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那些經典海外動畫片是這樣走上中國熒屏的

    來源:文匯報 |   2019年10月24日08:12

    改革開放后,“洋動畫”隨著其他海外影視節目,借助正在飛速發展的中國電視事業,走進億萬少年兒童的課余生活。1979年,中央電視臺首開內地電視臺譯制和播出海外動畫片的先河。之后,一批經典海外動畫片陸續走上了中國熒屏。

    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兩卷本《童話往事》,對1979年至1992年間國內電視臺熱播過的主要外國動畫電影和電視動畫片做了詳盡的梳理與回顧。我們從中摘編整理了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編者

    手冢治蟲手稿,來自北極熊畫廊舉辦的《日本經典動漫原稿&吉卜力工作室原稿展》

    《鐵臂阿童木》

    黑白影像時代的動畫啟蒙

    1950年,成立不久的日本《少年》雜志決定刊登連載漫畫。接下這一任務的,是剛剛從大阪大學醫科專門部結束學業的手冢治蟲。

    盡管原子彈帶來的創傷還遠未愈合,但是對原子能的利用是整個世界最流行的科技話題。觀察到這一點的手冢決定用代表 “科學進步”的 “原子”(ATOM,即中文發音的“阿童木”)一詞作為新作的大標題。故事講述了科學家天馬博士的兒子飛雄因車禍喪生,悲痛欲絕的博士按照兒子生前的模樣制造了一個機器人。然而,機器人又怎能真正代替自己的兒子?在殘酷的事實面前,天馬博士失去了愛心和耐心,一氣之下把他賣給了馬戲團。幸虧好心的茶水博士發現了這個不同尋常的“孩子”并將其贖出。而后,憑著“十萬馬力、七大神力”的本領,這位善良勇敢的機器人少年以“阿童木”之名開始了自己的新生。

    《鐵臂阿童木》自連載伊始便大受歡迎,短短數年就積攢了超高的人氣。整個20世紀50年代,手冢治蟲嘗試了眾多新題材和新的表現手法,他在這一時期創作的諸多作品,有的成了曠世名作,也有的持續了一段時間后便草草結束,始終伴隨著作者和讀者的,只有阿童木。

    日本電視動畫的原點

    1962年,手冢治蟲成立動畫公司“蟲制作公司”(以下簡稱蟲制作)。在電視普及化的時代背景下,將《鐵臂阿童木》動畫化的外部環境已完全成熟了。

    伴隨著節奏感十足的樂曲,1963年1月1日18誜30,在無數雙純真的眼睛的注視下,那個過去僅停留在紙上的小機器人竟然動了起來,一躍飛上天空,還向他們揮手眨眼——這不正是自己曾在夢中看到的一幕嗎?!僅僅半小時的節目,令整個日本的少年兒童沸騰了!《鐵臂阿童木》第一集播出后就獲得了27.4%的收視率,之后更是一路走高,長期維持在30%以上,并曾一度達到40.3%這個迄今為止再未被打破的日本電視動畫片最高收視率紀錄。

    1966年12月31日,在連續播出了四年后,《鐵臂阿童木》終于在第193集迎來了大結局:由于太陽產生異變,地球溫度急劇上升,為解除這一危機,阿童木要駕駛一枚火箭,將能抑制核聚變反應的裝置射入太陽內。但是中途火箭出現故障,阿童木最后選擇用自己的力量推著彈頭向太陽飛去,而這意味著永別……當看到這一幕時,電視機前的孩子們全震驚了,其中有很多人、甚至還有一些陪看的家長,都為片中阿童木犧牲自我、拯救地球的壯舉潸然淚下。一時間,諸如“不要殺死阿童木”這樣的觀眾來信塞滿了蟲制作的信箱。

    中國刮起“阿童木旋風”

    1979年,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央電視臺開始對引進海外影視節目進行謹慎的嘗試,動畫片成為試驗的優先選擇。盡管簡樸的黑白畫面早已落伍于時代,但憑著史上無敵的收視率,阿童木力壓眾多遠比其光彩奪目的動畫明星,代表日本動畫 “出使”中國。

    1980年春末夏初之際,《鐵臂阿童木》的第一批播放母帶寄到了央視。負責少兒文藝的編導李真惠出任該片的譯制導演。經過遴選,《鐵臂阿童木》的配音人員,最終由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77級(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的學生們擔綱。真正留給配音的時間并不寬裕,最后實際上是邊譯邊配邊播出的。1980年11月10日至18日,也就是《鐵臂阿童木》播出前夕,手冢治蟲以日本動畫協會會員的身份來華訪問。在北京參訪期間,手冢專門觀看了數集已經配好音的中文版《鐵臂阿童木》,贊賞中文配音的水準“就好像是中國自己的片子一樣”,并對中國配音團隊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1980年12月7日,一個普通的周日。當晚19誜30,《鐵臂阿童木》第1集如期“現身”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譯制動畫系列片在中國的播出大幕就此拉開。從此,每個周日的晚上,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等待阿童木的到來幾乎成了當時中國少年兒童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家庭作業”。隨著“阿童木旋風”迅速刮遍全國,雪片般的觀眾來信也源源不斷地寄到央視。其中,不少信件是各地的小朋友寫給阿童木配音者李真惠的:有的小朋友在信中說因為家里沒有電視機,所以每個周日都要專門跑到鄰居家去看;有的小朋友不知道為阿童木配音的是一位阿姨,而在信中管李真惠叫“阿童木哥哥”……

    阿童木的動畫形象并沒有止步于黑白畫面。在央視播出1963年版之前的1980年10月1日,長52集、以彩色技術重新打造的阿童木的第二個動畫版就已開始在日本播放。黑白、彩色兩個阿童木能于同一時期、在一衣帶水的兩個國家競相登臺,也算是一道不可多見的別樣風景。2003年4月7日,由索尼影視娛樂公司牽頭、日本多家動畫公司聯合推出了阿童木的第三個動畫版本——《ASTRO BOY·鐵臂阿童木》。2004年12月28日,央視少兒頻道仍以“鐵臂阿童木”的譯名播出了該片,這時離阿童木初次造訪中國已經過去24年了。

    “我在這個故事里要談的主題是人類對機器人的歧視,并對處于優勢者的行徑心存質疑……對我而言,這類主題即使不是我刻意要提起的,也會在無意識間跑出來。”手冢治蟲生前發表的這番話,在一定程度上點出了誕生已超過60年的《鐵臂阿童木》這部作品和阿童木這個形象的精髓。

    今天,縱使那些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對未來世界的種種想象不再時髦超前,但是這種滲透進每一張畫面的人文主義情懷和對人性的探究,卻很難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而承載了這些思想的阿童木,即使是在“十萬馬力小意思,七大神力不稀奇”的今天,也依然人見人愛,在無形中獲得了永生。

    《巴巴爸爸》劇照

    《巴巴爸爸》

    九口之家帶給中國家庭8個月歡笑

    1968年5月的一天,法國巴黎第14區的Zeyer咖啡館里人聲鼎沸,有一對夫婦卻把注意力放在桌布上。丈夫德魯斯·泰勒是一位剛剛來到法國執教的愛爾蘭裔美國人,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經濟學,精通數學和物理;他的法國妻子安娜特·緹森當時正在巴黎學習建筑學。由于法語說得還不流利,泰勒在咖啡館里沒法加入周圍熱烈的討論,只能靠和妻子在桌布上畫畫來解悶。結果,就在休閑打趣的涂鴉中,人見人愛的經典動漫形象“巴巴爸爸”便在這間咖啡館的桌布上誕生了。考慮到“ba”“pa”通常是小孩子出生后最先會發的音,泰勒夫婦就決定用“巴巴爸爸”給這部漫畫命名。

    對世界的愛是永恒的主題

    1970年,“巴巴爸爸”的第一本畫冊順利出版,此后的幾年里,圖書的反響和銷量一路水漲船高。于是,讓巴巴爸爸登上電視進行表演的想法便應運而生了。“巴巴爸爸”的動畫版最初共推出兩部:1973-1975年制作的第一部45集(每集5分鐘),又稱“經典系列”;1977-1978年制作的第二部名為《巴巴爸爸歷險記》,共48集(每集5分鐘)。據不完全統計,上述兩個系列的《巴巴爸爸》動畫片已先后在40個國家和地區播出過。就像泰勒所說的那樣,“巴巴爸爸”能夠為人們所喜愛,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愛還是(這部作品)永恒的主題”。

    粉色的巴巴爸爸慈祥親切,富于智慧和愛心,又能在孩子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關于他的身世,在動畫版第一系列的第一集《巴巴爸爸的誕生》中是這樣介紹的:辛迪和弗蘭克兄妹家的后花園里,一個球狀物在地底下不斷地生長膨脹,終于露出了地面,它就是巴巴爸爸。由于相貌奇特,巴巴爸爸起初被當作怪物關在動物園里,他難過極了。突然他看到籠子外面爬過來一只蝸牛,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念叨:“可里可里可里——巴巴變”,于是他的身體就變成了蝸牛的模樣!泰勒夫婦把巴巴媽媽的膚色設計成黑色,是因為黑色與巴巴爸爸的粉紅色很搭配。

    巴巴爸爸家的七個孩子——紅色的巴巴布拉伯熱愛運動;橙色的巴巴麗伯喜歡閱讀;金黃色的巴巴祖充滿朝氣,愛結交朋友;綠色的巴巴拉拉酷愛音樂;黑色的巴巴鮑渾身毛發亂蓬蓬的,擅長繪畫,有著藝術家的氣質;藍色的巴巴布萊特對科學興趣盎然;紫色的巴巴貝爾十分愛美,時常用鮮花裝扮自己。這一九口之家永遠充滿著快樂,無論他們去哪里都會熱鬧一路。

    引領譯制動畫片開播高潮

    1989年伊始,《巴巴爸爸》亮相央視《七巧板》節目,正式登上中國熒屏。隨著《巴巴爸爸》的開播,央視一套的譯制動畫片播出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雷打不動的周日18誜30繼續熱播《米老鼠和唐老鴨》;每周四18誜30在《七巧板》播出兩集《巴巴爸爸》;每周五18誜30在《天地之間》播出一集《小不點》。除此之外,每周四20誜30左右還會播出兩集《我的小怪物》。這樣算下來,1989年春,觀眾每周僅從央視便能看到四部風格各異的譯制動畫片,著實讓小朋友們大飽了眼福。

    當年,中國的小觀眾似乎對能夠“變形”的東西都有種本能的親近之感。回望1989年,每逢周四傍晚,巴巴爸爸的那句“可里可里可里——巴巴變”的咒語以及片中歡暢明快的歐洲小調便從千家萬戶傳出。而每一集開頭那段“高時速”繞口令式開場白“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媽媽……”,自然也引得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們競相模仿。當時,在校園里念得最快的孩子,往往會引來一陣羨慕的目光。今日提及本片時,很多“大孩子”對這段開場白仍然能倒背如流。毫不夸張地說,《巴巴爸爸》的開場白可以稱得上是一代人最具代表性的歲月標簽。

    從1989年1月5日直至8月31日,《巴巴爸爸》在中央臺播出8個月后,終于落下了帷幕。在《變形金剛》《非凡的公主希瑞》《恐龍特急克塞號》三大片風頭正盛之際,“模范家庭”中流淌著濃濃的愛,不僅讓小觀眾感到溫暖,也給中國的家長們樹立了榜樣。《巴巴爸爸》全片幾乎未出現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壞人,用泰勒的話來說,“不帶任何暴力傾向也是我絕對堅持的,我只想給孩子們單純的美好”。

    《國王和小鳥》劇照

    《國王和小鳥》

    歷經32年,成就法蘭西曠世之作

    1953年春末,法國各地的電影院相繼上映了一部名為《牧羊女和掃煙囪青年》的動畫電影。影片改編自安徒生的同名童話作品,彩色、寬銀幕、長片、縝密的描繪、宏大的場面……諸多開創性元素無一不讓人們浮想聯翩——法國,這個電影的誕生之地,此時確實應該拿出一部能和迪士尼分庭抗禮的作品了。

    然而事實上,這卻是制片人薩胡不顧導演保羅·古里莫和編劇雅克·普萊維爾的反對,將未完成的作品自行剪輯拼接而成的。在利用法律手段制止未果后,憤怒的古里莫和普萊維爾公開發表聲明,否認了這部影片的合法性。

    以當時的標準來看,《牧羊女和掃煙囪青年》絕對是法國動畫發展史上一個不小的突破——法國本土動畫工作者第一次制作出畫面如此精良、篇幅如此長的動畫電影,它與同期的迪士尼長片相比毫不遜色。不過很顯然,薩胡未能領會古里莫與普萊維爾的真實想法,全片風格在某種程度上更趨向于同時期那些喧囂的好萊塢式宮廷冒險劇。由于制作投入過大,《牧羊女和掃煙囪青年》在商業上慘淡收場。

    歲月的年輪并沒有磨去古里莫的執著。1967年,經法院裁決,他收回了《牧羊女和掃煙囪青年》的版權,在接下來的10年中,古里莫與普萊維爾對影片從劇本到場景的點滴細節進行重新加工與創作。1979年底,這部完全按照古里莫自己的意志和追求打造出來的動畫電影終于得以完成。為了與過去做一個徹底的分割,也為了貼合重制后的變化,古里莫將這部獲得新生的動畫電影重命名為《國王和小鳥》。

    以極具想象力和幽默夸張的手法,鋪展開令人驚嘆的社會畫卷

    與時長62分鐘的《牧羊女與掃煙囪青年》相比,87分鐘的《國王和小鳥》保留了前者中的大部分內容,同時,“國王”與“小鳥”戲份大增,成為影片事實上的主角。而“巨大機器人破壞城市”這一全片的高潮也得到了更多篇幅的著力描繪,為整部影片帶來了一種難以言表的壓抑感。古里莫還找到了波蘭作曲家沃伊切赫·基拉爾,委托他譜寫全新樂章。

    最終,《國王和小鳥》被打造成了一部罕有的史詩級巨作。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都能以一個與自己年齡、學識相符的視角很自然地切人劇情,從而獲得屬于自己的解讀和認知。尤其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影片僅用一只會說話的老鳥便成功地串聯起了整個故事,加以極具想象力和幽默夸張的手法,鋪展開令人驚嘆的社會畫卷;唯美的色彩、協調與流暢的敘事結構能使人產生超越現實和時代的感覺。

    1979年12月,《國王和小鳥》奪得了“能夠充分體現法蘭西精神”的路易·德呂克大獎的年度最佳影片獎。消息公布后,轟動了整個法國影壇。在那個年代,一部動畫電影擊敗所有真人出演的故事片而奪得一個國家的電影大獎是極為少有的一件事。1980年3月19日,《國王和小鳥》在法國首映后好評如潮,觀影人次超過170萬。

    然而,普萊維爾沒能看到這一天。這位法國著名的詩人與編劇由于在長年的藝術創作中總是煙不離手,患上了肺癌,并于1977年與世長辭。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在和古里莫一起討論修改《國王和小鳥》的劇情。影片首映時,古里莫在影院里自己的座椅邊上特意保留了一個空位,那是給一同走過艱難歲月卻未能看到勝利之日的戰友留的。

    令人難以忘懷的上譯美聲,書寫了中國譯制動畫片史上的燦爛篇章

    1982年,《國王和小鳥》由中國電影公司引進,當年11月在上海電影譯制廠完成配音,1983年元月開始陸續在全國各地影院上映。但限于當年的影視環境和宣傳力度,真正到電影院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尤其是小朋友并不多,絕大多數人對本片的印象來自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央視和地方電視臺進行的多次重播。絕大多數觀眾在看過之后,都被片中絕妙精湛的畫面、各種出奇的想象,以及或動人、或憂傷、或魄力十足的音樂折服。

    同時,對中國觀眾而言,《國王和小鳥》不僅僅作為一部將藝術與娛樂完美結合的極致作品而留存于純真年代的記憶中,它還有著讓人難以忘懷的“裊裊余音”。當年曾參與過本片譯配的藝術家中,有幾位已離我們遠去,但大師們音容宛在:畢克將小鳥飾配得正直樂觀,猶如黑暗中的一簇火光;尚華則把國王的色厲內荏、兇殘暴戾塑造得淋漓盡致。同時,當時風華正茂的童自榮和丁建華搭檔演繹的“畫中戀人”雖然臺詞只有寥寥數語,卻情真意切——童自榮認為,掃煙囪青年雖然是一個來自底層的普通人,但他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對愛情忠貞不二,甚至甘于犧牲自我,與之前他所配音的一類王子角色在情感層面是相通的,故而仍以高貴氣質對其進行了塑造,尤其著重突出了這一角色高尚美好的心靈;丁建華在飾配牧羊女時,也將她善良柔美但又不嬌怯的特性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出來。而施融獻聲的盲人樂師同樣極為出彩——他所發出的心底呼喊“生活多美啊!太陽就要放光芒了!很快就會見到鳥了!”把故事推至高潮……諸多老一輩藝術家的傾情演繹,書寫了中國譯制動畫片史上的燦爛篇章,也成就了人們耳畔永恒的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