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失落的一角到灰兔與花芽
    來源:文藝報 | 賈魯生  2021年09月01日07:16

    我相信,凡是讀過《失落的一角》的朋友,無論大人還是小孩,一定也會喜歡這本《灰兔一直在等我》。

    《失落的一角》是杰出的繪本大師謝爾的傳世經典。它講述了一個關于“圓滿”與“缺憾”的故事:一個圓缺了一角,它一邊唱著歌一邊尋找。遇到了許多角,有的太大,有的太小,總也不合適。它漂洋過海,歷經風吹雨打,終于找到了與自己最合適的那一角,它們組成完整的圓,然而圓卻發現因為滾得太快,不能和蟲兒說話,不能聞花香,也不能唱歌了,于是它輕輕放下“圓滿”的一角,帶著“缺憾”,快樂地踏上了繼續尋找的路途……

    《灰兔一直在等我》是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繪本。講述了一個“完美”與“缺陷”的故事:冬天到了,灰兔和小花芽約定,等春天的時候,來看小花芽開花。這個冬天,刮了七次大風,小花芽被風沙刮傷了。它很疼,以為自己永遠都不能開花了。春天來了,許多花都開了,有很多片花瓣,每一朵都很漂亮,而受傷的小花芽只開了兩片花瓣,看起來有些殘缺,外表并不完美,可是灰兔卻說“我還是最喜歡你”……

    自從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表述了他的“完美哲學觀”之后,幾千年來人類論述“完美主義”的種種哲學、美學著作,足以裝滿一座大型圖書館。而《失落的一角》這本幾分鐘就可讀完的小繪本,卻用簡潔的線條和簡短的文字,把“完美主義”闡釋得最為生動、透徹、易懂。

    雖然是同一個主題,但《灰兔一直在等我》卻有所不同。《失落的一角》講的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灰兔一直在等我》講的是接納別人的不完美。有時候,人們接納自己的缺陷容易,而接納別人的缺陷卻很難。尤其父母對子女、戀人對戀人、朋友對朋友,在生活中越是關系親密,越難以接納對方的不完美。這樣的認知,來自兩位普通的中學老師的教學實踐。她們是本書的作者。與國內的一些喜歡“講道理”的繪本不同,《灰兔一直在等我》是一本“不講道理”的繪本,通篇沒有一句說教。

    它“是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和《失落的一角》一樣,它的美妙就在于,一半是畫在紙上的故事,另一半是讀者心里的故事。沒有一個關于完美、缺憾、接納之類的字眼,只有一個寓言式的故事:因為和生命有過約定,所以受了傷的小花芽努力讓自己綻放,所以灰兔能夠從小花芽的殘缺中看見美。于是,許多在煩惱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以及在煩惱中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便與灰兔和花芽產生了共鳴:接納缺陷,是對生命的尊重。

    當今的繪本做得越來越漂亮。構圖復雜,色彩斑斕,視覺沖擊力被擺在了創作原則的首位。可是能吸引眼球的繪本,卻難以在人心中長久駐留。相比之下,《失落的一角》簡單得只有線條,純凈得只有黑白——一個圓沿著一條線從第一頁走到最后一頁,走出了一種大智若愚的生動和睿智,在人心中駐留了半個多世紀,至今依然經久不衰地排在繪本熱銷榜上。遺憾的是,在國內原創繪本中,這種黑白線條的繪本,近乎為零。

    終于,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繪本叢林中,《灰兔一直在等我》突顯而出:夢境般的黑白色彩,生動的線條結構,一個人簡簡單單的寓言故事,引起了許多孩子無盡的想象與思考。有時候在藝術上,越是簡單的東西,表達得越豐富越深刻。

    好繪本的魅力,經常會顯現在閱讀的情趣中——《失落的一角》,媽媽和5歲的兒子一起讀過N遍了,每次媽媽都會有新的感悟,兒子也會有新的發現。這一次,媽媽感慨地說:“每個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兒子興奮地說:“喬布斯的蘋果就是從這里來的。”《灰兔一直在等我》,是爺爺和小孫女的睡前讀物。每當讀完之后,這一老一少,常常會情不自禁地唱起法國電影《蝴蝶》主題曲里的兩句歌詞:“花兒為什么會凋謝?那是魅力的一部分。”我覺得《灰兔一直在等我》和《失落的一角》一樣,也是值得大人和孩子們品讀、咀嚼一生的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