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這部幻想作品里有愛和勇氣,也有五千年的文明記憶
    來源:文藝報 | 李奕周  2021年08月09日15:01

    通過承載歷史與文化記憶的文化遺址與博物館,讓青少年在歷史語境中展開想象力的翅膀,是兒童文學作家李蓉和徐李佳的創作初衷。她們以博物館和考古遺址中的物質遺存為靈感,繼以金沙和三星堆博物館為背景,創作國內首部博物館幻想兒童文學《風雪獸》以后,她們又以良渚文化為背景創作了同系列的第二部作品《風雪獸:冬至之戰》。

    新學期,盛戈和風雪獸住進了羲和學院新校區——混沌谷,這是一個完全用算法模擬大自然的人造環境。作者受前沿科學研究的啟發,創造出了這個具有濃厚科幻色彩的學校。學生們可以通過高科技設備“明鑒”,連接神經進入系統,化身神獸進行對抗練習。

    羲和學院里有一棟建筑,仿佛走不到盡頭,卻連接著一個秘密——烏有街。這里只有黃昏和黑夜循環,許多棄神居住于此。靠神話和故事供養的“傳說”之缸,是它存在的根本。一個故事換一碗酒,透過層層霧靄,就能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作者參考多部中國古籍,將它巧妙地疊加在擁有最新科技成果的羲和學院。由此,遠古的神話傳說與未來的科技想象同時發生在一片土地上,嶄新的幻想世界就這樣隨著作者的文字傳遞給讀者。

    除了古典想象與未來科幻的有機結合,本書還擁有極具中式幻想性的時間穿越之旅。作者將古老的畫卷《倉頡圖》作為穿越的工具,讓主人公們進入畫中的河流,河水是一片浩浩蕩蕩沉浮在歷史中的文字汪洋。一艘由筆墨文章構筑的記憶之船,承載著主人公駛向歷史的盡頭——古良渚的羽民國。“時間穿越”能夠讓青少年跨過時空的阻隔,以身臨其境般的現場感理解歷史與文化。但是當記憶之船開始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破損,船體逐漸淹沒于滾滾水之中時,作者又想通過這樣的情節設置告訴小讀者,橫亙在人類與歷史之中的,除了時間還有連接古與今的文化斷層。在書中,主人公們用一句句鳥獸化成的詩歌修補起搖搖欲墜的船帆,用古老的笛音化作符號鞏固船身。作者對青少年的人文關懷也如涓涓細流般,無聲地隱含在這充滿想象力的時間之旅中。

    此外,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融入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用平易近人的方式,為讀者帶來鮮活的中國傳統文化起源的講述。顓頊的長子窮蟬在本書中搖身變成了一位賣酒釀圓子的老伯伯,成為烏有街最溫暖的存在。軒轅皇帝與嫘祖的傳說故事也成為本書古良渚文明締造時的“溫暖回憶”。作者洞悉青少年的心理成長過程,用貼近日常生活的視角刻畫主人公們的豐滿形象,將小朋友間的關心與照顧體現得淋漓盡致。童年的快樂總是在不經意間被作者喚起,讓讀者在虛構的故事中感受會心一笑的暖意。盛戈與風雪獸相互間的信任是全書的亮點,風雪獸是上古神獸,擁有能夠召喚風雪的無窮力量,但同時也被惡神的咒符所困。當盛戈看到風雪獸逐漸受控于惡神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來到風雪獸的身邊,用同伴間的信任與愛喚醒了意識迷離的神獸。

    本書的故事發生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良渚遺址。作為人類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良渚古城發現的碳化稻米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有效實證,已經被書寫進全國統編的高中歷史教材。作者將良渚遺址中出土的玉斧變為夏鹽與盛戈的兵器,將陶罐制作成穿越時間的道具,將栽種在遺址中的樹木化作主人公們制作記憶之船的材料。用這片考古遺址的土壤,帶領讀者體悟中華文明的誕生,感受歷史的變遷。作為全書的主要線索,作者將良渚遺址中出土的神人獸面紋玉石中的獸眼與風雪獸的眼睛相關聯,用神人頭上的羽冠當作主人公們前往良渚啟動神奇力量的密鑰。現實世界與作者的幻想世界因這枚玉石相接,不僅讓青少年認識了代表良渚文化的符號象征,也拉近了孩子與遠古文明間的距離。

    作者依據良渚遺址中出土文物的紋飾符號,虛構出一場由朱雀引發的尋找古代良渚文明的冒險之旅。小讀者們也可通過閱讀本書,一邊理解作者根據紋飾創作的故事,一邊展開自己對于這件文物的想象,就如語文課本中的看圖講故事一般。在書中,小讀者們不僅可以借鑒作者對于民間傳說故事的撰寫方式,也能夠激發對現實文物展開想象的能力。當然,朋友間真摯友情的描述也能夠讓青少年產生共鳴,促使他們書寫自己的友誼故事。從五千年前的遠古文明開始,中華民族的文化在一代代中延續。隨著時間的流逝,每位小讀者也在一天天長大。這其中不變的是我們對文化的傳承,對“有你,真好”般情誼的延續,就像盛戈與風雪獸的故事般,將在小讀者的想象世界里不斷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