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肩而過》
《擦肩而過》
作者:肖復興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ISBN:9787521206944
定價:58.00元
內容簡介
這本散文集,是作家肖復興先生精選近三年(2017.3—2020.4)的散文新作萃集而成。其中既有對往昔溫情歲月的回憶,又有對平凡生活的點滴感悟,更有關于藝術的遐思、關于讀書的雜談、關于域外的旅行見聞等等。肖復興先生的散文,題材豐富、視野開闊,既不乏知識性、趣味性,又給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啟示,讓人讀后為之感動,回味再三。書中還特意選用了肖先生的二十多幅繪畫作品,以彩圖精美呈現,文與圖相得益彰,將帶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和審美享受。
作者簡介
肖復興
北京人,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在北大荒插隊六年,在大中小學任教十年。曾先后任《小說選刊》副總編、《人民文學》雜志副主編、北京市寫作學會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各種雜書百余部。曾獲全國、北京和上海文學獎,以及中國好書獎、冰心散文獎、老舍散文獎、朱自清散文獎。多篇作品選入大中小學語文教材。
目 錄
001|平安報與故人知
005|詩人老傅
012|鳳仙花祭
015|海河邊的那間小屋
019|燃燒的蠟燭
022|詩是重構的時間
025|發小兒就是那把老紅木椅子
029|幽徑春生豆蔻長
032|投稿記
039|郎平和一個時代
043|做韋伯一樣的豬
047|一書猶望及生前
050|地平線,遙遠的地平線
053|街頭九章
060|桂花六箋
065|嶺南四記
076|后窗
079|大白菜賦
085|老屋
091|房頂
096|那一排鉆天楊
102|紫薇花對紫薇郎
105|白葫蘆花
109|荷花塘
113|杭州讀畫記
119|西湖邂逅
123|早晨的畫
125|跟雪村學畫像
129|霸王從來不別姬
133|櫻桃溝
136|在《詩刊》上畫畫
143|藏書票
146|一壺時敘里閭情
150|冰鎮百合湯
153|擦肩而過
156|孫犁的蘆葦
160|圖書館的名字
163|廢圃誰知博士齋
169|世界杯需要場外裁判嗎
172|一嘯猿啼破夢中
175|掃壁苦尋往歲詩
181|戲劇學院門口
184|小鎮之春
187|天堂之樹
190|瓦浪如海
195|在美國小城遇見巴黎
198|流水斜陽太有情
202|春日四帖
206|唐花塢
209|圣路易斯速寫
212|餐館的細節
215|雨中邂逅
219|春聯和年畫
222|大悲院舊事
225|雪雀
228|養老院母子
231|棧橋書店小記
234|文化街的禮物
237|草有時比花漂亮
242|高高的苔草依然在吟唱
246|為母親拍照
249|寂寞的冰心
253|自畫像和自拍照
256|詩意這個東西
259|歲月陶然
262|書房的淪落
265|如今的聚會和當年的聚會
268|誰還在等待盛裝出場的未來
271|送給詩人的禮物
276|水果之香
279|孫犁和石濤
283|梁啟超的綠豆粥
286|二進宮
290|西瓜記事
294|北京的樹
299|《大訟師》中的主角
302|黃昏跟著父親一起進來
305|北京城需要我們不斷重讀
308|回不去的城南
312|三十歲生日那天
315|遙遠的土豆花
319|答《易讀》雜志問
324|寫作源于對世界的深情
328|關于京味文學
331|讀書的樂趣和讀書的意義
336|文學的邊界
序 言
自 序
詩與文相比,按照布羅茨基所說:“藝術就其天性,就其本質而言,是有等級劃分的。在這個等級之中,詩歌是高于散文的。”但按照詩人阿赫瑪托娃所說,散文則是高于詩的,她說:“走進散文時似乎有一種褻瀆感,或者對于我意味著少有的內心平衡。”她還說,散文對于她“永遠是一種誘惑與秘密”。
似乎在我們的作家與詩人中,少有阿赫瑪托娃這種對于散文創作的虔誠與敬畏之感。想想自己,慚愧得很,盡管常與散文為伍,有時卻顯得過于隨意,少有散文寫作時獨有的那種誘惑與秘密的感覺。
但是,對于散文這種文體的熱愛,卻是從青年時代一直延續至今的。我一直堅持認為,散文寫不好,是很難寫好其他文體的。在我國作家中,蕭紅、孫犁、汪曾祺、張潔、賈平凹等幾位,散文寫得漂亮,小說才寫得漂亮。
散文,是一切文體的基礎,又是一切文體的塔尖。只是如今我們的作家以為長篇小說是塔尖,是文學的大道和正宗,散文只是散步的小徑。
其實,散文是一種古老的文體,在我國的文學傳統中,小說戲劇一直被認為是“小道”,而集部的詩和文,才向來是文學的主要表現形式,或者說是文學的“正宗”。
本著對散文這樣基本又傳統的認知,這些年來,我堅持這樣的散文寫作,希望自己能夠寫得好一些,有進步一些。這本《擦肩而過:肖復興散文新作選》,收錄的是2017年3月到2020年4月這三年間我所寫的散文中的大部分。雪泥鴻爪,深深淺淺、歪歪扭扭的痕跡,都刻印在這里了。在這里,有我的所思所想,所讀所感;有我的屐痕行蹤,舊夢新景;也有我的情感回溯和生命的流逝。
我曾經說過,散文是一種光屁股的文體,沒有什么文體比散文更能讓人一眼洞穿作者,更能讓作者審視自己而一箭穿心;同時,也更能讓讀者和作者在此相會交流,即使一時難以做到傾心,卻可以做到暫時的清心。這便是散文這種文體與眾不同并讓人最可親近之處。曾讀過明人徐渭一聯舊詩:“肝膽易傾除酒畔,弟兄難會最天涯。”這種肝膽相傾與弟兄相會的感覺,即使一時難以抵達,卻是我一直以為散文應該擁有的一種境界。作為作者,我這樣寫散文;作為讀者,我這樣讀散文。
散文寫作,還有另外一種境界。孫犁先生曾經由衷喜歡賈平凹早期的散文作品。38年前,1982年,在《尺澤集》里,他評點賈平凹的《靜虛村記》和《入川小記》時,特別說了“細而不膩”和“低音淡色”這樣兩點特色,他說:“這自然是一種高超的藝術境界。”
孫犁先生所提到的這種境界,特別是針對散文寫作者而言。“細而不膩”和“低音淡色”,是散文寫作抵達這種高超藝術境界的兩翼。在這里,細,強調的是散文生命的調性和本色;低、淡和膩,說的是正反兩面,強調的是散文的樸素和節制的性格。
如今,強調散文寫作的細,還為人所道并重視,因為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郁達夫在論述散文創作時就曾經說過:“原來小品文文字的所以可愛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清、細、真三點。”細是被強調的三點之一,百年以來,延續至今,并未遺忘。但是,低、淡和不膩,被強調得不多了。相反,高音喇叭、濃妝艷抹、肥膩流油的散文寫作,日漸其多。毫無節制的童年、鄉愁、親情或走馬觀花旅游景點自拍式、廣告詞的書寫,炫技派的高蹈懸空瑣碎浮華的鋪排,塞進歷史文化的陳芝麻爛谷子而消化不良以顯示氣骨不凡高妙的所謂大文化散文,都與當年孫犁先生所強調的“細而不膩”和“低音淡色”漸行漸遠。
這正是我所要格外警惕的。
感謝作家出版社和本書的責編趙超、郭曉斌先生,讓這本小書得以出版,并且寬容地選入了我所畫的一些畫。畫畫,只是我業余所好,毫無基礎,亦無章法,并不入流。不過,畫畫和散文,如果再加上舊體詩的學習和寫作,卻是退休之后三支合手的拐杖,助我在古道落照中走得能稍微遠一些。
也要謝謝偶然機遇中翻看到這本小書的讀者朋友們。在這里邂逅,是一種緣分,紙上棲鴉,字間開心,讓我們彼此有片刻的握手言歡,甚至促膝交談。希望你們能夠喜歡,期待你們的批評。
2020年10月8日寒露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