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趙挺:那年,我忘了抱它(總第十六期)
趙挺,筆名叩心弦。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咸陽市作家協會會員,有文見刊。
作品欣賞:
那年,我忘了抱它
我從沒想過一棵樹的一生都會經歷什么。在它所有的經歷中,或者快意地生長,或者被有意無意地摧殘,對這一切只能保持沉默的它們心中會起怎樣的波瀾。
那棵椿樹羞澀地綻出第一片葉子的時候與我們家無關,終于自信滿滿地以嬌弱的身軀傲然挺立于地面之上,并試圖與一地嫩綠共享陽光,展示生命的頑強的時候也與我們家無關,那時,那兒還是一片田野。
我們與它相逢的時候,它已經蛻了嬌弱,像一個春風得意的少年開始俯瞰腳下的綠草蔥蘢了。
我是那個經過長輩一年的辛苦努力方才變成最終樣子的院落中的一員,其實確切地說那時的“我們”還不能包括我,當我出生的時候院落就已經是那個樣子,那棵椿樹早已被圈于高大的圍墻之中,成了我們家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祖父母決定將新家安在那兒,沒繪制圖紙,也沒開什么誓師大會,也許只是吃飯時一次隨意的談話便決定了動工日期,四男倆女六個孩子跟隨著他們用鐮刀與鋤頭一天或許更短的時間就毀了那一地綠,那時他們正身強力壯,都有一身使不完的勁兒。卻唯獨留下了那棵椿樹。草自然成了家畜們數日的食糧,收割的正是時候;而樹則不然,它可以打家具,制農具,當然也可以用來建造房屋,但這需要等待,需要等到它長到足夠大時方才可以實現它的價值。椿樹在刀把形的院落中占據了幾乎可以稱得上“中心”的位置。
祖父在眾人的號子聲中看著一堵堵院墻拔地而起之前,他的心里就已經有了對新院落布局的規劃安排,早就計劃好了哪兒蓋房子,哪兒壘豬圈,哪兒給羊一個家,哪兒撐起一根木棍,幫那自由行走的雞尋一個安身之所。
祖父在選擇那塊地的時候,也可能早就注意到椿樹的存在。他蹲在它的旁邊,咬著旱煙管,看著蓬勃向上的生命,忽然就受了感動,將正在燃燒的煙沫吸出了一個絢爛的紅,而后在腳下的土坷垃上磕掉殘燼,背起雙手,邁出了一個瀟灑的步子。他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收留那棵椿樹,甚至對自己又一次的果斷得意地笑了,他占了自然一個大便宜。
椿樹沒礙著祖父計劃中的任何一個關節點,不在任何一個關鍵之處,它在嶄新的,當然那時還只能稱作光禿禿的院子正中。它幾乎處于將建起的祖父母、三爸、四爸以及我父母房間的交叉點上,它最終撐開的那一樹蔭涼也真的同時給了這院落中所有的人。
我開始記事時,椿樹已經相當高大,得兩個我才可以勉強將其抵指環抱。它茁壯地成長是因為生命力的頑強,我們給它的僅僅只是讓其免受來自于動物的傷害,讓它能夠安然地在這個世界上活著。但這安然卻并非絕對,它有時間限制,在某一日椿樹總會死于非命。一個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生命只不過是被幾堵高大的圍墻改變了生命的主宰罷了。
祖父留它的目的是自私的,他在等待它成才的那一日,好讓其物盡所用。但也并沒因此而對其百般呵護,甚至一個用來澆水的坑也沒有,對于一個本來就耐旱的樹種大人們自然認為那是多此一舉。它粗大的根部上端執拗地聳出地面,周圍是堅硬的泛白的土地,日日被好干凈的祖母打掃得揚不起一點灰塵,且一直延伸到院子的角角落落。
前院的羊、狗以及墻角的豬、雞的糞肥都給了莊稼外,還要從一年的收入中勻出一些來購置化肥,糧食是這個大家庭生存與發展的首要。即使偶有盈余或者祖父忽然想起了那些樹。前院的果樹也許會分得一點,至于院內的椿樹,沖著院門的皂角,院門之外的笨槐、白楊都是沒有的。
椿樹沒有怨言,它不會說話,無聲無息地憑借著自身的力量按著它自己的想法生長。但總有東西看不慣它的沉默,偶有喜鵲就落于枝頭,一聲聲地叫著。祖母卻說這是要來客人了。或許真的來了,又或許沒來。小時候的我很忙,可能會忽然興起去逗一只躲在墻角獨自沉思的蛐蛐,可能去觀賞一朵無名的小花在某個僻靜的角落奮力綻開,也可能會為雞與貓莫名的戰爭去做一個不太公正的裁判,總之轉過身我可能就忘記了剛才發生的一切。我不知道樹頂的喜鵲它到底說了些什么,也沒有立馬爬上去一問究竟的本事。當然可以仰著頭將雙手攏成一個喇叭,用我人生最初幾年里積攢下來的所有力氣喊出一個巨大的聲音,可喜鵲也不一定聽得懂,也不一定顧得上去聽。
或許那些忙碌的螞蟻和穿著漂亮衣裙的花大姐也有過與我一樣的疑問,我看到過它們急匆匆地向上,又急匆匆地爬了下來,纖小的腿腳疾步如飛,它們或許就是在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傳遞著某種訊息。是否真是如此,我不得而知,也可能只是為了尋覓一口生存的食糧吧!我從沒仔細地,認真地觀察過它們中的某一只,所以也并不知道它們是否爬到過樹的頂端,是否去刻意地傾聽或者與喜鵲融洽地交談過。我也沒有耐心守在一個地方等待它們爬上頂端,它們小小的步子若真要爬到樹的頂端需要很長時間的,那時那只喜鵲是否還在?
家中的客人倒是很多,有來找長輩們聊天的朋友,也有專為尋祖母正骨的傷者,當然也有找我玩的堂弟及其他小伙伴們。他們來之前,喜鵲也不一定每次都在,每次都能及時地向我們這一家人報告。就算它真能預知,它也有自己的事,也有忙不過來的時候,或者它還要去與我們家僅隔著一條公路的另一個獨門獨戶的院落,去告訴他們的訪客將要到了,這也是有可能的事兒。
在樹冠的籠罩下,我無論站在哪所房間門前的臺階上,正午的驕陽都只能從葉子的縫隙中偷窺,它刺眼的光芒經過一層層地過濾變得柔和可親,且將一樹綠葉的影子投在地上,若放大了的羽毛般縱橫交錯,悠然地跳動,我相信它們是有生命的,沉默不語并不能否認其內心的不安生。它們有著使人無法抗拒的力量,我不用走到椿樹腳下,就已經徹徹底底地成了那一堆影子的俘虜,它們輕擁我入懷,無聲地且又無私地將愛護一股腦地給了樹下的我。
三爸門前的臺階嵌著一塊青石板,平整光滑,不是很大,卻也足夠躺得下兒時的我。夏日午休自然是在那兒了,它比房間里要舒適得多。房間是人類為自己謀求一個安全所在的同時不經意間造出的一個相對封閉的牢。夏日它也將悶熱囚禁與內,然后讓其與人類浴血搏殺,你我額頭、背脊的汗水不正說明了一場一場奮力拼殺的殘酷與辛苦嗎?
我躺在青石板上,閉著眼睛,葉子的影兒還在眼簾上跳著,太陽只能在高高的樹頂上撒潑。我愜意地翹著二郎腿,一晃一晃,很是舒適,就這么地進入了夢鄉。有雞踱步走來,走得很隨意,它們沒有心事兒,不像人類總被煩惱困擾,整日里想這想那總會想起些不開心的事兒;有貓走過,白天它們無事可干,到處溜達,累了就找一個地方,比如我的腳旁,然后閉著眼睛開始嘟嘟囔囔,也不知道說些什么;有一二只蝴蝶越過墻頭飛入院子,在我的頭頂盤旋之后,發現選錯了目標,然后毫不遲疑地向著前院開花的果樹飛去……這些都可能走入我的夢中,我的夢是多彩的、靈動的,它自然是美麗的。
椿樹長得特別快,那所院落在我出生時實際上也只有十年左右的歷史,它是年輕的,它所圈起來的土地也更接近于田野,很適合一棵樹的生長,況且椿樹還那么頑強。其它樹種同樣也長勢喜人,甚至在這個院落最末的幾年里愈發茁壯。它們是否感知到了噩運的降臨?以一樹的生機勃勃來證明什么,說明什么?試圖改變什么?又或想強留住什么?
最后才加入其中的我也長得特別得快,從咿呀學語到帶著紅領巾哼著一支快樂的歌推開黑漆木門仰頭看著那棵粗大的椿樹,仿佛只是轉眼間的事情。我那時的成長肯定還要快過那棵椿樹,在我們不得不放棄那所院子時,若還想抱它,就算還需要兩個我,那也不是抵指環抱而是十指交叉了,或許指尖還可摸到另一只的手腕呢!可那年,我竟然忘了去抱它。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椿樹也發出了深紅色的嫩葉,起初還羞澀地收攏在一起,某個清晨忽然就勇敢地綻放開來,并漸漸地換了顏色,融入到千百片綠葉之中,遇風而舞,逢雨青翠欲滴。四五月間還要開出淡綠的花來渲染它的蓬勃生機,那是它們在新的一年隆重地向世界展示說明自己強韌生命力的季節。
前院的幾棵果樹也開了花,紅的、粉的、白的,或者各色相互洇染,使人無法準確地說出它們具體的顏色,每日可見但每日經過都忍不住要抬頭去看看。椿樹的花開在一二十米的高空,雖然淡綠色很容易讓人產生好奇之心,卻無法近身觀賞,又小得可憐。至于其后的果實與那些果兒相比就更加遜色了,它不能吃,無法喚醒味蕾,又生得古怪,若一個胖嘟嘟的小子伸開兩只翅膀,卻又被討厭的把兒拽著,不能飛翔。
事過多年,我已無法更細致地描述出曾經需要我仰視才能得見的那些花兒與果實的具體形狀,以及它們到底是怎樣地努力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的。
一個生命在其成長與壯大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的坎坷與磨難,那所院落以及所有歸屬于院落的樹木都沒能幸免。它們經歷過地震的搖晃,安然無恙;經歷過狂風暴雨的肆虐,安然無恙。卻忽然就迎來了滅頂之災。
轆轤轉不了幾個圈,一桶水就漾著波紋呈現在眼前,這還不算,那一年鄰村有幾戶人家竟可以用瓢直接從井中取水了,他們宅院的地勢比其他人家其實也低不了多少;伯父家南邊的石灰窯里忽然冒出水來,而且還憑空多了笨拙的小魚,隨手一掬就可將其捧在掌心,吸引了無數的小伙伴們;村東的土壕也被水淹沒,碧波蕩漾,儼然成了一個不小的池塘,有了水鴨子,有了隨風俯仰的蘆葦……世界忽然間就變了個樣子。
取水是輕松方便了,小孩子們也有了更多的樂趣可尋,但房屋的安全卻受到了威脅,地勢過低的人家的墻基已開始泛潮。對于一個幾乎都是土坯房的村莊,重新規劃已是迫在眉睫了。
當時的搬遷留給我的記憶,早已被更多的精彩或者無奈撕扯得支離破碎。但總有一些場面被反復刷新而不能忘記。一棵棵樹的生命被迫終止,剝皮,被切割成或薄或厚的木板壘放在新家的某個臺階上;一片片小瓦無奈地抱怨著,沿著兩根并在一起的木椽從老宅的房頂滑下,又被泥瓦匠們一摞摞地甩上新家的房頂,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為村人遮蔽風雨;一堵堵圍墻在眾人的號子聲中轟然倒塌,騰起了一波波土霧,而后被一锨锨揮灑于田間……那是一場野蠻的傷害與毀滅,當然也是村子里的人們新生活的開始。
椿樹雖然粗壯高大也敵不過一下一下拉動著的鋼鋸的耐心,殘忍的,同時又莫名地使人興奮的刺啦聲響徹了整個院落,終于它也若一堵土墻般頹然倒下。樹身也被切割成了一塊塊木板。
所有的木板又被公平地分為四份,四個兒子一家一份。它們的枝條也被裝在伯父的牛車上拉至新建起的村子,在弟兄四人的家中都壘起了一個不小的柴垛。趕車的鞭子聲在新村與老宅之間響了好幾天。
只有小點的樹,還略為完整,但也只剩一個光禿禿的樹身。曾經的一棵杏兒便靠在我們家新院子的土墻上,第二年還努力地生了一些碧綠的葉子。它在迫于無奈的情況下承受了那場災難,雖然不能說話,但作為一個生命,它總會有一些感慨需要抒發,那新生的葉子是否就是對無法改變的命運最后一次無聲的吶喊?
椿樹如蓋的樹冠自然有無數根枝條,粗壯些的因為砍起來太累,況且大人們還有許多其它的事情需要去做,便被隨手扔在了墻角或者也斜靠在某堵墻上,第二年也像那棵杏樹一樣在該發芽時又一次發了芽,它們忘記了自己已經是一個無根的生命,可又能堅持多久?
搬至新村之后,許多新東西開始大放光彩,而以往的那個院落中的一些從此開始沉寂,無聲無息,并漸漸地被家人們淡忘。
椿樹巨大的根曾被扔在伯父家的門前,扔了一年,兩年,還是三年?也可能更久一些,但終于顯得多余了,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也被劈成了柴禾,也被扔在了柴禾堆里,沒過多長時間,一根根就被送入了烈火熊熊的灶膛,在風箱啪嗒啪嗒興奮的歌聲中化為灰燼。
那歌聲掩蓋了一個生命的根在徹徹底底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所發出的痛苦的呻吟與不甘心。
本期點評1:
椿樹長,我也長
一棵椿樹的一生都會經歷些什么?
從羞澀地綻出第一片葉子,初始與我們一家無關,更與“我”無關——“我”還沒有出生,到“我”與它初次相逢時,它已經蛻了嬌弱,像一個春風得意的少年開始俯瞰腳下的綠草蔥蘢。年少的“我”與一地嫩綠共享陽光,與這棵椿樹共同見證了一個家族的壯大與分蘗。
在它所有的經歷中,或者快意地生長,或者被有意無意地摧殘,對這一切,當時年少春衫薄的“我”即使不能說熟視無睹,也是“沒有抱過它”一次的——“我”似乎忽視了它生命的存在。
見證老屋“四世同堂”的椿樹,因為地理性災害,人生中途折戟沉沙,寂寞于荒野中。椿樹的根被劈成了柴禾,一根根被送入烈火熊熊的灶膛,在風箱啪嗒啪嗒的歌聲中化為灰燼。搬至新村,許多新東西開始大放光彩,而以往的那個院落中的一切從此開始沉寂,無聲無息,并漸漸地被家人們淡忘,但“我”能忘嗎?
沒有抱過,不等于遺忘。“那歌聲掩蓋了一個生命的根在徹徹底底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所發出的痛苦的呻吟與不甘心。”作者駕馭文字的功夫不錯。敘述從容不迫,氣息舒緩均勻。汪曾祺老說過,好的文章應該是“在敘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筆觸敘事。”這棵椿樹曾經的斑駁陰涼之下,祖父母、三叔、四叔以及我的父母們,也包括我,應該有太多的故事,而這棵椿樹自然也是見證者之一,但卻都被作者一筆帶過了,沒有旁逸斜出的枝葉,猶如椿樹高而且直的外形,沒有人文的分枝,文章整體似乎就有些單調單薄,缺乏一定的豐厚感。
(點評人:野水)
本期點評2:
靜默如樹
樹,其實一直是我喜歡的生命象征。
它扎根大地,默默地向下探索,接納地底的陰暗與孤凄,它又靜靜地向上生長,擁抱天空,擁抱太陽,肆意伸展,枝繁葉茂,歷經風霜雨雪和四季變換。人間諸多痛苦悲欣,人們碌碌往來,而它就站在那里,不悲不喜,不言不語。
作者所描寫的椿樹,是與他的生命記憶聯系在一起的,是他的家庭生活,也是他的成長經歷。院落中的椿樹,已然被作者當作是重要的家庭成員,被放在了“中心”的位置。
祖父改建院子,修建房舍,沒有砍掉椿樹,是否是受到了椿樹那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感動,我們不得而知。但在作者的心中,椿樹是被賦予了這樣的意義的。在作者的記憶中,祖父并沒有過多地照顧椿樹,椿樹是無聲無息地憑借著自身的力量,按著自己的想法生長的。這也許在作者當時幼小的心中也慢慢滋生了一種關于生命的力量。除了生命力,他在蔭涼中同樣能感受到了一種無聲、無私的溫柔與愛護,可以看出作者對椿樹的情感寄托。
椿樹被留下來以后,處于作者祖父母、三爸、四爸以及父母房間的交叉點上,灑落的蔭涼庇護了院落中一家人,關于椿樹的記憶自然也是由全家人所共享的。由椿樹作為聯結點,作者是在寫記憶中的一棵樹,更是在寫自己的童年記憶。童年的蟲蟻、鳥雀、果樹,幼兒有趣的思索,在質樸的語句中都透出了一種簡單與溫情。文中對雞、貓、蝴蝶的描寫都表現出來了一種充滿鄉土氣息的親切與閑適,把作者兒時的夢與記憶映照得靈動、美麗。
盡管后來的搬遷,讓作者不得不面對椿樹的被砍伐,乃至用上了“野蠻”這樣的字眼,更能說明作者是多么不愿意看到椿樹被傷害和毀滅。椿樹無法言語,而作者想為它說點什么,他從來是把椿樹看成真正的生命和存在的,他想為它吶喊,他也為椿樹就這樣被家人淡忘感到不甘。
然而,這一樹的生機勃勃真的是為了證明什么嗎?不只是椿樹,多少生命又是悄悄來過,默默生長,又就此消逝。“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也許,有過這般的生命痕跡與生命力量,被一個人記得,被一個人書寫,已然足夠。
(點評人:江左梅娘)
了解趙挺更多作品,請關注其個人空間:趙挺作品集
往期佳作:
了解更多中國作家網原創好作品,請關注“本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