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間文獻、數據庫與作為方法的總體史

    來源:光明日報 | 黃向春  2020年02月17日08:37

    福建永泰縣一批契約文書的原始保存狀態。資料圖片

    1.民間文獻的定義與性質

    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地各類民間文獻的發現、收藏漸成熱潮,無論是分布地區、種類還是數量,都大增于前,如“清水江文書”的發現,其不可替代的學術價值越來越得到學界重視。特別是在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既有的社會經濟史學派學術傳統基礎上,在“眼光向下”的學術旨趣影響下,華南、西南、華北各地存留的民間文獻,不但得到了大面積的普查、整理、收藏,而且被廣泛運用于宋明以來區域史以及制度史、經濟史、文化史、法律史、宗教史等研究中,極大地推動了以民間文獻、典章制度、社會理論與田野調查相結合的跨學科研究的發展。

    所謂民間文獻,一般泛指在民間日常生活中形成并留存的歷史文本,包括族譜、碑刻、契約文書、訴訟文書、宗教科儀書、唱本劇本、賬本、書信、日記、醫藥書、堪輿書、日用雜書等等。其中如譜牒、科儀書、唱本劇本等文類,雖較早即已進入宗族史、宗教學、文學和民俗學等研究領域或學科范疇,但對于總體上何謂民間文獻,學界尚無明確一致的定義。不過,盡管這些文獻數量巨大、文類龐雜,所涉歷史時段也長短不一,我們仍然能夠歸納出某些基本的共性特征。第一是書寫性,民間文獻是以文字為載體的書寫文化的組成部分,在知識體系與社會形態的關系上與口頭傳統相區別,反映的是“文字下鄉”的歷史過程及其文化統合的結果。第二是民間性,盡管并非完全與官方無關,有的甚至是官方介入的結果,如碑銘、訴訟文書等,但其產生、使用和傳承的場合或領域、使用者及其群體的目的以及所具有的功能和反映的意志大體是非官方的。第三是地方性或地域性,其應對的事務、涉及的人際關系、使用的語言、因循的習俗以及文類的格式及其流通范圍等,都屬于地方或地域社會的范疇。第四是實踐性,民間文獻不是單純的文人創作活動的文本,而是民眾書寫實踐的產物,是嵌入于權力關系、組織行為以及個體和群體的社會能動性的一部分,既體現了客觀歷史過程與制度、話語、觀念的互動,也包含著口頭傳統與書寫文化之間的互動。第五是日常性與民俗性,民間文獻都是因日常生活的慣例和處理各種事務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是宏觀歷史過程在民間社會所展開的“細節”和“實態”,并在約定俗成中成為地方共享的習俗性知識。概言之,民間文獻既是在包羅萬象的日常生活領域中對文字的實用性、工具性運用,同時也是構成大眾生活世界的一種文字形態。因此,民間文獻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文獻系統的內容,而且更完整全面地呈現出中國歷史上以文字系統為載體的文化在基層社會中的存在、傳承和演變方式,深刻反映了國家與地方、一體與多元的復雜關系及其內在邏輯。

    2.民間文獻數據庫與社會理論及田野研究的關系

    民間文獻的性質,決定了對民間文獻的研究以及以民間文獻為資料的研究,在方法和視野上必然是多學科、跨學科的綜合研究,并必然強調民間文獻與其他文獻以及文獻與田野的結合,在理論和概念上則必然更深刻地受到社會科學的影響。對于民間文獻的總體價值和學術定位而言,不同文本本身的歷史如何,人們為何需要、如何創作和使用民間文獻,以及其如何有助于對中國社會文化和歷史進行新的理解等是首先要面對的問題。而更進一步的,則是基于對民間文獻全面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是否有可能在傳統文獻的基礎上,更新中國歷史研究所依憑的資料庫與知識體系,并最終從中國本土的經驗事實出發提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概念體系這一重大問題。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在數字化技術發展所提供的便利條件下,為這些文獻建立數據庫,并以之為基礎開展數字人文的應用和研究,已經成為當前學界的普遍共識。各種史料數據庫為史學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進而借助數字人文工具發現和提出新的議題,這一趨勢實際上正在改變歷史研究的工作方式,有望為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更新和發展帶來廣闊前景。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就目前而言,數據庫本身并不能產生新的人文思想,數字人文工具的開發亦離不開研究者、開發者的人文關懷和思考。同時,既有的利用數據庫與數字人文工具進行的研究,也已經暴露出了一些新的問題和可能面臨的挑戰。由于數字工具的運用很容易進行類型化、模式化的分析,因而更有可能產生的一種弊病是“去脈絡化”——用數字人文工具“發現”和抽象出來的“脈絡”去替代具體的文獻、人事所處現實中的情境性脈絡,從而掩蓋了人文世界的復雜性。因此,即便是數據庫與數字人文有更成熟的發展,它們也不能取代傳統上研究者對人文世界的體認以及對社會思想、社會理論的探索,更不能拋棄田野研究或者把“跑田野”簡化成“拿資料”,必須始終堅持民間文獻與長期深入的田野調查并重。

    民間文獻的地方性、多樣性、零散性以及不同文類的特殊性,往往被認為易于使研究流于“碎片化”,而數字人文工具在大量零碎資料之間發現或建立各種關聯的優勢,可以有助于避免這一問題。不過,數字人文工具的開發和利用,歸根到底是服務于人文研究的。從民間文獻中提煉出何種具有歷史深度、人文價值和社會理論潛質的議題,完全取決于研究者自身的人文素養、學術敏銳和理論水平。例如,我們可以通過數據庫和數據挖掘等工具來系統分析處理明清土地交易契約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有關找贖的使用、表達、變化等具體情況,并可為之建立起類型及時空序列,從而揭示出地權和地方習俗演變的某些規律。但若僅僅做到這一點,仍然是不夠的。真正有理論意義的問題是:傳統中國的產權制度下“找贖權”的核心意義是什么?受到哪些歷史條件的制約和影響?與王朝制度、鄉族占有、階層分化、道德體系等超經濟因素有何關系?與西方歷史背景下的產權制度有何異同?顯然,這些問題都難以由數據庫和數字人文工具“自身”提出和解答,而是必須來自并回歸于研究者探索人文社會課題的深入思考。

    民間文獻的另一個特征——“在地性”,決定了研究者要做的既是“在文獻中做田野”,同時也是“在田野中讀文獻”的工作。首先,民間文獻的內容和形式都是特定“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構成“田野”的一部分;它們也不只是有“內容”的“史料”,其本身仍是作為“物”的形式和象征,其創造、書寫的事件性與空間呈現方式、“用”“看”“讀”的人和場所等等,都是嵌于文獻內外的重要信息。其次,民間文獻只在特定人群及其社會脈絡中傳達特定的意義,研究者只有在這個脈絡中才能讀懂它們。例如,族譜的本質是創造將祖先認同與權利義務關系相結合的特定社群的手段,因此只有把族譜“留在”田野、從具體歷史情境下的地方人群及其社會文化實踐的過程來觀察和解讀,才能讀懂族譜并認識家族的實質。再次,民間文獻的形成,本質上是具體生活場景中人的活動的產物,因而也是其社會網絡締結過程的組成部分。文獻的多少除了取決于保存狀況的好壞之外,還要考慮是否因為社會互動并不是通過文字而是其他非文字方式進行。并且,社會網絡及其形成過程并非每個環節都需要文字,但如果要整體地理解這個網絡,那些不需要文字的部分不可或缺,這恰是以民間文獻為基本資料的研究為何總是需要田野調查的根本原因之一。最后,民間文獻與其他歷史文獻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仍然可以在“田野”中看到這些文獻生產、使用、傳承的過程。例如族譜、分家文書、社團文書、儀式文書、榜文、碑銘、劇本唱本、賬本、書信等,在當代民眾生活中仍然處于不斷被創造和使用的過程中。而“在田野中讀文獻”即相當于身處“文獻的現場”,一方面去體會其歷史情境下的行動策略,以幫助達到“同情之理解”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去到不同的個人及其群體以文字來建構和表達其生活世界的現場,深入觀察人際網絡、社會秩序系統如何在社會行動者的主體實踐中成為可能。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文獻的現場”也就是“歷史的現場”。

    目前,將民間文獻數據庫、社會理論與田野調查相結合所產生的具體研究成果并不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鄭振滿、丁荷生對莆田平原開展的區域史研究。他們歷時數年建立了“莆田平原數據庫”,以其為依托發表的成果《莆田平原的儀式聯盟》,綜合文化地理學、田野調查和文獻解讀等方法,對莆田平原的聚落、宗族、宮廟、水利網絡、儀式系統、士紳、海外移民等社會文化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做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在理論上,該研究試圖修正諸如“權力的文化網絡”等傳統社會變遷論的局限性,通過考察莆田平原從唐代的宗族依附于寺廟、到元明之際宗族獨立發展、再到明中葉以后由里社與神廟系統結合而帶來超宗族社會聯盟的演變,指出了宗教、理學和王朝制度的“在地化”過程及其對地方社會的規范和制約,從而從整體的區域史維度揭示了地域社會發展史與大歷史進程(包括全球史)之間的復雜互動和有機關聯。

    3.民間文獻與作為方法的總體史

    由于民間文獻極大地補充和豐富了史料庫,數據庫與數字人文工具也極大地增強了研究者更完整掌握史料的能力,這就使得歷史研究對“總體史”的追求有了更多新的可能。早期的“總體史”是在劃定的一個較大時空范圍內,全面考察這一時空中包括地理、氣候、生態環境以及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等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由自然、社會與個人的互動在不同時間節奏上所形成的結構和變動,來呈現宏觀歷史“變與不變”的態勢。隨著年鑒學派的發展,“微觀史”“心態史”“新文化史”等取向逐漸取代了“總體史”,但“總體”的理念和關懷并未被完全拋棄,只不過已由歷史過程的史實上的總體,轉向了關系視角和方法上的總體。與此同時,在對年鑒學派有很大影響的社會學、人類學領域,源自功能主義的整體論也受到了挑戰,人類學傳統上的研究對象的整體(部落社會或社區)被質疑只是人類學家的想象和建構,而本體論上的整體以及關系主義的整體,已成為當代人類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中國史學界對“總體史”的關注,無疑受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引入的年鑒學派學說的影響,同時也離不開史學整體上社會科學化的大背景。不過,由于中國學術自身的特殊傳統,當代史學強調的“總體”,并不囿于年鑒學派的理路,而是具有更宏觀的學科轉向的意義,至少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內涵:

    歷史實踐的總體。在延續“新史學”思想的基礎上,對日常生活、民俗與民間的重視帶來了一場“眼光向下的革命”,在王朝國家、重大事件和帝王將相的歷史之外,補充了民間社會和普通大眾的歷史,讓“沉默的大多數”發出應有的聲音,在學術上體現“人民創造歷史”。

    社會體系的總體。把傳統政治史、經濟史、制度史、文化史納入更具社會總體性的認識,例如:從對官僚政治體制及其行政職能等的論述,拓展為關注權力體系的構成及其生成運作機制,揭示權力的象征實踐與社會分層和社會秩序的關系;從對典章制度的考據,拓展為注重制度的“在地化”過程,以及其中人的能動性及其與制度互動的社會后果,從而揭示政治架構何以在基層社會得以實現的機理;從探究上層和精英的思想、文化與意識形態,拓展為關注地方的、民間的、族群的文化主體性與多元性及其與上層的復雜互動,等等。這些從單向、片面到雙向、多維的轉換,正是關注中國作為一個復雜“有機體”的“總體史”的第二個層次。

    時空脈絡的總體。從截取不同時空中的史料來連綴通史的某些片段,轉變為區域史的整體視角,聚焦于一定空間維度內各歷史要素的有機關聯,從探尋相對微觀的“局部的總體”來把握宏觀歷史的向量。既主張從地方史、區域史的整體性、內在性和有機性對大歷史作脈絡化理解,也強調大歷史過程、國家體制和制度化力量對于形塑區域、地方、村落、族群、個人等的深刻影響。

    關系的總體。在學界普遍對“社會、宗教”“傳統、現代性”“非理性、理性”“東方、西方”等二分體系提出質疑的大背景下,從人的主觀性與參與客觀歷史實踐的過程出發,注重從關系和網絡的角度探尋個人生活史、村落生命史、事件史、制度史乃至全球史的連接,通過把各種文獻作為網絡的節點和傳達特定意義的符碼,批判性地重建其共時性和歷時性的多重解釋,以揭示歷史中的人及其實踐活動的本質。

    顯然,這四個層次的“總體史”,在視野上都跟民間文獻被納入史料和史學范疇有密切關系,在理論方法上都有賴于對民間文獻的價值判斷和深入解讀。這不但是因為民間文獻充實了史料的類型與數量,豐富和提高了歷史信息的內涵與完整度,而且還在于其書寫、使用和傳承本身就是“文字下鄉”的歷史過程,是構成中國歷史乃至文明發展史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而借助數據庫與數字人文工具,并結合深入的田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一過程中,眾多層次的歷史脈絡如何能夠在如此廣泛的領域經由文字實踐而打通和關聯——一方面,國家通過文字及其文牘系統滲入基層社會;另一方面,民間則習得和運用文字來應對生活所需及處理地方公共事務,并吸納或借用文字蘊涵的價值、權力與象征來建構和傳承其日常生活的意義體系,從而最終在維系地方社會的內在秩序和創造地方文化傳統的同時,也達成了多元性、流動性與國家大一統格局的辯證統一。而這一點,正是“總體史”之于中國史研究的要義之一。

    (作者:黃向春,系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