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以“揚子江”“鐘山”之名頒獎,這個夜晚我們與文學“密接”
    來源:交匯點 | 馮圓芳  2021年12月03日08:33

    12月2日晚,冬日鐘山迎來詩意涌動的文學之夜,第四屆《鐘山》文學獎、第四屆《揚子江文學評論》獎和第三屆《鐘山》之星文學獎在這里同時頒出。獎項的主辦方——《鐘山》和《揚子江文學評論》,均是江蘇省作協下屬的重要文學刊物。頒獎現場,“老將”云集,“新星”閃耀,儲福金、潘向黎、歐陽江河、胡弦、陳應松、胡學文、黃梵、王蘇辛、陳思安等名家或新秀悉數亮相領獎,聚光燈、掌聲與會心的笑聲交錯,印證著文學永恒的尊嚴與價值。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省作協主席、南京大學教授畢飛宇,省作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常務副主席汪興國,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鐘山》主編、《揚子江文學評論》主編賈夢瑋,丁帆、蘇童、王彬彬、高民、張在健、朱輝、胡弦、傅元峰等知名專家、作家,以及獲獎代表等出席了頒獎活動。

    “《鐘山》之星”文學獎

    標舉“時代、勇氣、難度”

    首先頒發的是面向35歲以下青年作家的“《鐘山》之星”文學獎。該獎項是《鐘山》雜志社于2019年設立并推出的青年文學獎項,每年一屆,共設兩個獎項:一是“年度青年作家獎”,獎勵上一年度文學影響較大、綜合實力和寫作潛能俱佳的青年作家;一是“年度青年佳作獎”,獎勵上一年度青年作家創作的較有才華、創造性和影響力的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非虛構等單篇/部的作品。在本屆評選中,王蘇辛、陳思安獲“年度青年作家獎”,田凌云《我的愛永遠不死》、杜梨《今日痛飲慶功酒》、索耳《鄉村博物館》、索南才讓《荒原上》、蔣在《小茉莉》等5部作品獲“年度青年佳作獎”。

    賈夢瑋

    “‘時代、勇氣、難度’,是我們推出‘《鐘山》之星’文學獎的宗旨,也是我們對中國青年作家們的期許。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年作家們把新的思想、新的經驗、新的語言、新的夢想注入文學,以不倦的探索拓展著思想和藝術的疆域,以活躍而勇敢的創造、獨具個性的勘探,成為中國文學保持勃勃生機的不竭動力。獲得本屆‘《鐘山》之星’文學獎的青年作家們秉持著對漢語文學寫作的敬畏之心,直面多元、復雜、蓬勃的時代生活,同時不拘泥于陳舊的寫作習慣,敢于以誠懇而有力的創新思維拓展漢語文學的可能性。他們的優秀作品在思想性和文學性上都呈現出挑戰難度的勇氣和力量,敏銳捕捉和探索了新的文學內容和表達形式。”《鐘山》《揚子江文學評論》主編賈夢瑋說。

    發表獲獎感言環節充盈著年輕心靈對世界、對寫作的真誠思索。“我怎么讓自己成為一個吸盤,成為一個礦藏,不斷吸納,不斷吞吐,從而去靠近對一個整全世界的闡釋呢?”獲獎作家王蘇辛說,“我找到的屬于我的方式是,讓寫作和生活處于一個互通有無的狀態,讓所有內心的感覺,經過現實生活的過濾,又再次經過寫作的過濾,在一次次過濾中,把內心的澄澈清晰地用文字定格下來。”田凌云表示,世間萬物、人與人的感情,其實有著偉大的奧秘,值得我們傾盡體力與精神的車輪去探尋,“所以在我還自認為無知并且可能會一生無知的情況下,我也開心于可以一直用我無盡的困惑去探尋它們或許沒有彼岸的本質,這也是完成自我的必經之路。”

    《揚子江文學評論》獎:

    思想、見地、學術探索與藝術創新

    《揚子江文學評論》獎和《鐘山》文學獎均為省作協于2013年設立的“紫金·江蘇文學期刊優秀作品獎”的其中兩個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獎勵發表在四家文學期刊上的優秀作品。其中,《揚子江文學評論》獎旨在獎掖有思想、有見地、兼具學術探索與藝術創新能力的優秀批評家。

    此次,孟繁華《善是難的,難的才是美的——當下小說創作狀況的一個方面》、閻晶明《塔樓小說——關于李洱<應物兄>的讀解》、梅蘭《文學性的軌跡——從李浩看先鋒派之后的文學新變》、何平《安魂,或卑微者的頌詩》、孫郁《且來讀阿城》、賀仲明《新時代版本的“廢都”書寫——關于<暫坐>及相關問題》等6篇論文榮獲第四屆《揚子江文學評論》獎。這些獲獎作品不僅體現了《揚子江文學評論》一直以來的高品質辦刊水準,獎掖了一批有思想、有見地、兼具學術探索與藝術創新能力的優秀批評家,更進一步鞏固了《揚子江文學評論》在全國同類刊物中第一方陣的地位,促進了新時代文學評論事業的繁榮興盛。

    幾篇獲獎論文皆有獨到之處。孟繁華《善是難的,難的才是美的—當下小說創作狀況的一個方面》中對于“文學有情”的倡導,不僅切中了當前文學寫作的要害,而且在整個社會精神文化生活層面都具有重要意義;閻晶明《塔樓小說——關于李洱<應物兄>的讀解》以小說藝術探究者和社會生活觀察者的雙重身份,構建了文學理解的交叉路徑及多重可能;梅蘭《文學性的軌跡——從李浩看先鋒派之后的文學新變》從日常生活的現實經驗中尋求新創和對抗精神,為“先鋒文學”的持續“先鋒”尋找新的可能性;何平《安魂,或卑微者的頌詩》呼吁將災難視為關涉國家、民族和國民心理建設、生命成長的精神性事件,確立了健康正派的寫作倫理;孫郁《且來說阿城》讓人們看到一位學者如何與他筆下的作家達成審美與情感共同體,他們惺惺相惜、情真意切,共同代表和構筑了當代中國文人的精神高度;賀仲明《新時代版本的“廢都”書寫——關于<暫坐>及相關問題》指認了《暫坐》對賈平凹“頹廢美學”書寫的推進與發展,也以批判性的立場,揭示了《暫坐》在“人性關懷”與反思都市生活深度上存在的缺憾與不足,顯著地彰顯了一個批評家的職業素養與學術操守。

    《鐘山》文學獎:

    在252篇(部)作品中“優中選優”

    第四屆《鐘山》文學獎作為雙年獎,從兩年來《鐘山》雜志上刊發的252篇(部)作品中精心評出,其中已有多部作品入選各類文學獎項和文學排行榜。陳應松《森林沉默》、胡學文《有生》獲得長篇小說獎,潘向黎“如花在野”專欄、張學昕“河漢觀星”專欄獲得非虛構獎,遲子建《燉馬靴》、李云《掌間》、儲福金《洗塵》、黃梵《私人牧歌》、周嘉寧《浪的景觀》獲得中短篇小說獎,胡弦《蝴蝶》、歐陽江河《埃及行星》、孟原《我不再寫事物(組詩九首)》獲得詩歌詩評獎。

    獲獎作品已足夠妙筆生花,作家們的獲獎感言同樣文采斐然且“畫風”迥異。潘向黎坦言“如花在野”專欄并不好寫,但是在挑戰難度的同時,她得以和陶淵明、杜甫、王維、蘇東坡、辛棄疾相處,“那是一些美好、奢侈到不可思議的時光”。一直執著書寫人與自然復雜關系的小說家陳應松,在獲獎感言中稱“世界上所有角落的生活,沒一種是多余的,每一寸荒山野嶺,都是文學的奇觀”。歐陽江河謙虛地說自己“要朝著頒獎詞的方向努力”。儲福金則笑言,“我雖已老,創作猶在,還將繼續與《鐘山》‘密接’!”黃梵感激于《鐘山》對作家的陪伴、發掘與鼓勵:“《鐘山》不只刊發者這么簡單,她設想了小說的多種理想,其中之一就是,能否重新打開題材或形式的新路?她樂于跟隨并信任作者,去一窺那個尚未塵埃落定的小說世界。”因疫情未能來到現場領獎的著名作家遲子建,也發來了詩情漫溢的感言——

    “作家就像廚師,針對不同食材,采取不同的烹飪方式,或者煎炒烹炸,或者熗燜蒸煮。這次我面對的食材是戰爭年代的一雙馬靴。我在寒夜燃起篝火,用雪水和松枝燉它,讓人性的蒸汽在印著人跡和獸跡的雪原彌漫,升騰。感謝《鐘山》雜志,感謝《鐘山》文學雙年獎的評委老師,讓我燉的這鍋馬靴能上盛典的宴席,哪怕它只是今夜最不起眼的一碟家常小菜,但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激勵。”

    “前浪”不息,“后浪”奔涌,頒獎盛典在鐘山夜色中圓滿落幕。“《鐘山》和《揚子江文學評論》自創刊以來,在引領文學潮流、革新文學觀念、推出優秀作家和評論家、培育高品質讀者等方面,為當代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為江蘇文學乃至漢語文學界鑄就了廣受贊譽的文學期刊品牌。不忘文學的初心,相信文學獨特的力量,尊重文學,守護漢語,為漢語文學奉獻最優秀、最杰出的作品是我們永遠的使命和永恒的責任!”賈夢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