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蒙克來了!《吶喊》卻不是唯一值得尖叫的 “吶喊與回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登陸上海久事美術館
    來源:文匯報 | 范昕  2020年10月13日08:10
    關鍵詞:《吶喊》 蒙克

    繼莫奈的《日出·印象》空降上海之后,申城再迎西方藝術大師名作——蒙克的《吶喊》!近日,“吶喊與回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登陸上海久事美術館,展出挪威著名收藏家帕爾·岡德森收藏的53件蒙克版畫及油畫,創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其中,最令人“尖叫”的,莫過于蒙克珍貴的1895年石版畫、也是他本人唯一手工上色版《吶喊》(又名《尖叫》)。據悉這是地位僅次于四幅全色彩繪畫《吶喊》的版本,也是《吶喊》主題作品本世紀首次到訪。

    事實上,僅盯著《吶喊》,并不是對于蒙克以及這個展覽最好的打開方式。在業內看來,此次展覽的更大價值在于,它呈現出蒙克好些不那么為人熟知的面向,而這些面向都將啟迪大眾更好地理解蒙克何以走在世界藝術潮流尖端、成為表現主義繪畫先驅。在歷經疫情的這個特別時刻呈現蒙克的作品,尤顯意味深長。蒙克可以說是在重重磨難中以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最終尋找到曙光的典型。此次展覽的中方策展人馬真正坦言:“展覽名稱中的‘吶喊’是蒙克的標志,但我們認為‘回響’比‘吶喊’更重要,希望這些作品能夠重新喚起人們對于未來的憧憬。”

    每幅畫都是蒙克的情緒日記,《吶喊》也不例外

    對于沒有藝術知識儲備的人來說,面對蒙克的畫難免一頭霧水。他的很多作品在問世之初的確曾在歐洲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議,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涂鴉式習作。其代表作《吶喊》在不少人眼中儼然“鬧鬼的黃昏”,只見一個性別不明、猶如幽靈般的人物站在奧斯陸峽灣旁,神情驚恐地以雙手捂著耳朵。

    蒙克的畫其實是他的情緒日記,只不過時間上有所延遲。“我的藝術實際上是一種自愿的坦白,也是我和我的生活關系的自我剖白。”“我并不是畫我現在看到的,而是畫我過去看到的。”對于自己的創作,蒙克也留下過這樣的自述。蒙克的一生,飽受親人離世、自身糟糕的健康及精神狀況、坎坷情感經歷等折磨,他卻用繪畫創作來對抗生命中的苦痛。蒙克在畫中強烈地傳達著自己的感覺和情緒,被描繪的具體對象的細節被簡化,而情緒則被夸張,對象本身成為一種所要表現的情緒的載體。這些作品完全以藝術天賦本能地洞察和表現心靈。

    《吶喊》似有超現實意味的經典一幕,竟然是有現實事件對應的。蒙克曾回憶這幕情形:“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兩位朋友正在大道上散步,太陽已經下山了,天空突然間變得像血一樣紅,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悲傷憂郁的氣息。我止住腳步,輕輕倚在籬笆邊,極度的疲倦已經要使我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劍籠罩著藍黑色挪威海灣和城鎮。我的朋友,他繼續走著,而我卻呆呆站在那兒,焦慮得不停發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聲巨大而持續不斷的尖叫聲震得搖搖晃晃……”蒙克用《吶喊》畫面表現的情緒,漸漸被視為人類面對現實焦慮的一種象征符號,甚至在百余年后成了流傳甚廣的表情包。

    此次展覽為《吶喊》特地辟出一個相對獨立的展示空間,紅色的展墻將畫中驚恐捂耳的人格外凸顯。四幅全色彩繪畫《吶喊》以圖片的方式完成了“大集合”,占據這個空間C位的,是此次展覽備受關注的石版畫《吶喊》。起初,很多人認為這一主題極不適合黑白版本的演繹,包括蒙克在內都擔心這會破壞創作動機中重要的“火紅云朵”的色彩表達。實際上,最后的成品呈現出出人意料的效果,人物與風景中那些線條在不加修飾的情況下更激烈地相互扭絞,其中蘊含的表現力也被版畫完整地保留并凸顯出來。

    版畫喚起了蒙克對于不同媒介及創作效果的好奇心

    版畫在此次展覽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也將人們的視線牽引至以往或被忽略的蒙克的版畫創作上。蒙克的版畫不容小覷,才不是其油畫無可奈何的替代。去年曾在大英博物館引發轟動效應的“愛與焦慮”愛德華·蒙克特展,其實也是一個以版畫為主的展覽。當時的策展人歌莉婭·巴特魯姆指出:“蒙克的聲譽實際上正是通過他的版畫建立起來的。版畫是他創作中的核心,極具實驗性和創新性。”

    19世紀八九十年代,版畫制作在歐洲大規模發展。通過版畫,蒙克有了如虎添翼的感覺。1894年10月16日,蒙克在柏林的一家小旅館里開始創作起版畫,直到1944年離世,其版畫創作從未間斷。更令人驚嘆的是,從未經過正規培訓的他,竟然在其后的創作過程中掌握了包括古老的木刻、銅版雕刻、蝕刻以及相對較新的石版畫等多種基于不同基質、創作材料以及技法的版畫創作方式。可以說,蒙克在其最早期的版畫中就開始以成熟藝術家的方式發聲了。

    此次展出的很多版畫,都可以與蒙克的油畫參差對照來看。并且,它們多是圍繞同一主題用不同方式印制出來的一系列版本,少則兩三張,多則五六張,或為基于其油畫作品的再創作,或為在畫布上進行油畫操作的預演,更有一部分是純粹的版畫原創作品。版畫喚起了蒙克對于不同媒介及創作效果的好奇心。蒙克創作于1896年的版畫《生病的孩子I》總共展出了三個版本,分別為四色、三色、雙色石板印刷而成,所用的紙張也各不相同,有的為宣紙,有的為白色橫紋紙,不同版本呈現出微妙的視覺差異。這是蒙克以年輕女孩貝琪·尼爾森為模特創作的。他在畫面中重現了對于自己姐姐蘇菲飽受肺炎折磨最終離世的記憶與場景。其實早在1886年,蒙克就創作過名為《生病的孩子》的布面油畫。這也是蒙克的代表作之一,描繪姐姐蘇菲彌留之際的情形。畫中床榻上側過臉的女孩,與此次觀眾看見的這一系列版畫中的女孩形象極為相似。此次展出的蒙克創作于1902年的雙色木版畫《吻》,也是蒙克相當重要的一個創作題材。1891至1892年,蒙克在尼斯以“吻”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精彩的油畫。而這幅蒙克的木版畫依然頗具魅力,畫面簡單明了卻極具張力,木頭的紋理成為了圖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蒙克的藝術世界并非只有憂慮與恐懼,也有暖,有光人們熟悉的蒙克作品,大多記錄著病痛、死亡、失去與焦慮。此次展覽卻以相當一部分蒙克晚年的油畫作品,讓人們看到這位藝術大師對于生命、愛與自然的歌頌。

    蒙克創作于1909年的布面油畫《護士與床單》,就是其中的代表。1908年,蒙克突發急性精神病而被送往哥本哈根小鎮上丹尼爾·雅各布森醫生的診療所,在那里得到全方面診治。盡管女性曾經帶給他“恐懼”與“焦慮”,這次面對診所里的護士時,友善的環境卻使蒙克變得輕松而友好。在雅各布森醫生的鼓勵與建議下,蒙克開始在診所里畫畫創作,這期間,因為身體及精神狀況的改善,蒙克留下不少杰出的作品,就包括這件以護士們為主題的人物畫。明快鮮亮的色彩在他之前的繪畫中并不常見,女性人物以這樣純潔、友善的形象出現在他的畫中更是寥寥無幾。可見,這個輕松的環境以及自身安寧的情緒被蒙克直接記錄在自己的作品中。

    1909年,蒙克結束漂泊回到故鄉挪威,身體狀況有了好轉的他,畫了一批描繪當地人文景觀的油畫,透著暖,透著光,透著希望。且看蒙克創作于1923年的布面油畫《雪地中扭曲的樹干》。此時的蒙克已不用再為名聲而奔波、為生計而創作。在他熟悉又陌生的故鄉,他更多地留下那些迷人而躍動的景色。神秘的峽灣孕育出的是克里斯蒂安尼亞獨特的景致。而在蒙克眼中及他的畫筆之下,這樣的景致更是千變萬化,大自然中的元素猶如律動中的音符,在四季變換中起舞。這些歌頌自然的作品反映出蒙克對自己家鄉深沉的愛,也正因如此,1944年去世前的蒙克把自己幾乎全部的作品都捐贈給了自己的家鄉,即此時已改名為奧斯陸的克里斯蒂安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