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豐富兒童文學創作類型的“探險”寫作 ——評彭緒洛《我的探險筆記》
    來源:長江叢刊(微信公眾號) | 陳瀾  2021年09月09日08:03

    進入新世紀以后,在強勁的市場需求帶動下,兒童文學創作越來越繁榮,作品產出數量大,節奏快,供不應求。面對著琳瑯滿目的各類兒童文學作品,讀者的品味和期待也隨之增高。兒童文學在增量的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實現品質的突破,類型的創新,才能繼續創造輝煌。到底怎樣才是真正優質的兒童文學?一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必然是立足現實,富有深度的,并由此生發出巨大的啟發性和感染力,引導兒童全面的了解世界,正確的認識社會,智性的思考人性,積極的看待自我。真正好的兒童文學,應該是成人和兒童可以共讀的文學,這也要求創作者面對兒童讀者時,抱有與面對成人時同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態度。令人驕傲的是,自新時期以來,湖北兒童文學作家們整體傳承著良好的創作風氣,始終堅持啟蒙或教育立場,注重反映現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產生了一大批有厚度,有深度,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品。

    在湖北兒童文學創作的80后作家梯隊里,彭緒洛是較為特殊的一位,他是以兒童“探險文學”的創作而為小讀者們熟知的。從2009年開始,他通過實地考察的方式,積累創作素材和靈感,創作了“少年冒險王”“虎克大冒險”“穿越玄奘西游”“樓蘭古國大冒險”等多個探險系列小說,情節引人入勝,想象力豐富。2017年他又推出了《我的探險筆記》,共計四冊。與此前他所寫作的探險小說不同,“探險筆記”系列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其真實感。作家如實記錄自己前往神農架、羅布泊、西藏、雅丹魔鬼城的行程,詳細標注每一段路線、需要的裝備和食物清單,列舉可能存在的危險及相應的安全預案,并配上五百多張現場照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增強場景感,力圖真實還原探險的歷程。為了體現這種真實感,作家在語言修辭上棄繁就簡,有意克制了詞句的文學性,放棄了過多的抒情表達,遣詞用句較為樸素、精準。對于一般讀者來說,“探險筆記”可以被視作指導性很強的探險指南,而對于探險文學的發燒友來說,他的“探險筆記”可被視為他一系列探險小說的補充文本,可作互文性閱讀。例如他在“探險筆記”中談及自己在樓蘭古城時落單并迷路的經歷,無論是面臨死亡威脅時衣服汗透的細節描述,還是如何進行自我心理建設,觀察車輪痕跡,死里逃生的過程簡述,都不禁讓人聯想到他的“樓蘭古國大冒險”的場景設置,以及“虎克大冒險”中虎克和爺爺沙漠遇險的精彩情節。

    “探險筆記”第二個突出的特點是其知識性。彭緒洛在對探險旅程的記錄中,穿插著歷史學、地理學、植物學、生態學、民俗學等等多學科的知識。如在《死亡地帶羅布泊》中,科普了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發現樓蘭遺跡的過程,還通過歷史數據梳理樓蘭古國的興衰發展史;在《神農架野人谷》中,結合古蜀道的山川景物,串講三國故事;在《雅丹魔鬼城》中,介紹野駱駝、黃羊、鎖陽等罕見的動植物;在《西藏生死線》中,介紹藏地民風民俗。以上知識科普的內容控制在了一個較為合適的度上,并且與作者本人的真實經歷結合得非常巧妙,不但不會讓人覺得是大段枯燥的宣講說教,還提升了文本的趣味性,同時在潛移默化中灌輸了一種博物學的視野和思維。博物學是對大自然進行探究的綜合學科,對于推動人類科學和文明發展,曾發揮過重要的貢獻。隨著現代學科的細分,博物學逐漸衰落,在當下中西基礎教育體系中,都難覓蹤影,但對于日常的個體和社會生活,博物學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彭緒洛在“探險筆記”中倡導的博物精神,有助于開闊小讀者的視野,提高其基本素質,引導他們親近、了解大自然,理解生命及其多樣性,并生發出對世界和生命的熱愛之情。

    “探險筆記”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特點,是對探險精神的張揚,這也是彭緒洛所有探險作品創作的基調。兒童文學批評家們常言,有怎樣的兒童觀,就有怎樣的兒童文學。其實,決定著一位兒童文學作家創作品質和風貌的,不僅僅只有其兒童觀,還有其生命觀和創作觀。具體到彭緒洛而言,首先,他本人有一種超然豁達的生命哲學觀點,認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精彩的探險,最重要的是經歷,而不是結果。其不斷“在路上”的探險行為,也是對這種生命觀的實踐。他的兒童探險文學的寫作,正是在這種生命觀的指導下,在其生命體驗的催化下,自然而然生長起來的。然后,不同于很多在寫作中探索個人路徑的年輕作家,彭緒洛在寫作之初,就展現出了較為成熟的理論思考,對于兒童探險文學應該怎么寫,以及為什么寫,都有明確而清晰的認知。在他看來,當下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女性監護人或師長陪伴較多、影響較大,再加上家庭結構中,兒童地位不斷上升,導致兒童養育過于精細化、溫室化,缺乏挫折和勇氣教育。因此,他想用自己的創作提倡一種解放天性的探險和熱血精神。超然的生命觀和明確的創作觀,衍生出鮮明的創作風格,使得他的一系列探險文學作品,以極具個性的面目列于本省乃至全國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之中,豐富了當下兒童文學創作的類型。

    真實感帶來新穎的審美體驗,知識性豐富兒童讀者的知識譜系,對探險精神的張揚,則有助于培養兒童的探索精神,并進一步豐富其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彭緒洛創作的獨特價值和魅力,不僅在于他為小讀者們提供了富有營養的精神食糧,還在于他提供了一種值得琢磨的創作示范:唯有扎根于真實生活和真切生命體驗的作品,才能具有令人無法拒絕的、真誠的力量。

    (陳瀾,文學博士,畢業于武漢大學文學院,現任職于江漢大學人文學院,研究方向為20世紀中外文學關系和當代文學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