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為博伊斯百歲慶生,因為“人人都是藝術家”
    來源:澎湃新聞 | 王諍  2021年05月13日15:03
    關鍵詞:博伊斯
    北京時間5月12日上午,一場特別的慶生活動在北京CHAO藝術中心的回聲劇場舉辦,這可能是今年全球第一個紀念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誕辰100周年的活動,但在幾個小時后,大阪、柏林、杜塞爾多夫、斯圖加特及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十多個城市,抑或在巴塞爾、倫敦、巴黎、紐約、上海等地,全球許多重要博物館和藝術機構將紛紛舉辦博伊斯紀念活動,共同致敬這位深刻改變了當代觀念的偉大藝術家。
    一個碩大的奶油蛋糕被推到回聲劇場的舞臺中央,蛋糕上印著德國著名行為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的標志性動作(戴著他標志性的禮帽,用右手食指點指前方),一百根蠟燭密密麻麻插在蛋糕上。隨著眾人合唱獻給博伊斯的《生日快樂歌》,由CHAO藝術中心和鳳凰藝術共同主辦的“人人都是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啟動發布會暨博伊斯影片放映”達到活動高潮。
    “人人都是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啟動現場

    “人人都是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啟動現場

    現場為約瑟夫·博伊斯預備的生日蛋糕

    現場為約瑟夫·博伊斯預備的生日蛋糕

    北京,“人人都是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現場,眾人切生日蛋糕為約瑟夫·博伊斯慶生。蛋糕上插了100根蠟燭

    北京,“人人都是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現場,眾人切生日蛋糕為約瑟夫·博伊斯慶生。蛋糕上插了100根蠟燭

    約瑟夫·博伊斯,1921年5月12日出生在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克列弗爾德, 父親是小商人。博伊斯青少年間就表現出叛逆的性格,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僥幸生還。戰后他進入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開始系統地學習藝術。博伊斯信奉“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的觀點,作品種類多樣,媒材從雕塑到行為藝術都有涉及。他代表作如《如何向死兔子講解圖畫》、《油脂椅》等,而《給卡塞爾的7000棵橡樹》,實際上只是由作者開頭,大部分橡樹都是由市民和追隨者種下的。1986年,博伊斯在杜塞爾多夫逝世,享年65歲。

    約瑟夫·博伊斯

    約瑟夫·博伊斯

    持續一整年的紀念活動

    據了解,“人人都是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紀念活動”是一個為期一年的大型藝術項目,該項目旨在致敬這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藝術家,他徹底改變了當代藝術的概念和藝術家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德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文化處處長米星辰(Yildiz Millier),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美術館》雜志主編張子康,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朱青生,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策展人王春辰。以及本次活動的兩位策劃人,鳳凰藝術聯合創始人、藝術總監肖戈,紅磚美術館高級策展人&資深研究員喬納斯·斯坦普(Jonas Stampe)夫婦等嘉賓蒞臨當日活動現場。

    “人人都是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研討會現場

    “人人都是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研討會現場

    策劃人肖戈介紹說,博伊斯不僅重新思考了“藝術”一詞的定義,也拓展了“藝術家”的定義。“正如他所宣稱的:‘人人都是藝術家。’是的,這是一個愿景,一個口號,既包容又授權。慶祝博伊斯誕辰100周年是為了向思想和行動致敬,這里不僅僅指的是他最著名的那句‘人人都是藝術家’,以及他許多充滿傳奇的作品與故事,更指的是他在藝術家身份之外,所具有的教師、表演者和社會思想家的多重身份。他將整個世界看作是一件處于不斷變化過程中的巨大藝術品,其無比開放的理念和無所不包的藝術觀念,深刻影響了藝術、社會和教育在歷史、當下與未來的面貌。”

    肖戈告訴澎湃新聞,出于策劃人自身對約瑟夫·博伊斯的思想和作品的熱愛,本次項目自三年前開始準備,“將從今年5月12日開始,持續整整一年,而且活動呈現的方式也非常的‘博伊斯’。我和喬納斯·斯坦普將通過與北京、上海、杭州、重慶、長沙、深圳等國內多個城市的藝術機構聯動起來組織開展相關紀念活動,包括展覽、論壇、講座、電影放映和映后談等。”

    在上海,昊美術館(上海)“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系列活動正在陸續展開,通過為公眾呈現多場紀念博伊斯的公共教育活動——放映、映后談、論壇及特別專題導覽。5月8日,紀錄片《博伊斯》放映暨映后談在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舉辦,而在5月15日,論壇“為什么在今天談論博伊斯是(不)必要的?”將在上海ZiWU誌屋舉辦,而在5月22,昊美術館二樓“約瑟夫·博伊斯”展廳將免費開放,紀錄片《博伊斯》也會在館內全天多場次放映。

    紀錄片《博伊斯》影像截幀

    據悉,為期一年的慶祝、紀念活動將于2022年初在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以及2022年3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大型紀念展覽作為整個項目的高潮。這期間還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和藝術家進行多場論壇、講座,呈現大量的影像作品,組織映后談。其中穿插了很多博伊斯在世界各地合作過的名人訪談,例如倫敦的卡羅琳·蒂斯德爾,米蘭的男爵夫人盧克雷齊婭·德·多米齊奧·杜里尼,科隆的克勞斯·施特克,紐約的約翰·哈爾彭和愛丁堡的理查德·德馬克等。此外,本次項目中的博伊斯紀念展也將展示在過去的三十年里,博伊斯如何通過他常用的創作材料,毛氈、油脂、蜂蜜、動物和聲音,以及一些常見的如椅子、桌子、鋼琴、食物或黑板這樣的物品。

    活動現場放映短片《社會雕塑》

    活動現場放映短片《社會雕塑》

    12日慶祝活動現場還播放了兩則博伊斯相關的影像短片:《社會雕塑》(Soziale Plastik,無聲電影,1969/1988,黑白,11分31秒,16毫米)是由德國電影制片人盧茲·蒙瑪茲(Lutz Mommartz)于1969年創作的,影片中約瑟夫·博伊斯從屏幕上看著每一個觀眾。博伊斯在片中靜默地直面觀眾,因此電影也沒有任何配樂,這部影片于1988年向公眾展示——這也是為什么有人說,這部影片并非來自真實的當下。另一部作品《凱爾特人+》(Celtic +,1971,黑白,19分50秒,16毫米)則是藝術家本人創作的,延續了他在愛丁堡創作的《凱爾特(金洛克蘭諾赫村莊)》。影片中博伊斯站在水池里,他的一個助手把液體倒在他的頭上來再現洗禮的動作。

    《凱爾特人+》劇照

    《凱爾特人+》劇照

    不止于紀念,“如果人人都是藝術家,那么人在什么地方?”

    在中國藝術界,博伊斯作為一種社會精神與獨特的藝術形態,長期以來亦被廣泛討論與引用。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中心和未來,中央美術學院曾在2013年就主辦了“社會雕塑:博伊斯在中國”的大型展覽,在時任美術館館長王璜生的牽頭下,由朱青生教授和中央美術學院易英教授擔任主策展人。活動現場,嘉賓們討論了約瑟夫·博伊斯在世界以及中國的巨大影響力,并共同揭曉了“人人都是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百年誕辰紀念活動”隨后的一系列活動計劃。

    朱青生在現場發言時首先回顧了2013年“社會雕塑:博伊斯在中國”大型展覽的盛況,“開展第一天就迎客2000多人。博伊斯在中國被談論了這么久,這算是第一次跟中國產生深度關系。”他回憶說其實在1996年,一個中國油畫代表團到德國出訪,“我當時正好在德國,陪他們去博伊斯的一個展廳參觀。當時南京藝術學院的老教授、畫家蘇天賜就在我的旁邊,他是師從林風眠、吳冠中這個系統的。他站在博伊斯那架被氈布包裹著的鋼琴前就呆住了,我就看到他淚流滿面,說太震撼了。”

    “不了解博伊斯成就,是狂妄和淺薄的;但當你充分了解了他,也找到了他的問題之所在,你才有超越他的可能。”在朱青生看來,博伊斯是上個時代,1980年代之前最偉大的行為藝術家,“然而如果當代藝術只是模仿,則幾乎沒有價值,只是遠方的回響和回聲。當年‘85美術新潮’骨子里一個標準就是超越博伊斯,因為博伊斯正好是在1986年過世的,代表一個時代在西方的結束,也鼓勵一個時代的重新開始。但很可惜,這個運動已經被市場和西方的解讀所把持。”

    在朱青生看來,如果“人人都是藝術家”這個論斷的提出已經是完美的了,那么后人就將無所作為。“博伊斯逝世快四十年了,在整個西方藝術界,再沒有出現一個改變人們對世界看法,改變了人們對藝術定義的大師,這是西方的悲哀,也是我們的悲哀。即便是博伊斯晚年,他也沒有再提出過驚人的宏論,或者(做出)振聾發聵的作品。”

    博伊斯,《油脂椅》,圖片來自網絡

    博伊斯,《油脂椅》,圖片來自網絡

    針對博伊斯的著名觀點,朱青生繼而提出“如果人人都是藝術家,那么人在什么地方?”“博伊斯的貢獻,在于擊破藝術家和大眾之間的藩籬與等級,這種不平等就是少數人在表達自己,而把多數人放在需要追隨、服從的地位和立場上,這其實是對人的另外一種奴役。而今如果要超越博伊斯,首先就要超越‘人人都是藝術家’這樣一條律令。誰讓你告訴我們是藝術家的?我們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但這無需被人告知是或者不是。”

    “當我看到了一件當代藝術品,我會覺得自己也能做。而這個能做,不是淺薄的復制,不是認為這有利可圖,而是自己心中某一處被點亮了,這未必就是創造力,而是人性中某種不可言說的部分,是人類擺脫機器時代乃至人工智能時代的桎梏,讓自身繼續保持差異性的原則。”在朱青生看來,而今紀念博伊斯,不需要巫師、教師或導師在我們前面,“我們尊敬博伊斯,但必須超越他,我把這叫做第五次現代藝術的革命。在博伊斯之前,有安迪·沃霍爾的第三次革命,有畢加索的第二次(革命),有梵高、塞尚的第一次(革命)。我們走到今天,已經是站在人類高度發展的文明上,需要重新推動文明,而不是僅僅在做些藝術作品。”

    博伊斯,《鋼琴滲透》 ,圖片來自網絡

    博伊斯,《鋼琴滲透》 ,圖片來自網絡

    “在否定了偶像之后,不使自己再度成為一個偶像,而成為一種開放的狀態。這種狀態可以令每一個人,包括普通人都可以在其中葆有自身的原創性,而不是被別人教導或激發的創造力。因為相較于覺悟,自覺才是更重要的,覺悟可以喚醒,自覺必須發于自身。我們可以回想中國的當代藝術,無論是黃永砯,還是隋建國、蔡國強等藝術家,他們真正的價值,或者說他們后來逐漸被西方所接受的價值,就在于他們的作品擺脫了安迪·沃霍爾、博伊斯的藝術主張和限制。”朱青生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