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晶明:讓時間的印跡留在書里
2021年,時光穿梭的速度奇特地快,忙碌與充實讓人甚至來不及回憶。幸好編輯給了一個角度,可以就個人的收獲與感悟借此梳理和表達一下。
這一年,從年頭到年尾,各種追趕,各種奔忙,各種起伏,各種大事。從寫作的角度講,2021年,是我本人收獲頗豐的一年。這一年,我先后出版了4本書:隨筆評論集《憑欄意》,理論文章合集《我的批評觀》,讀書隨筆集《讀與思》,講述魯迅故事的《這樣的魯迅》。其中兩本書的經歷特別值得記錄。《讀與思》是我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參加全國政協讀書活動的文字收獲。全國政協在委員中倡導開展讀書活動,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先后開設了20多個專題,其中我參與最多的是一個開放性更強的空間:委員讀書漫談群。一年多時間,發布了200多條讀書筆記以及一些感悟性文字。每一篇大約就是千字文,而最大的特點是,這些文章很多是同書友交往過程中產生的,文章發布以后立刻得到反響,還可以就相關問題和群中的朋友們進行交流。發布這樣的文章,看似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從中獲得樂趣,累積下來,不但自己的文章數目成倍增長,更拓寬了思路,提升了寫作和討論問題的興趣。關鍵是自己寫作的文風上也有所改變,不那么追求嚴整完備了,文筆也相對更加輕松跳躍。特別注重和朋友們的交流,努力在寫作過程當中激發起大家討論熱情。這本書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的首批轉型成果之一,應該說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意外的收獲。
2021年,我在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別致的小書:《這樣的魯迅》。同樣也可以說是意外的收獲,因為在2020年我寫作關于魯迅《野草》的專書《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的過程中,讀到了很多關于魯迅的故事,這些故事非常能夠體現魯迅的性格特點,以及他精神和思想上獨特的一面。很多素材雖然沒有能夠進入我的新書當中,但是卻產生了讓更多的社會公眾讀到它們的愿望,尤其是能有助于幫助青少年讀者更好地理解魯迅。在為這些故事尋找發表的過程中,得到了編輯朋友鼓勵。最終使這些零散的故事變成了一本完整的書。面向青少年讀者的寫作體驗非常獨特,令人欣喜。
2021年,我的作品還獲得了好幾個獎項。《羊城晚報》“花地文學榜”把文學評論獎授予了我的《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在深圳參加頒獎活動時,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界朋友們在一起交流。我的關于魯迅經典小說《故鄉》的論文,獲得了《南方文壇》的年度優秀論文獎。兩年前我為作家李洱的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應物兄》所寫的論文,獲得了來自江蘇的《揚子江評論》優秀論文獎。這些榮譽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一種溫暖和鼓勵,讓我有信心在今后繼續把自己的研究和寫作堅持下去。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之年。作代會是我連續5次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參加的文學界盛會。同時對我個人來說,也是有一個職業生涯的重要轉變,從今往后,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從事專業的研究和寫作了,未來仍然令人期待。
2022年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這一年里,我想完成自己已定的寫作計劃:為雜志和報紙撰寫專欄,并完成一本書的寫作,話題就是魯迅與中國共產黨人的交往。同時,我還有一個打算,啟動另外一個面向青少年的寫作計劃,完成一本小書。在新的一年里,我將繼續關注中國當代作家的創作和最新的文學動態,盡自己的努力去追蹤和評論。我希望并且相信,這仍然是一個充實、豐富,并必將取得新收獲的一年。總的目標是,要通過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讓時間的印跡最大限度留在書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