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長大后我想成為你》:自建自構的兒童力量
    來源:文學報 | 呂蘭  2022年01月26日08:16

    《長大后我想成為你》以新時代典型家庭中的一個男孩為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他在榜樣爸爸的引領下,逐漸成長的故事。當下社區建設、邊疆支教的持續推進使小說的言說場域真正下沉,這部現實題材長篇小說將引導孩子從熟悉的環境中觀照自身,認識“現場人物”的行為意義,并從中發現成長力量,參與現實,接遞精神火炬。

    當下性的敘事往往因為沒有距離感而難以生發審美,但在現實主義表現上卻另有優勢。這部小說就生動鮮活地塑造了“喜感”兒童李牧遠、榜樣成人李抒恒兩個典型形象,展現了新時代中兒童與成人的諸多特質。一方面,消費社會、網絡文化使服飾飲食等在實時共享中趨于同質化,語言卻呈現出調侃的特質,兒童的表達系統也受之影響。小說中多次出現“我選擇了調侃的語氣”“我故意調侃道”等自表態度的句子,加之以“流連忘返”為文字游戲的情節,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兒童吸納了具有濃厚游戲性、表演性的語言。而以“有意思”“調侃”自我標榜的兒童“喜感”是一種駁雜的形態。文中還混雜了兒童對自身成長性的通透感知,如李牧遠尋求與大自然的心靈互感,在解構的同時探尋自我。兒童觀的進步不僅在于成人對兒童的尊重,更在于兒童認同自我,進而自建自構的能力。“長大后我想成為你”就是兒童自我成長愿望的表達,是精神的傳遞與內生,而非外在復制。其中也隱含著如“鏡淵結構”般的敘事期待,希望得到各個時代兒童的聲音回響。

    另一方面,主流話語借助媒體發揮更強的效能、實現了更好的融合,主流意識形態因此得到年輕群體的接納認可,進而依靠主流話語確認,拓展生命價值。小說反映了現實,廣泛勾連社會民生熱點,回應了主流話語:爸爸李抒恒從機關回到社區工作,成為社區書記,媽媽鄭熙娟去邊疆支教,兒子李牧遠準備小升初。多重身份本來難以解決時空矛盾,但作者給出了巧妙回答。第十一章“你有一個好爸爸”中,同學們對爸爸李抒恒“好干部”的身份認可遷移到“好爸爸”身份中,化為整體人格,從而統一了兩個身份。由此產生更豐富的人格力量,使李牧遠在釋懷的同時渴望繼承父子約定的擔當與責任。

    同時,《長大后我想成為你》力圖展現完整、圓滿的敘事和心理邏輯,調和兒童在應對社區改造時的不安情緒。社區工作難題一個個出現,如家庭糾紛、車庫麻將館擾民、充電樁安裝、垃圾房朝向等等,又一個個妥善解決。李牧遠與三個同學間由誤解到冰釋前嫌,就連坐玩具車的小男孩也形成了完整的邏輯鏈條。作者細致、嚴謹的寫作態度不僅反映了新時代的新面貌,而且給兒童讀者展現了一個多面但邏輯清晰、情感穩定的成人世界。

    作者憑借小說傳遞了更豐富、積極的兒童觀:以“不回避”的態度面對兒童成長難題;尊重兒童天性,給他們“自由生長”的空間;讓兒童懂得“對自己負責”,培養主體性。雖然選取了典型環境典型人物,但作者徐玲面向現實的書寫必能給讀者以有益的思考和啟發。

    (《長大后我想成為你》徐玲/著,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