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人生第一次蛻變 ——讀郭萬新長篇少兒小說《雙春年》
    來源:文藝報 | 羅向東  2021年09月06日09:14

    這本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山西朔縣,年代已遠,地方亦偏,還是一個12歲農村少年的故事,距離當下,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有相當的距離。假如在我12歲的時候能看到這樣一本小說,我想,在那樣的情境下,我一定會不吃飯、不睡覺地一口氣看完。上世紀80年代,在朔縣這樣一個“雁門關外野人家”的地方,能看到的書十分有限。如今,時代變了,環境變了,人也變了。但是,有那么一股子精神和氣節沒有變。在一個本應該大吉大利、順風順水的雙春年,苦難、災禍接踵而來,一個12歲的少年,在苦難和情竇初開的經歷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蛻變。人們愿意在別人的經歷中發現自己的影子,更愿意從別人的成長中找到自己未來的路,同時,也樂意從一個謎團重重、結構精巧、敘述又引人入勝的故事中獲得閱讀的樂趣。

    一部兒童小說,首先要有兒童視角。作家把看這個世界的眼光選定在12歲,這是人生的一個關鍵紀年。如何才能成人,想必每一個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思索過,一些早慧的孩子甚至已經在這個年紀形成了自己對世界的一些看法。作家深知這個年紀對一個人的重要,他開門見山地寫了一個孩子過12歲生日,把讀者帶進主人公“高狗剩”的世界。

    不同的年歲有不同的想法。高狗剩的12歲也有他的苦惱,更有急切的盼望。高狗剩打出生頭上就留下了一撮揪揪毛,按老人的說法,是為了保長久、保平安。這條辮子讓他受盡了同齡小伙伴的嘲弄,甚至小他兩歲的堂侄都當眾欺辱他。這在他的心里,既有不解,更有自卑和屈辱。他盼望著自己12歲生日,實際上是盼望著剪掉辮子,讓自己不再被人嘲弄。這條小辮子是一個普遍存在,哪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沒有一撮自卑的、羞辱的“揪揪毛”呢?

    小女孩多三與狗剩關系密切,他們之間的情誼一直延續著,兩人一起下地勞動,一起野外放牛,兒童間的真情像那個苦難時代中流淌的一條清亮的小溪,讓人感到舒心、愉悅和珍貴。后來,多三的爹被偽軍折磨死了,娘要改嫁,還把多三賣給他人作童養媳。狗剩舍不得多三離開,他愣是靠著不吃飯逼著父母把多三救回來,留在了自己家里。12歲的孩子或許并不懂得愛情,但是他們知道什么才是真情。

    兒童都喜歡故事,喜歡新奇有趣的讓人動腦筋的故事。無疑,作者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在短短的13萬字的篇幅里,作者安排了眾多的人物,圍繞兩大故事此起彼伏地巧妙地講述了許多小故事。這些故事互相牽連照應,處處伏筆,使高狗剩在雙春年的成長經歷結實飽滿、可親可信。作者把故事講得非常巧妙,給人以極大的閱讀興趣和樂趣。首先在于作者善布謎團,往往是一個謎團剛解開,另一個謎團已經升起。看似不經意的引導,就讓讀者注意到迷霧中的蛛絲馬跡。其次是作者善用伏筆,一個人物、一件事,此處伏下,在后面自然出現,讓人感受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之趣。三是講故事的方法多樣,比如講狗剩兩次進城,第一次是求姑父救大伯,想著不順利卻出奇順利,第二次是贖回多三的爹想著順利卻不順。但兩次進城都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作者把大小故事講得別有趣味。令人讀罷全書,不由得感嘆作家謀篇布局的匠心。

    曹文軒曾評價《雙春年》“流淌于文字間的民族‘血性’,令人震撼和難以忘懷”,這是對這部小說所表達出來的精神的一種深切感受。讀完這部小說,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活生生地站立著,他們仿佛真的存在過,有血有肉,有靈有氣,一種在磨難下堅守氣節、頑強生存、勇敢抗爭的精神在字里行間充溢著,在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間潛移默化地傳承著。可以感受到,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哪怕是在雁門關外一個小小的村莊里,樸實善良的人們都在堅守著一套規矩,維護著一道底線,恪守著一些儀禮。這些東西,融化在他們的血液中,表現在日常言行里,就那么倔強地堅守著,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當然,一部好的小說總是能給不同的讀者以不同的感受,我想這本書也是這樣。作者并不想去塑造完美的典型形象,他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去完美塑造人物的。因而,每一個人都因不完美而更加真實完美,讓人有了多維度的觀察視角和多種可能的理解。比如,書中的大伯“高一人”,按照三叔的解釋,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一等人忠臣孝子”,是個威嚴、守禮法、明大義、寬愛人的人,但是他卻看不慣弟弟、高狗剩的父親“高二事”被女人做主的“窩囊”行徑,甚至還會拿起鐵鍬追打弟媳婦。這是一個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的真實的人,人物形象的鮮明、飽滿,就是這本書的突出特色之一。

    在主人公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人生經歷、言傳身教在他成長過程中發揮了多么大的作用。這個孩子在實踐的歷練中增強了自信、看清了人事,懂得了勇敢地承擔責任。父親的言傳身教對孩子也產生了巨大影響。狗剩一開始也不能理解父親為何凡事都要聽媽媽的,12歲生日后,父親對他講述了愧對母親的緣由,此后他開始理解了父親。在攆黑馬隊、求醫、贖人、護寶、除奸等一連串事情后,這個勤勞、善良、堅韌、勇敢、肯吃苦、能犧牲的父親,在兒子眼里漸漸聳起了山一樣的脊梁,也把一種寶貴的東西轉移到了兒子身上。

    最后,還想說一下這部小說的語言特色。翻開書,濃郁的地方特色就撲面而來。對于我這個生長在朔縣的人來說,尤其感到親切。以前在口語中說的一些十分形象卻難以言表的詞,被作者一一捕定,鋪陳在紙面上,鮮活而貼切。“揪揪毛”“吼喊”“赧赧”等朔縣土語很多,讓人讀來會心暢快。現在,不論是作家還是詩人,都在努力尋求有特色的語言表達。許多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方言創作并不等于語言創新。郭萬新有選擇地使用方言,使一些大眾中鮮活的口語書面化,這恐怕正是語言創新的一條有效途徑。

    讀完這本書以后,可以回頭再翻,方能進一步體會到作者開始下筆和行文曲折的妙處。正像許多優秀的童書一樣,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孩子看,也是給大人看的,成人也能從中體悟到許多沉甸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