡斑斑,欺負同學、偷東西、缺乏安全感,但同時他聰明專心,愛讀書,作文寫得好,甚至在少保中心老師的幫助下出版了10萬字的作品《遠去的童年》。即使在全力的愛護和幫助下,張陶帥的懂事背后還是帶著來自原生家庭的深深傷害。楊超超是個殘疾兒童,敏感善良,他熱愛少保中心,但當少保中心為孩子們的未來著想把他們送到邯鄲學技術時,他卻從那里逃跑了。感恩并不能支撐他們度過漫長的人生,他們還需要學習忍耐、堅持、刻苦。吳浩博是服刑人員子女,他是沉默、痛苦的,同時又是勤勞、善良的。他不得不承受父母的錯誤帶來的后果,盡管有少保中心和社會力量的大力救助,但他的人生還是不能按照我們的善良愿望前行。

    這些孩子們經歷不同、選擇不同、境遇不同,有考上大學在深圳曲藝界小有名氣的張斌,也有從寄養家庭中偷了錢一去不返的蔡蒙蒙。作者并沒有把少保中心塑造成萬能孵化器,它的確有自身的局限,但這也恰恰讓我們看到了它的真實和可貴。作品第二章中詳細講述了少保中心的初創和發展歷程,體現出與其他救助中心相比更為珍貴的一面,那就是對流浪兒童平等的對待和愛的付出。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的初心是“正常家庭孩子有的,中心的孩子也都得有。”對于流浪兒童來說,得到正常的生活,得到一個人應得的,是那么艱難,我們虧欠他們一個關于“正常”生活的允諾。

    中國自古就有“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的社會理想,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也是“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石家莊少年兒童保護教育中心為新時代保障兒童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做出了表率,作家楊輝素和她的《給流浪兒童一個家》則敏銳把握住了時代脈搏和人民愿望,在自覺服務時代、服務人民中彰顯了文學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