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國漫創新:幫孩子們成長,帶大人們回到童年

    來源:澎湃新聞 | 呂京笏  2020年05月25日08:39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動漫藝術在主題和風格上都要走出中國道路。動漫發展一定要立足中國的大地,要表現中國主題。

    在社交媒體的話題圈中,總有一個問題會輪回式出現,而且每次出現,都會吸引無數80、90后關注,那就是——童年時,你看過哪些好看的動畫片?當《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沒頭腦和不高興》《海爾兄弟》《虹貓藍兔七俠傳》成為了記憶中的白月光,不再年輕的“孩子”們懷念的是自己的童年,也折射出對國產動漫現狀的些許遺憾。

    確實,在經歷了一大批經典的井噴后,國漫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低谷,低幼化、商業化色彩明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兩大“巨頭”長時間占領著孩子們的屏幕,初看覺得很有趣,看多了便總覺得缺點什么。我們都希望能在優秀的國產動漫中再過一把癮,與童年的自己再來一場相遇。

    范迪安說,在具體的創作風格上,需要一方面吸收外來經驗,一方面挖掘我們自身的本土資源。數千年的美術傳統中既有文人的藝術,更有非常豐富的民間藝術,需要對其做創造性轉化,提煉出大眾特別是少兒喜歡的形象。

    我們確實欣慰地看到,這幾年的國漫有明顯的回暖趨勢。2017年底,《狐妖小紅娘南國篇》正式播出,首播在B站超四萬在線觀眾同時觀看;2019年上映的《羅小黑戰記》也收獲了票房口碑雙重驚喜;還有網友列出了“28部中國超好看的國產動畫短片合集”,包括“中國唱詩班”“唯美中國風”兩個系列,《櫻時》《黑鳥》《夜思》,聽名字便能感受到一份中國之美。

    這啟示我們,中國不缺好故事,重要的是要有講好中國故事的方法,在國產動漫中融入中國元素,展現中國之美,圍繞傳統文化發掘文娛產業鏈,將“中國特色”帶向世界。

    近幾年還有一個令人欣喜的趨勢,就是傳統IP的“重生”。2015年的《大圣歸來》不僅讓孩子目不暇接,更讓成年觀眾沉醉其中,電影中的孫悟空變成了失去法力的末路英雄,豬八戒則成為了粉紅色的可愛小豬;以及去年火遍全網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逆天改命的故事讓觀眾們熱血沸騰。

    中國有太多經典的IP,有足夠強大的文化底蘊和深邃的文化內涵,但是傳統文化是需要創新的,經典IP也離不開詮釋與演繹,只有將傳統文化符號和現代傳播理念無縫對接,扎根傳統,面向未來,才能讓大圣、哪咤重新“年輕”,多陪伴幾代中國孩子。

    國漫想要崛起,也要看得到成年人動漫市場的巨大空間,跳出“動畫片就是給孩子看的”這一刻板印象。直到現在我還能清晰地記著,小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神廚小福貴》的場景,我們年齡懸殊,見解不同,卻都看的津津有味,深有感觸。大人們也看動漫,很多時候,他們可能更需要動漫。

    經常有人討論,該不該給孩子們看動漫,以及,該不該告訴孩子動漫和童話都是假的。其實,在一部好的動漫作品面前,這樣的擔憂是多余的。即使是現實世界,在孩子們的腦海中的呈現也是不斷變化的,而他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對于童話的理解與見解,正標注著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的成長之路,作為大人,干涉孩子們看動畫無異于為他們“劇透”人生。

    真的希望能有更多優秀的國產動漫涌現,幫孩子們成長,帶大人們回到童年,幫助所有帶著時代濾鏡看世界的我們,看到煥然一新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