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唯有熬過艱難的抗戰歲月最終迎來山河和國家的重生,才有作者細細縫制文字錦緞時的燈下時光。 《爸爸的口琴》:抗戰往事
    來源:中華讀書報 |   2022年02月18日09:22

    《爸爸的口琴》,張菱兒著,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12月第一版,32.00元

    兒童文學作家張菱兒的最新著作《爸爸的口琴》講述的是小女孩鈴鈴的成長故事,講述的是鈴鈴的兩個家在抗日戰爭中聚散離合的故事。從雙親張若松、高敏身邊離開,寄身在養父馬慶祥、養母淑貞的身旁,對鈴鈴來講是身不由己,也是一種相互成全。養父養母成全鈴鈴親生父母為保家衛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壯志,親生父母成全養父養母膝下有女其樂融融的一家圓滿,四個成年人共同成全的是鈴鈴平安、健康、快樂的美好未來。

    與多數離開親生父母的孩子相比,鈴鈴無疑是幸運的、幸福的。她吃喝穿用不愁,她有親密玩耍的伙伴,她有學可以上,她身陷困境時總有長輩挺身呵護。與鈴鈴的親生父母相比,馬慶祥與淑貞識字不多、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們用自己無微不至的愛解釋了作為父母的責任與擔當。他們通過自己的舉動鄭重告訴讀者:這樣聰慧、機靈、好學、懂事的孩子,是家庭的希冀、國家的未來、民族日后的脊梁。故而,當戰爭機器瘋狂轉動時,如張若松、高敏、孫谷、趙莊這樣的熱血青年除了挺身而出,別無選擇。為了自己的孩子,為了自己的國家。

    張若松在前線參加斗爭、身在延安時的四處輾轉,是小說中最可歌可泣的書寫。他不滿足于在雜志社做編輯,于燈下奮筆疾書寫請戰書;他采訪游擊隊員后迅速寫成適合說唱的快板劇本,用手中的筆寫出《孤兒嘆》與《苛嵐謠》,用一顆心寫出《子夜崗兵頌》《我愛》《再見吧,延安》時的激情澎湃……這些瞬間是詩人的瞬間,是戰士的瞬間,是偉大、壯闊的抗戰事業的一瞬間。與其他投身抗戰事業的戰士們相比,張若松最特殊之處,無疑是他的詩人氣質與歌者情懷。小小的一支筆迸發出的力量,有時候并不亞于千軍萬馬。

    馬慶祥與淑貞兩口子是大時代中的普通人,同樣是張菱兒著力刻畫的人物形象。他們勤勞、勇敢、樸實、堅韌,在經歷了家被敵機炸毀這樣的災難之后,他們依然用心用力護佑鈴鈴茁壯成長。誰說他們不是抗日的中堅力量? 戰士們保護的是每一寸山河,他們保護的是建設國家、發展國家的未來力量。在戰爭烽火中挺立的每一個人,都是勇敢的戰士。此外,張菱兒還成功塑造了一群普通人,經過寥寥幾筆的勾勒,這些人物個個躍然紙上。

    這是一部充滿暖意的作品。如果要給這部小說尋找一個主題的話,那就是同仇敵愾、守望相助。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團結起來熊熊燃起的一團火,假以時日可成燎原之勢,徹底擊垮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幾次躲進防空洞后,被馬慶祥抱著的鈴鈴常常找不到淑貞。聰明的鈴鈴想到,一旦找不到媽媽就吹起口琴,讓媽媽循著琴聲來找她和爸爸。口琴是馬慶祥淑貞鈴鈴一家三口確認彼此的信物。口琴是父親張若松對鈴鈴的不舍,口琴是鈴鈴對父親的想念,用口琴吹出來的《老虎叫門》是父親喚醒女兒記憶的音符。口琴是小說中最重要的線索,它是推動情節向前發展的無可替代的存在——從父親離去后口琴的陪伴,到敵機轟炸時口琴的燒毀,再到父親出現時口琴樂聲的響起。原來的口琴雖然再無法吹響,后來的口琴音色依然清脆,口琴的存在象征著團圓遲早到來,象征著艱苦卓絕的戰爭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爸爸的口琴》雖是虛構的兒童文學作品,其創作素材卻來自真實的故事。張若松這一人物形象即取材于張菱兒的祖父、著名詩人公木。對張菱兒來說,挺立在作品背后的是她的家族往事。故而,這部作品在她的眾多作品中,從內容或情感上來講均最為特殊。提筆書寫張若松與鈴鈴父女倆的時候,她聽見的不僅是飛機投彈時的轟鳴聲、敵我交火時的轟隆聲,更有血液在血管里、在身體中流淌的聲音。當這些聲音交錯地回響在張菱兒耳畔時,她心中升騰起的是對此時此刻的珍惜:唯有熬過艱難的抗戰歲月最終迎來山河和國家的重生,才有作者細細縫制文字錦緞時的燈下時光,才有窗外夜色寧謐的承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