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鄭文光:談談科學幻想小說
    來源:“四十二史”微信公眾號 | 鄭文光  2021年04月23日08:51

    編者按

    《談談科學幻想小說》發表于1956年第3期《讀書月報》雜志,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本土科幻作家探索科幻文類的重要理論成果。鄭文光對于蘇聯科幻小說的理論和創作都非常熟悉,并曾經翻譯《談談科學幻想》,刊載于《知識就是力量》1956年第1期。文中指出,“不應當把幻想小說理解為未來的精確預言”。鄭文光在自己的文章中吸納了這一觀點,并進而對科幻文學的基本理論、構造、創作方法、閱讀方法做了全面論述。該文后收入《怎樣編寫自然科學通俗讀物》,對科學文藝尤其是科幻小說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談談科學幻想小說

    原編者按:讀者白振華、奇生、張樹華、胡娟、劉彥驊等同志先后來信,要求本刊對如何理解和閱讀科學幻想小說等問題加以輔導。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解答上述問題而撰寫的。

    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類愈來愈深入地洞悉物質世界的秘密,掌握大自然的規律,從而也提供了人類運用數千年間總結出來的科學知識更有效地利用、駕馭、改造自然界的可能性。比如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等等,原來只是古代人們的樸素的想象,可是電視、無線電話、飛機的發明已經使這些幻想變為現實。又比如飛到月亮和別的行星上去,深入地球內部,到海底去旅行,改造整個地球的氣候,征服疾病和死亡,移山倒海等等,也都是人類長時期以來的美好的理想,在目前,雖然都還沒有實現,可是,科學的一日千里的發展已經昭示我們: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在一百年前看來還是很狂妄的幻想一定會實現的。

    這是科學幻想小說產生的基礎。如果說,過去人們只能夠借神話、民間傳說來表達自已對未來的憧憬的話,今天,人們就可以在現代科學成果的堅實基礎上去幻想明天。科學幻想小說就是描寫人類在將來如何對自然作斗爭的文學樣式。

    然而,這決不是說,科學幻想小說是未來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的最精確的預言。不。正因為科學幻想小說是一種文學樣式,因而,科學幻想小說的作者就無需像科學家那樣依靠千百次觀測、反復的實歇、窮年累月的計算去建立科學的假說,只要不建反基本的科學原理,作家完全有權利在作品中加進自已的想象,自已的愿望,自己的天才的臆測。想象力,這是一切文學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科學幻想小說中尤其是如此。在這個意義上說,科學幻想小說正是繼承了古典的神話和民間傳說的傳統,而成為具有充分的浪漫主義特點的一個新的文學類型。

    然而,這也決不是說,科學幻想小說可以完全無根據地“描寫”未來。不。正像神話和民間傳說必需立足于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那樣,科學幻想小說必需立足在現代基本科學理論的基礎上。換句話說,科學幻想小說在它的出發點上,必需有科學根據。

    我們舉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阿達莫夫著的“驅魔記”(中譯本由潮鋒出版社出版),寫的是蘇聯人民怎樣在北冰洋中掘鑿很深的豎井,汲取地下的熱能來改變北極地區的氣候。毫無疑問,在將來,冰天雪地的北極必需得到改造,而且這樣的日子不會很遠的。從理論上說,要提高北極地區的溫度,融化萬年不化的冰層,可以利用原子能、太陽能、地下熱能或迄今尚未發現的其他能源。改造北極的步驟如何,還需要經過周密的研究,對北極作詳細的考察,反復研究如何掌握、如何應用幾種可能利用的能源,甚至還得從經濟上加以核算,這工作要花費成千成萬專家的大量的勞動。顯然,目前誰也不能肯定未來改造北極將怎樣進行。但是,“驅魔記”的作者完全有權利在作品中描寫了他所想像到的(他個人希望看到的)改造北極的情景。這是因為,他有著充分的科學根據:利用地下熱能是可以改造北極的原理。而且,大家知道蘇聯已經在建設利用地下熱能的發電站了。

    《驅魔記》

    科學幻想小說作者經常利用科學家們的一些天才的,可是尚未付諸實踐的思想和設計。還在20多年前,蘇聯科學幻想小說作家貝略耶夫就利用了星際航行學奠基者齊奧爾科夫斯基建立地球的人造衛星的思想,寫成了“康愛齊星”(中譯本由潮鋒出版社出版)。這一思想無疑是會實現的,蘇聯和許多國家已經在準備發射人造衛星的工作了。當然,最初的人造衛星只是一個金屬球,但是將來也會逐漸發展成為龐大的建筑物,有著實驗室、天文臺等等設備。貝略耶夫以他的敏銳的、豐富的想象描寫了在我們今天看來還是很逼真的情景。由此可見,科學幻想小說雖然只是作家的幻想,但是它往往走在真正的科學發明的前面,也就是說,它往往是在相當大的準確程度上“預言”著未來的。

    《“康愛齊”星》

    科學幻想小說也容許作者在技術問題上違反科學(原理)。在90年前,那時還沒有關于發射火箭的理論,法國的科學幻想小說作家于爾·維恩寫了一本很有趣的書:“月球旅行記”(這書中譯本將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其中淡到幾個炮兵坐在大炮彈中,由大炮發射到月亮去。顯然,這是錯誤的、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炮彈的速度還不夠射到地球外面去,而且炮彈中根本不能乘人。這些技術問題的錯誤卻無礙于于爾·維恩在小說中表述一個正確的科學原理:人類將能飛到月亮上去。后來,齊奧爾科夫斯基說,正是于爾·維恩的小說推動了他研究和制訂星際航行的理論。

    科學幻想小說作家可以采取最大膽的假定來闡述一些卓越的科學思想。葉甫列莫夫的“星船”(集輯在“星球上來的人”一書中,潮鋒出版社出版)里寫到7000萬年前太陽曾經跟別的一顆恒星相距很近,從那顆恒星旁邊的行星上有高等生物來過地球,在地層中留下自己的痕跡。誠然,沒有一個天文學家提出過太陽曾在7000萬年前靠近別的恒星的假說,這完全是作者的杜撰。但是,在這杜撰的事實中作者表述了一個深刻的、有充分科學根據的思想:宇宙中的許多星球上有著高等的、智慧的生物存在,科學的發展歸根到底會戰勝遼闊的宇宙空間,讓星球上的高等生物(也就是人類)互相交往。

    《星球上來的人》

    科學幻想小說不同于教科書,也不同于科學文藝讀物。它固然也能給我們豐富的科學知識,但是更重要的是,它作為一種文學作品,通過藝術文字的感染力量和美麗動人的故事情節,形象地描繪出現代科學技術無比的威力,指出人類光輝燦爛的遠景。科學幻想小說表現了成為自然界主人的真正的人的面貌,謳歌了在人類跟大自然作斗爭中英勇地站在前線的科學家的卓越的思想和大無畏的意志;科學幻想小說以美妙的想象力啟發和培養讀者對于科學技術的愛好,號召人們在征服大自然的事業中建立功勛。在今天的中國,科學幻想小說將鼓舞著千萬青年為社會主義建設和共產主義事業的勝利英勇地向科學進軍。

    列寧說過:“幻想是最高價值的品質。”這話是能夠充分說明科學幻想小說這一文學樣式的意義的。

    列寧

    怎樣閱讀科學幻想小說才對自己更有幫助呢?我想,最好也和閱讀其他文學作品一樣,不要走馬觀花,只追求故事的情節,而忽略了其中的豐富的科學知識和深刻的思想內容。如果能夠在閱讀科學幻想小說的同時,閱讀一些有關的科學知識讀物,例如閱讀“驅魔記”時,同時閱讀關于北極和關于地下熱能的一些書籍,就會更加增長知識,更加容易領會書中的內容,書上所描寫的拉甫羅夫(書中主人公)等人的形象也更鮮明了。

    這里還要說明一點的,就是現在有些科學知識性的讀物,只不過為了敘述的方便加上了一些人物,例如某老師對幾個學生講述一大篇科學道理等等。這些讀物中沒有人物性格,沒有故事情節,也沒有具備文學作品所應具備的要素,是算不得科學幻想小說的。也有一些書籍,講的雖然都是還沒有實現的事情,可是如果不采取科學幻想小說的形式來寫,也同樣不能算是科學幻想小說。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飛入高空的火箭船”,在廣告上說是科學幻想小說,這是不恰當的。這一情況之所以發生,只因為科學幻想小說在全世界范圍內都還是非常年青的一種文學樣式,還沒有成熟的創作經驗和理論,因而,也沒有為廣大讀者,甚至還沒有為文學界和科學界所熟悉和理解。期望在我國,科學幻想小說的創作和出版將大大繁榮起來,為鼓舞青年一代占領科學的高峰貢獻力量。

    《飛入高空的火箭船》

    本文原刊于《讀書月報》195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