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字為何會由“直排”變為“橫排”?

    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微信公眾號) | 周博  2019年12月16日10:17

    由于漢字單音節方塊字的特殊性,使得形式上“直排”或“橫排”都無不可。“直排”、“橫排”的爭論主要始于西學東漸,當全面西化成為普遍共識時,孰優孰劣亦莫衷一是。即在今日,也存在著古籍閱讀“直排”優于“橫排”的鄙視鏈。

    回到民國那個特定歷史時期,贊成“橫排”一方如朱我農先生認為,“橫排”一“可免墨水污袖”,二“可以安放句讀符號”,錢玄同則提出“直排”對于中西文混排的不便。反對“橫排”者如胡適則認為如無必要,“直排”亦無不可,且改革起來煞費周章。

    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周博主要研究領域為20世紀的藝術、設計和視覺文化,在《中國現代文字設計圖史》,他清晰梳理出漢字字體設計在近現代中國的演變路徑與設計精神之傳承,其中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分析了直排變橫排的過程,及其深層的文化影響。

    晚清以來“西學東漸”,不但內容求新,媒介形式也求新,這自然對中國的傳統版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中國文字排版的傳統是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的直排,從殷墟甲骨到秦漢的簡牘、帛書,乃至后代的紙制線裝書、卷等,這種形式都是歷代相承、沿襲不變的,即使是在19 世紀末已經打開國門的中國,書刊的排版依然能如此。但是,各種“西學”的引進,使得這種傳統的排版形式日漸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這種差異,表面上看是一種閱讀習慣的差異,但更深層面上卻表現出一種文化矛盾。

    晚清以來“西學東漸”,不但內容求新,媒介形式也求新,這自然對中國的傳統版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中國文字排版的傳統是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的直排,從殷墟甲骨到秦漢的簡牘、帛書,乃至后代的紙制線裝書、卷等,這種形式都是歷代相承、沿襲不變的,即使是在19 世紀末已經打開國門的中國,書刊的排版依然能如此。但是,各種“西學”的引進,使得這種傳統的排版形式日漸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這種差異,表面上看是一種閱讀習慣的差異,但更深層面上卻表現出一種文化矛盾。

    《注釋校正英華四書》,石印本,上海:商務印書館,約1990年。圖片來源:作者自藏。

    中國最早的橫排書籍,是清末學者盧戇章在光緒十八年(1892)個人出資交由廈門五崎頂倍文齋刊印的《一目了然初階》,其中選編的五十五篇漢字和拼音字對照讀物都是橫刻的,這是中國第一本橫排書籍,是中國人編著的第一本拼音著作,也是中國提倡漢字改革、提出拼音化的主張、研制拼音方案、出版拼音讀物的開端。

    中國最早的橫排期刊是中國留學生于1915 年在美國康奈爾創辦的《科學》雜志。因為該刊是在海外創辦,沒有傳統束縛,且內容全在自然科學,所以該刊自創辦起就采用橫排和新式標點。1919 年1 月創刊的《北京大學日刊》遵循的也是西式排版的原則,在其創刊號中還刊登了一則《蔡元培啟示》,從中可以看到當時的知識分子在文字排版改革上所存在的矛盾:

    月刊形式已由研究所主任會議公決,全用橫行,并加句讀、問、命登記號。但諸先生中,亦有以吾國舊體文字形式一改興趣全失為言者,鄙人亦以為然。唯一冊之中,半用橫行,自左而右,半用直行,自右而左,則大不便于讀者。今與諸先生約,凡科學性質之文,皆用橫行,送各研究所編入普通月刊;其文學性質之文,有不能不用直行式者,請送至校長室,由鄙人編輯為臨時增刊。

    蔡元培所言的這種不便并非虛言,在之前創刊的《新青年》雜志中就有所表現,比如《新青年》1917 年第三卷第2 期,翻譯英文的詩句,中西文字混排,英文要橫排,中文要豎排,編排和閱讀都十分不便。而先讀右頁再讀左頁的傳統,又要使期刊中的英文遷就中文的閱讀習慣。顯然,橫排改革反映的是一種中國固有文化和西學在傳播形式、媒介載體上的矛盾。

    聞一多《紅燭》(影印本,上海:泰東圖書局,1923年初版)的內頁版式,其中英文混排使閱讀有不適之感,卻也留下了那個時代的美感。

    這對矛盾延續了很久,直到1930 年代,我們仍能在有些科技類期刊上發現這樣的問題。比如1935 年北平大學農學院開始編輯的《農學》雜志,其第一卷還是從右到左、從上到下的中文傳統排版方式,但到了第二卷即變成從左到右的現代版式。《農學》雜志雖沒有明言其中的原因,但前述諸問題肯定是編輯者思考的主要原因。

    《農學》第一卷第一期與第二卷第一期,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農學月刊社編行,1935年10月、1936年4月。圖片來源:許平收藏。

    當然,民國時期的刊物,有關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雜志,直行豎排的形式仍然很多。應該說,其中既有傳統和習慣的因素,也有文化保守主義和尋求文化認同的考慮,這種情形在今天的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仍舊有所保留。

    1949 年之后,漢字左起橫排、橫寫的問題受到更廣泛的關注和重視。郭沫若、胡愈之、葉圣陶等人都曾發表文章,提倡漢字橫排、橫寫。1955 年元旦,《光明日報》發行了全國第一份左起橫排的報紙。

    1955年元旦的《光明日報》,這是中國第一份左起橫排的重要報紙。資料來源:中央美術學院圖書館藏。

    1955 年10 月,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明確提出:“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有關部門進一步推廣報紙、圖書、雜志的橫排。建議國家機關、部隊、學校、人民團體推廣公文的橫排、橫寫。”1956 年元旦,《人民日報》改為橫排,作為最重要的黨報喉舌,其示范效應所及,全國越來越多的圖書、雜志、報刊也改為橫排。

    “直排改橫排”不僅改變了千百年來中國人的閱讀習慣,對書籍報刊的排版以及印刷字體的設計也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首當其沖的,就是“書勢”的問題。漢字是“方塊字”,顯然,“方形”是漢字形體的基本外輪廓,今天在字庫設計的“字面”也是方形的。但是,從漢字字體的演變來看,其方形的取勢卻并不總是一個正方形的概念,而是有“ 縱勢”和“ 橫勢”之分。

    甲骨文時代的漢字,縱橫錯雜;到了大篆和小篆,其字體的取勢以縱勢的長方形為多;隸書出現之后,秦隸因直接脫胎于小篆,仍舊呈縱勢的格局;當隸書演變到東漢,縱勢的長方格局就基本上被橫勢的長方格局所取代了。

    嚴格意義上的“方塊字”,或者說更接近于正方形的方塊字,是在唐楷的時代才正式形成的。但即便如此,唐初歐陽詢、虞世南的楷字,整體上還是取縱勢;后來的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才更接近于正方形。由于北宋以降,以歐體為藍本的刻書被中國歷代讀書人奉為至美的典范,所以,以歐體為藍本的許多宋刻本字體偏于縱勢的長方形,這對后來一些追求字體精美的刻本影響很大。

    到了雕版印刷的時代,主要的印刷字體宋體字也可以分為長、方、扁三類。這既與前文中我們所談到的漢字的書勢傳統有關,也與具體的功能性要求有關。比如扁體的宋體字,有利于單位的印版容納更多的漢字信息,在官府的榜文、商家的燈籠、祭祀排位上也常用。申報館所開發的“美查字”就是一種扁宋體字,按照傳統上對于字體的美感判斷,中國士大夫文人是不會下功夫去開發這種扁宋字體的,而英國人美查不惜工本地開發這套扁方的宋字體,很有可能看中的是它在容納大量文字信息方面的優勢。

    1901年廣學會翻譯的《地球一百名人傳》,圖書集成局用“美查字”印刷而成。廣學會是1887年由英、美基督教新教傳教教士和外交人員、商人等在上海創立的出版機構。圖片來源:作者自藏。

    但是,在書籍報刊的排版由直排改橫排之后,若細長的長體字密密麻麻地一字排開,讀起來肯定不舒服。因為這種長體字原本就是適合豎排的一種選擇和設計,而橫排的文字,字與字之間的關系已經不是縱向連接。顯然,在橫排時代,字體設計師和廠商所生產的新字體必須得適應這種由直排到橫排的變化。

    在直排時代,文字設計的“ 重心”原本沒有那么重要,因為“重心”無論是在物理還是在視覺的層面上,都是往下的。在直排中,只要能夠統一一行文字的“中心”,就能夠統一“重心”。但是在橫排時代,統一了漢字的“中心”,未必能夠統一它們的“ 重心”。這便是橫排給現代漢字的字體設計所帶來的挑戰。關于這個問題,我們看幾款報宋的設計就可以窺知一二——總的趨勢是由“中宮收緊”逐漸改為“中宮放開”,字形也由正方、長方向扁方過渡。民國時期大量出現的適應直排要求、更加峭拔美觀的長體字,在橫排中逐漸失去了它的優勢。

    20 世紀的漢字字體設計繼承了中國的書勢傳統,許多字體都有長、扁兩種類型,因應不同的需要,如牟紫東設計的長牟、扁牟。20 世紀上半期,由于傳統版式特點的豎排版書籍比較多,長體被認為比較美觀,許多鑄字所都刻制了長體活字,如聚珍仿宋的長體、漢文正楷的長楷等。

    但是,在橫排取代豎排之后,印刷字體的設計從閱讀效率和功能性的角度出發,越來越偏重于扁方形的字體,如謝培元設計的報宋、朱志偉設計的博雅宋,這些字體的書勢就是扁的,被認為適應于中文的橫排,方便閱讀。有時,為了功能會犧牲一些美觀;有時,為了美觀則不惜工本,視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