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美與愛的“田園雜興”
    來源:文學報 | 汪蘆川  2021年08月23日09:29

    千年前,南宋詩人范成大于退居家鄉后寫了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四時田園雜興》。這組詩歌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近千年后,兒童文學作家毛蘆蘆“為小朋友寫的第八十本書”《小米粒,吃春天》以四歲女孩小米粒的視角,巧妙地按照一年的時間線索,向小讀者介紹了十五種莊稼作物朋友,獨特地將莊稼作物的生長與孩子的成長緊密結合在一起,頗有范成大詩中“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境和生趣。

    出發于兒童的眼光、兒童的經驗與兒童的情感,取材于日常生活、大自然和兒童的想象世界,語言行文使用兒童能夠理解的、親切規范的語言是“金波幼兒文學獎作家作品書系”的內涵和要求。我想,毛蘆蘆的《小米粒,吃春天》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本文中所謂的視點,是指故事是以什么人的眼光來呈現的。細讀《小米粒,吃春天》,我們會發現書中存在著明暗并置的雙視點結構。表面上看,作品“以四歲女孩小米粒的視角”展開十五個小故事,但細讀全文,我們可以看到,書中除了小米粒,還有一個敘述者經常承擔實際描寫景物、敘寫實景實況、交代民俗民情等等任務。毛蘆蘆在這兩個視點中經常做微妙的跳躍,以此達成一種平衡的審美效果。

    這種微妙的平衡不僅僅體現在視點的處理中,還體現在全書認知性與文學美的兩個特征之中。從十年前左右出版的散文集《飛渡油菜花》,到《春天的花事》《微小的春天》《大地的鈴鐺》《大地上最亮的星》,再到近期的《遇見奇跡鳥》和這本《小米粒,吃春天》,我們可以感受到毛蘆蘆對自然萬物的獨特關注和熱愛。在與筆者的交談之中,毛蘆蘆曾半開玩笑地承認過她“半個博物學家”的身份。四季時間,是《小米粒,吃春天》中的線索,但編織出這條線索的絲線,卻是十五種莊稼作物。作家的語言不僅靈動多姿,更奔涌著個體化的情感和生命力量,這就使得這個綜合認知系統不僅是美的,更是生動的,有感情的,有溫度的。

    比起顯性的四季線索,我認為《小米粒,吃春天》的深層時空構筑顯得更隱性,也更耐人尋味。雖然各篇目發生在不同的季節中,但每一篇都可以脫離他篇獨立存在,這就給人以一種凝固安靜的時間感。這也就是為何《小米粒,吃春天》甚至能帶給讀者“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古典美學共感。鄉村童年生活,是毛蘆蘆的兒童文學創作靈感源泉,毛蘆蘆的每部作品中幾乎都有鄉村生活的痕跡,其文學世界中的封閉回憶空間顯得清醇、獨特,能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美學體驗。

    此外,《小米粒,吃春天》中的人情味是如此樸拙純真,令人感動。這是一個富有活力的、優美的、和諧的世界,每個人都是健康、自然而又完善的。這種優美,帶著浙西熱騰騰的山風,帶著作家本人富有情感又質樸良善的人格魅力。所以,孫建江老師曾說毛蘆蘆是“天生的兒童文學作家”。

    讀完全書,《小米粒,吃春天》中奔涌的情感和生命還久久地留在我的心里。既能打動兒童,又能打動成人,正是這本幼兒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

    (《小米粒,吃春天》)毛蘆蘆/著,接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