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臣:書業的衍變與文化傳播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李建臣 2020年04月17日08:42
4月11日,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與出版研究院聯合主辦出版論壇,邀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化學者李建臣為學校研究生做專題講座,通過騰訊會議和B站平臺現場直播,同時向社會開放。茲摘要發布。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
首先對書業的概念做一個說明。這里探討的書業是廣義概念,泛指人類以文字為媒介進行信息傳播的方式或行為,包括多種形態載體介質。
“書”字最早見于甲骨文,本義是書寫,后引申為寫出來的成果、作品,如文書、信函、簡冊、典籍等。所以書業與文字密不可分。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從最初零散的表形會意符號,到最后成為大家公認的交流工具,經歷了數千年漫長過程。我們這里主要探討成熟的文字。
文字既是人類思想成果的體現,又通過交流進一步促進人類思想發展。所以書業與人類的思維能力和思想創造力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考察人類文明史我們發現,每個社會或每一種文明的繁榮,都與那個時代文字的進化程度同頻共振。甲骨文時期漢字有4500多個,到東漢《說文解字》時有約1萬個,翻了一番;到《康熙字典》時有47000多個,又翻了兩番。從不同時期漢字的數量,也可以反映出我們民族在不同時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狀況。
歷史上有許多文字著述影響深遠。我們今天主要聊聊楔形文字、希伯來文、梵文、拉丁文和中文,浮光掠影地領略一下這5種文字及著述,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何其巨大!
一、楔形文字
先從西亞說起。我們知道中國出土年代最早的青銅器是在甘肅大地灣出土的一把青銅刀,距今近5000年。其他青銅器都比這把刀晚得多,大多距今3000多年。而在西亞出土的青銅器距今已9000年。西亞作為最早閃爍著人類文明曙光的地區,也最早產生了成熟的語言文字。
5000多年前在兩河流域便誕生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最初也是象形文字,但在兩千多年的使用過程中,逐步完成了從象形到表意、再到表音的轉變,成為一種半音節文字。書寫格式則從自上而下、先右后左(類似中國古籍)轉變為從左到右。
在書寫方式上,蘇美爾人以蘆葦稈或木棍作筆,筆尖削成三角形,把文字刻寫在用黏土制作的長方形泥版上,寫完后把泥版晾干,再進行燒制,類似于磚廠燒磚。泥版大小不等,就像我們現代書籍有32開、16開、8開本。現存最大的泥版有2.7米長、1.95米寬。這種泥版書雖然笨重,卻可以永久保存。
楔形文字誕生于兩河流域,后來逐步成為西亞大部分地區的通用文字,并且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被各地區各時代所改造,衍化為許多不同的文字體系,就像一個老祖宗繁衍了無數子孫。到公元一世紀,存在3000多年的楔形文字便消亡了。
楔形文字泥板
從18世紀后半葉開始,隨著各種寫有楔形文字的泥版或石刻被陸續發現,考古學家們開始關注楔形文字。其中有幾位標志性人物:第一位是丹麥學者尼布爾,1756年在伊朗境內的波斯波利斯王宮遺址中發現了楔形文字銘文。他抄錄下來并嘗試著做了部分釋讀,于1772年發表。第二位是德國學者格羅特芬德,在解讀古波斯文方面有重要突破。古波斯文的形成即借鑒于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第三位是英國學者羅林森,破譯了貝西斯頓銘文。
研究兩河文明的學科叫亞述學。亞述學不但展現了古代兩河流域在天文、歷法、數學、建筑、文字、宗教、神話、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且揭示了它對人類文明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亞述學不但因解讀楔形文字而誕生,而且解讀楔形文字也是亞述學的核心。因為兩河文明幾乎全部存在于各種形式的原始書籍之中,不像我們研究長城,原物就矗立在那里。
兩河流域曾經存在過許多國家,為什么偏要用亞述來命名這門學問呢?因為亞述帝國不僅繁榮和強大,也是泥版書最集中的地方。亞述人不僅對楔形文字進行了改進,而且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型圖書館,收藏了大量泥版書。這是公元前7世紀的事情。后來隨著亞述帝國滅亡,首都尼尼微亦被摧毀。1849年英國學者萊亞德在荒廢了2400多年的廢墟上挖掘出了古城尼尼微,使無數藝術珍品重見天日,其中價值最大的就是 2 萬多塊泥版書,內容涵蓋宗教、文學、科學、歷史、法令、文書等,為揭開兩河流域數千年文明的神秘面紗提供了大量珍貴資料。到目前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的泥版書已近百萬塊。
《貝西斯頓銘文》
楔形文字的代表作品是《貝西斯頓銘文》和《漢謨拉比法典》。1835年,25歲的英國軍人羅林森在伊朗西部貝西斯頓小鎮附近的峭壁上發現了楔形文字摩崖銘文。他冒著生命危險架上云梯,用了12年時間,把刻在100多米高懸崖上的銘文抄錄下來,并全部破譯。1850年羅林森發表了《巴比倫楔形文字銘刻注解》,1852年又發表了《亞述史綱》,無可爭辯地成為舉世公認的亞述學之父。
《漢謨拉比法典》刻在一塊2.25米高的黑色玄武巖石柱上,由法國人1901年挖掘于伊朗西南部的蘇撒古城遺址。蘇撒古城原來是古國埃蘭的首都。公元前1163年,埃蘭人攻占了巴比倫,把刻有漢莫拉比法典的石柱作為戰利品搬回了蘇撒。后來埃蘭王國被波斯消滅。波斯帝國又把首都遷在蘇撒。所以這個石柱法典幾經易手,現存于巴黎盧浮宮。
法典是3800年前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法律匯編,除了前言后記,正文282條,涉及民事、刑事、訴訟三個方面,內容從個人道德到國家義務、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如盜竊、窩藏、搶劫、誣陷、兵役、租賃、借貸、商貿、托管、人質、債務、寄存、婚姻、繼承、轉讓、收養、醫療、建筑、船業、雇傭、人身傷害甚至理發等具體行為,范圍之寬規定之細令人驚嘆。特別是法典確立的一些有關債權、契約、侵權等行為以及盜竊他人財產必須受懲罰、損毀他人財產必須要賠償、誣告和偽證的反坐、法官枉法須重處等原則,均對后世立法有重大影響。
法典出土時有部分內容被磨損。后來在泥版書中發現了法典的相關內容,于是石碑法典得以補齊復原。
該法典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來的成文法典。《烏爾納木法典》比它早300年,也是楔形文字,但是不完整,只是一些片段。
二、希伯來文
希伯來語是猶太人的民族語言,十分古老。猶太人的先祖是兩河流域游牧族。4000年前他們在族長亞伯蘭帶領下一路向西,來到巴勒斯坦,當時這個地方被稱作迦南。他們征服了當地部落,成為這里新主人。這些游牧民帶來的語言與迦南當地語言經過融合,形成了后來的希伯來語。
多神崇拜是人類早期文明的普遍現象。從多神崇拜轉為一神崇拜,是人類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完成這一信仰方式轉變的便是猶太人這位先祖亞伯蘭。亞伯蘭不僅認準了一個上帝,而且還與這個上帝訂立了“契約”:我信仰你,你保佑我。從某種程度上說,西方文明中契約精神的源頭或許就在這里。
大約600多年后,民族英雄摩西帶領猶太人逃離埃及。在非洲和亞洲兩個大陸之間夾著一個半島,叫西奈半島。逃到西奈半島時,摩西自稱上帝召見了他,并賜予他一塊石板,上面刻著上帝親手寫的十條戒律。摩西把這個“十誡”石板背下山,把內容傳達給整個族人,作為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
但是十條顯然不夠。于是摩西又組織了一個寫作班子,撰寫了5本書,《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統稱《摩西五經》。 “十誡”和《五經》都以希伯來文寫成。那個年代人們還無法分清法律、道德、信仰的差別,也沒那個概念。所以“十誡”和《五經》既是法律規范,又是道德準則,同時也是價值體系或信仰體系, 構成了猶太教的核心,成為這個民族永久的精神支柱和行為指南。千年之后,基督教之花不僅開放在猶太教土壤上,而且《圣經》最初也由希伯來文寫成。除了基督教,伊斯蘭教亦吸收了猶太教許多教義和思想。因而可以說,希伯來文因猶太教的創立而不朽;猶太教因希伯來文的記載和傳播,而為人類文明進步注入了思想精髓和營養。
元前63年, 羅馬共和國開始統治迦南。百年后羅馬成為帝國,毫不客氣地毀掉了猶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趕走了猶太人。此后二千年, 猶太人被迫流亡世界各地,直至1948年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國家。
在二千年流亡過程中,猶太人被迫使用寄居國的語言,致使希伯來語逐漸消失。蒙古族作家席慕蓉曾寫過一首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歌中唱到“雖然己經不能用母語來訴說\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唱出漂泊游子期待認祖歸宗的心緒和情結。而這種情結居然在猶太人的靈魂深處縈繞二千年沒有褪色。
1879年,立陶宛一個叫耶胡達的猶太青年發表一篇文章,提出復活希伯來語,一石激起千層浪,得到了猶太人積極響應。30年后,巴勒斯坦地區全部使用希伯來文的幼兒園、中小學和專業學校已達60多所。又過十多年,英國托管當局確認了希伯來語為該地區三種官方語言之一。以色列國建立后,希伯來語毫無懸念地被確定為國家語言。一種消亡了二千年的語言能夠復活,這在世界語言史上絕無僅有。一個青年的提議,70年后星火燎原。
三、梵文
喜馬拉雅山雪水向西流淌形成了印度河,向南流淌形成了恒河。遠古時期在印度河領域誕生了土著的哈拉帕文明。后來,雅利安人從高加索來到這里,帶來了吠陀文明,同化了哈拉帕文明,并且逐步把文明中心從印度河領域轉移到了恒河流域。
吠陀即知識的意思。在吠陀文化中,梵天是主宰天地萬物的創世神。雅利安人認為自己的語言文字是梵天所賜,故稱梵語梵文。實際上梵文源頭在兩河流域,在流傳過程中幾經輾轉變化,融入一些地域因素、文化因素衍變而來。
梵文在傳承印度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吠陀經》是印度最古老的作品。其中《梨俱吠陀》成就最高價值最大,是印度文學的源頭,對印度社會生活和文化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梨俱吠陀》產生于3000多年前,收詩1028首,最初口耳相傳,后來由梵文寫成。
梵文在傳播佛教方面也發揮了巨大作用。這當中有一個曲折過程。公元前6世紀,釋迦摩尼在創立佛教時明確規定用巴利文傳教。巴利文屬于地方語言,使用范圍有限。在釋迦摩尼行將涅槃時,弟子們請示他,說老師您傳教49年,都是口耳相傳。為了將來更好地弘揚佛法,是否綜合大家的學習成果,匯編一個標準版本,以便大家再傳播的時候有個依據。釋迦不同意,說“如是我聞”。然而實際情況正如大家所預料,弟子們傳教時,都是打著佛教旗號各說各的。這是必然的。很多學說有正宗的著作放在那里,還產生許多流派呢,何況這空口白牙的事情。后來不得已,在釋迦涅槃數月后,由迦葉主持,阿難主筆,組織500個弟子共同梳理出一個標準版本。大家一致通過的內容才算數,取最大公約數,形成了第一次結集。
為什么讓阿難來主筆呢?阿難是釋迦的堂弟,記憶力超強。釋迦成道那年,阿難出生。到阿難出家時,釋迦已講經20年。阿難出家后,釋迦就把以前講的內容又給阿難補講了一遍。下這么大功夫,就是想讓阿難代傳佛法。
此后數百年,佛門弟子又搞過幾次修訂活動。每次都是數百上千的佛門弟子共同參與。都是用巴利文,把佛經寫在貝葉上。
到了公元二世紀,大約釋迦涅槃500多年后,印度誕生了一位偉大人物,名字叫龍樹,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他不僅把傳統佛經研究透了,而且對佛教進行了改造和創新,創立了大乘佛教,使佛教產生了質的飛躍。
大乘佛教把傳統佛教稱為小乘佛教。兩者差別體現在許多方面,主要有這樣三點:1、在對釋迦的看法上,小乘佛教把他看做是一個教主、導師,是一個徹底覺悟的人;而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看做是一個威力廣大、法力無邊、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認為除釋迦外,在三世十方還有無數的佛,打造出了一個佛的世界。2、小乘佛教講的是自我修行,把修成羅漢作為最終目標;大乘佛教則以救渡眾生脫離苦海為宗旨,以成佛作為最高目標。你那個船只能坐你一個人,當然叫小乘;我這個船可以坐許多人,可以運載無數生靈從此岸到彼岸,成就佛果,所以叫大乘。基于此,大乘佛教創造了菩薩。3、在教義上,小乘佛教主張“我空法有”,不否定客觀世界的存在;而大乘佛教則主張“人法兩空”,主客觀皆空,不存在實體本質,事物現象都是虛幻的假象,性空幻有,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緣起性空。
龍樹之于釋迦,有點類似于圣保羅和耶穌,或者愛因斯坦和牛頓,一個局限在圈內,一個拓展到了遠方。
龍樹的著作是用梵文書寫的,傳播效果又完全不同了。梵文具有很強的規范性、嚴謹性和邏輯性。古印度崇尚五門學問,稱為“五明”。其中“聲明”就是語法學,專門研究和規范梵文的語法修辭;“因明”是邏輯學,探討梵文表達的嚴謹性。能夠精準駕馭梵文,本身就是一種身份和層次的標志。邏輯與論辯密不可分。所以在古印度知識界,論辯是常態。龍樹是大圣人,首先是一位雄辯家。玄奘去印度取經,也是舌戰群儒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辯論體現的是智慧、思維能力和敏銳性,不是狡辯、詭辯。所以佛教作為一種特色鮮明與眾不同的哲學思維方法體系誕生在印度絕非偶然,其中浸透著人類一種獨到的智慧。
梵文穩定性很強,千百年來變化不大。但由于它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所以對亞洲地區的許多語言文化都產生了深刻影響。比如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影響就十分巨大。中國有1000多年翻譯佛經的歷史。南北朝時期鳩摩羅什利用十多年時間,譯經98部425卷,主要就是介紹龍樹梵文的大乘佛教。漢傳佛教八宗一致尊奉大乘佛教為圭臬,藏傳佛教亦奉龍樹為祖師。
在人類的各種語言中,梵語的發音共鳴性最強,被認為是與神溝通的語言。在歷史上,漢語的發音和語法都曾受到梵文影響。菩薩、剎那、和尚、沙彌、禪等大量語言直接來自梵語。
直到現在梵文還是印度官方語言之一,還有一些報刊以梵文出版。在各種古文獻中,梵文數量僅次于漢文,排在第二位。
印度大約從2500年前開始以貝葉作為書寫載體。玄奘取經從印度帶回來657卷《貝葉經》,至今仍珍藏在西安大雁塔中。
四、 拉丁文
拉丁語最初是意大利半島西海岸一個部族的語言。公元前753年,一位民族英雄在這里建城,并以自己的名字為這座城市命名。傳說這位英雄小時候曾被母狼哺育,所以羅馬將“母狼乳嬰”圖案定為市徽。
隨著羅馬日益強盛,拉丁語使用范圍越來越大。到公元前5世紀初,拉丁語成為了羅馬共和國官方語言。在隨后二千年中,隨著橫跨歐亞非的羅馬共和國及帝國的建立,特別是在基督教被確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后,拉丁語作為政府和教會的官方語言,承載著政令和教義,傳布于大半個地球。直到今天,梵蒂岡天主教廷還在使用拉丁語。一些學術文章或活動也離不開拉丁語,比如生物分類的命名規則。
拉丁語在二千多年的使用和傳播中,不僅自身發生了很大變化,也結合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衍生分化出許多語言,如法語、意大利語、薩丁語、加泰羅尼亞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等,形成一個龐大的羅曼語族。
拉丁文著述甚豐,對人類文明影響巨大。舉幾個例子。
1、 十二銅表法
羅馬共和國建立后受到外族入侵。為了讓平民參戰,元老院被迫向平民做出妥協,制定了《十二銅表法》。法典內容廣泛,涉及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等方面,包括傳喚、審判、婚姻、父權、繼承、監護、所有、占有、債務、求償、房屋、土地等。由于該法典的制定過程自下而上,平民深度參與其中,因而不僅鮮明體現著約束貴族、保護平民的色彩,而且具有強烈的法治思想。作為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為此后的羅馬法系樹立了標桿,確立了立法原則。公元前451年,法典以拉丁文鑄在十二塊銅板上,立于羅馬廣場,昭告天下,開啟了法治文明之源。
2、 民法大全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80年后西羅馬滅亡。公元526年東羅馬帝國、也稱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繼位。查士丁尼是個平民皇帝,登基伊始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組織一大批法學家,對羅馬愈千年的法律法規法令進行全面梳理,編纂一部最權威的法典,3年后完成,8年后做了修訂再次頒布。這就是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又稱《民法大全》。法典12卷、4562條,是歐洲史上第一部最全面系統的法典。它不僅確立了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而且門類清晰類別齊全,特別是許多法治原則具有永恒價值,如不能基于懷疑而懲罰、無罪推定、疑罪從無、思想無罪等等。羅馬法是人類法治文明的基石,而羅馬法的構成,正是始于《十二銅表法》、集成于《民法大全》的千年成果,對人類法治思想影響深遠。后世的《拿破侖法典》《德國民法典》《權利法案》《人權宣言》《獨立宣言》等都以羅馬法為基礎。查士丁尼不僅在立法方面名垂青史,而且把東羅馬建設得空前繁榮,并且收復了西羅馬帝國失陷的半壁江山,使地中海再次成為羅馬的內海,可謂建立了不世之功。用中國傳統價值觀來說,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古騰堡印刷機
3、 古登堡圣經
1454年,德國人谷登堡在美因茨采用自己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印刷了180本拉丁文版《圣經》。其中40本印在羊皮紙上,另140本印在紙上。每本1282頁,裝訂成兩卷。印刷活字字母是鉛、鋅、銻合金。
古騰堡印刷術出現后,在歐洲很快普及開來。在隨后50年中,以這種技術印書3萬多種,1200多萬冊。圖書生產不僅速度和質量大大提高,而且價格因批量生產而大大降低,發行量劇增,有力推動了歐洲的文化傳播。古登堡印刷術所引發的這場媒介革命,被公認是現代史上重要事件,對推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科學革命奠定了物質基礎。
奧爾登伯格創辦的《哲學匯刊》
比如在科學領域,印刷術大大促進了科學家之間的學術交流。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之后,意大利首先成為了近代科學中心,但是處于黎明前的黑暗,仍然受到天主教會的打壓。1660年英國皇家學會成立,標志著現代科學中心在英國形成,主要在劍橋。1664年3月,英國皇家學會設立了8個專門委員會,其中一個是通信委員會,專門負責科學家們信函往來和抄送,借此傳遞新思想新發現。1665年3月6日由英國皇家學會秘書亨利·奧爾登伯格創辦的《哲學匯刊》問世,開創了通過期刊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成果的歷史。此刊一直延續至今。實際上1665年1月5日法國人創辦的一本《學者雜志》應是第一本期刊。但是創辦不久即被查禁,曇花一現,所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說到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痛。我始終確信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代文化空前繁榮,對書籍需求量很大。而且沈括是個科學家,不會瞪眼說瞎話。說這種瞎話也沒有意義。但是直到目前,既沒有找到畢昇發明的遺物,也拿不出中國印刷術傳入歐洲的證據。而古騰堡印刷機現藏于德國古騰堡印刷博物館,此外還有49本圣經尚存。所以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4、 《九十五條論綱》
1517年,天主教會以修繕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為名出賣“贖罪券”,說有罪的人只要花錢買了“贖罪券”,死后靈魂依然可以升天堂;多買還可以預先豁免以后犯的罪行;而神職人員在推銷贖罪券的過程中還有提成。這樣一來,不僅信仰變成了赤裸裸的掠奪,而且贖罪券無形中也成了犯罪通行證。教會的胡來引起了許多虔誠教徒的憂慮和憤怒。其中德國威登堡大學神學教授馬丁·路德則公開提出了異議。他在教堂大門上貼出了一份公告,提出了95個問題,以溫婉的語氣提出商榷,并且在抬頭注明了“歡迎辯論”。
但是,路德這個行為還是捅破了天。因為宗教信仰從來都是全身心的、無條件的。在中世紀一千年里,上帝從來是絕對正確、永遠正確,而教會則是上帝的化身。上帝是虛的,教會是實的。教民不服從教會便是不服從上帝。怎么可以對上帝的旨意評頭品足呢?于是羅馬教廷開始施壓,要路德收回他的言論和著作,路德沒有答應。經過3年的拉鋸戰,不但雙方都不妥協,而且道理越辯越明,教廷的偽善面具被一層層剝下。最后羅馬教廷把路德開除了教籍。而路德則自立門戶開創新教,由天主教的改良者走向了對立面,并且引發了歐洲許多國家新教的產生。
宗教改革并不是否定宗教,而是反對個別人壟斷宗教、打著宗教旗號、以宗教為工具神化自己、凌駕于全社會之上、滿足私欲腐化社會。路德之所以成功地拉開了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得益于60年前出現的印刷術,使得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書本直接洞悉上帝的旨意。實際上在路德之前150多年,英國思想家威克里夫在英譯《圣經》過程中,也曾提出過同樣的宗教改革意見,但是沒有印刷術助力,無果而終。
五、 中文
漢字成熟于商代。從公元前841年開始,中國歷史便有了官方記載。但在西周時期,文字與著述都壟斷在王室。老子為什么那么有智慧?因為他是王室的書庫管理員,有機會博覽群書。西周末年戰亂,大量典籍流落民間,開啟了民智,激活了民間的思想文化創造力,形成了諸子立說、百家爭鳴局面。比如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孔子被趕出家門,生活困頓。然而孔子居然還有機會博覽群書。實際上諸子百家中草根出身的人還真有不少,可見那個時代文化真的走進了民間,蘊藏在民間的思想文化創造力真的得到了充分釋放。所以春秋戰國500年對于國家來說是戰亂,對于思想文化則是一次大爆炸大解放。直到今天中華民族還在享受著春秋戰國的思想文化成果。
秦始皇統一后,希望以雷霆手段徹底把文化掌控在自己手里,于是在焚書坑儒同時還頒布了《挾書律》,嚴禁民間擁有書籍。這顯然不得人心,讓人離心離德。因為經過500年的啟蒙,文化已經走進社會的每個角落。所以有些知識分子冒著殺頭滅族危險私藏了一些典籍,使中華文化沒有徹底被切斷。
商周至南北朝約1600年,簡牘是漢字書寫的主要載體。1986年在甘肅天水出土了西漢早期繪有地圖的麻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或者說是最原始的紙。東漢蔡倫造紙是個轉折點,大大提高了紙的質量和產量。西晉后,紙張開始進入社會傳播領域,同時一種特殊職業也應運而生:職業抄書人。這個行業存在了1500多年。大家熟知的成語洛陽紙貴,指的就是西晉都城洛陽,因大家爭相傳抄左思的《三都賦》,使紙張供不應求。
東晉大亨年間,權臣桓玄發動政變,逼迫晉安帝退位,改朝換代。不到兩年東晉復辟。桓玄在位時間雖短,但頒布了一個詔令:今后朝廷公文一律以紙取代竹簡。那是公元403年。
雕版印刷術的源頭是戰國時期的印章。漢代除了官印,私印開始流行,南北朝時則出現了碑拓,這些都可以看做是雕版印刷的胚胎階段。隋末唐初雕版印刷術問世。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是公元868年的《金剛經》。五代十國歷史雖短,但雕版印刷廣泛應用,對傳播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推動“蜀中文學復盛”,書業還有一件盛事,就是后唐上馬了一項大型文化工程,刻印《九經》,22年后完成。可貴的是在這期間戰亂不斷,改朝換代4次,項目卻沒有中止,堪稱奇跡。宋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偉大時代,書院興起文化繁榮教育普及,雕版印刷也進入了全盛時期。現存宋版書籍約700本。
1823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纂了歷史上第一部《華英字典》,但是在馬六甲出版。1839年另一位英國傳教士理雅各把印刷機搬到香港,印出了首份華文報紙《遐邇貫珍》,揭開了中文近代工業印刷序幕。這對于印刷術的發源地來說也有些尷尬。
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大家都比較熟悉,所以我這里只是簡單勾勒了一下輪廓。
數千年來,人類的文字不管是寫在泥板、貝葉、獸骨、竹簡、紙張上,還是刻在石頭上或鑄在金屬上,都以其獨到的思想價值,對傳播人類文明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這種作用既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永恒的。由于時間所限,有關數字文明時代書業與文化傳播的關系、特點和規律沒有提及,以后再找機會。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