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搭乘藝術檔案的時光機,穿梭新中國文藝精品長廊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藝術檔案見證新中國藝術繁榮與發展”系列活動在國家大劇院開幕

    來源:文匯報 | 彭丹  2019年09月09日09:04

    系列活動中的“海報展區”。

    本次活動遴選出了上千件展品,通過豐富的文字、圖片、影像和實物,結合現代科技手段,讓我們重溫那些在歷史長河中搖曳生輝的偉大藝術作品。這些珍貴的藝術檔案充滿了歷史感與故事感,在讓觀眾眼界大開之余,更聚合成一幅新中國文藝發展的壯闊圖景,照見了70年來中國人的精神旅途與審美變遷

    百年留聲機、敦煌復原樂器五弦琵琶、《黃河大合唱》樂譜手抄譜、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道具、京劇大師梅蘭芳舞臺藝術影像……日前,由國家大劇院和北京市檔案學會主辦,聯合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交響樂團等藝術院團和高校協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藝術檔案見證新中國藝術繁榮與發展”系列活動在國家大劇院開幕。這些珍貴的藝術檔案充滿了歷史感與故事感,在讓觀眾眼界大開之余,更聚合成一幅新中國文藝發展的壯闊圖景,照見了70年來中國人的精神旅途與審美變遷。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新中國的成立,掀開了我國文藝事業的新篇章:眾多藝術機構、院校紛紛成立,一批又一批汲古鑄今、反映宏偉歷史和現實生活的優秀作品應運而生。本次活動的展覽部分分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二、三、四層,各參展單位從數以萬計的藝術檔案中遴選出了上千件展品,通過豐富的文字、圖片、影像和實物,結合現代科技手段,讓我們重溫那些在歷史長河中搖曳生輝的偉大藝術作品。

    紙質文獻 最為寶貴的藝術檔案

    文字一直是人們傳情達意最基礎的表達方式。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其字形大小、著力輕重以及文字排列組合的不同,都真實地記錄著藝術家彼時彼刻的情感變化。故而,手稿就因其實時記憶和不可復制的特點,成為藝術檔案中最寶貴的組成部分。走進國家大劇院四層的“手稿展區”,觀眾能見到郭沫若創作的話劇《屈原》手稿、曹禺話劇《日出》的手稿、京劇《三岔口》副本手抄本、《黃河大合唱》第一小提琴分譜手抄譜……這些布滿刪改痕跡的作品再現了藝術誕生背后的靈光乍現、精雕細琢,讓人仿佛看到各領域的藝術巨匠們踱步案前、為一名之立而數月踟躕的身影。

    正是靠著苦心孤詣的創作精神,無數力透紙背的作品得以誕生。新中國成立后最初的七八年間,是中國話劇發展最快的幾年,整個戲劇界處在一種蓬勃向上、熱情高漲的態勢之中。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以演出郭沫若、曹禺、老舍、田漢等人的作品而聞名,此次手稿展區的許多話劇原稿便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或中國國家話劇院所貢獻,可以一窺前人對戲劇美學和戲劇道德使命的不斷探索。展覽中展出的《日出》手稿,曹禺在劇中描寫了陳白露等人的悲劇命運,啟發人們反思畸形社會對人的命運的影響;郭沫若的《屈原》最早上演于抗日戰爭時期,國仇家恨借古人之口宣出,劇中屈原的憤怒也激起了場外同仇敵愾的回聲。

    除了戲劇,音樂中也響徹著時代的風云激蕩,記錄著社會進步的蒼勁脈絡。例如,“手稿展區”展出了傳世之作《黃河大合唱》的第一小提琴分譜手抄譜——1939年,剛到延安的詩人光未然感慨于當地的雄奇山川和抗日將士的英勇,揮筆寫就長篇朗誦詩《黃河吟》,后又在旁人建議下改為洋洋灑灑的400多行歌詞。聽到歌詞朗誦的冼星海當即決心為其譜曲,在位于延安“魯藝”山坡上的一個小窯洞里,沒有樂譜紙的冼星海請妻子幫忙劃格子,利用當時所能找到的各種樂器——提琴、二胡、三弦、笛子、軍號、大鼓等,因陋就簡寫下這首有著濃郁民族風格、磅礴雄渾的音樂,成為中華民族流傳不息的音樂史詩。

    1940年,冼星海被派往前蘇聯,負責電影《延安與八路軍》的作曲配樂并配合電影的后期制作。在莫斯科,冼星海又騰出時間對1939年《黃河大合唱》簡譜手稿做了整理、加工和修訂,以便讓高水平的專業合唱團和大型管弦樂團來演奏。可就在《延安與八路軍》的后期制作進入尾聲之時,蘇德戰爭爆發,冼星海輾轉流浪到蒙古,1942年,正找機會從新疆口岸回國的他已身染重疾、別無長物,身邊只有一把小提琴、一個塞滿作品手稿的枕套布袋和一個裝生活用品的小皮箱。1945年,冼星海因病情惡化被送去莫斯科搶救,最終在異國去世,年僅40歲。而他隨身攜帶的包括《黃河大合唱》的手稿也流落在了蘇聯,直到一年之后才由中央設法將這些手稿運送回國,珍存至今。

    視頻展區 動態記錄前人身影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影音記錄為藝術檔案留存開辟了新的可能,呈現了更為生動直觀的舞臺記錄。除了手稿等紙質文獻,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二層北側,觀眾能在電視墻上見到國家大劇院、北京人藝、中國交響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國國家話劇院等眾多參展單位的劇目創作、交流活動、名家傳記等影像片段,從黑白影像到彩色映畫,從紀錄片到電影電視劇,那些充盈可感的細節讓人如臨其境,如晤真人,是對新中國各文藝領域聲色俱全的見證。

    在電視墻的靠右上角,由中央音樂學院帶來的影像資料——紀錄片《郭蘭英》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片中有一幕剪自1956年張駿祥任總執導,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出品的《春節大聯歡》——在這出被稱作新中國最早的“春節聯歡晚會”里,評劇大師新鳳霞、京劇大師梅蘭芳、相聲大師侯寶林、人民藝術家老舍、巴金等人都留下了寶貴的鏡頭。郭蘭英則在眾人簇擁下唱起了歌劇《劉胡蘭》里的插曲《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這也是她為數不多的年輕時的動態影像。作為新中國民族聲樂的開創者、代表者、傳承者,郭蘭英的歌跨越了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等一系列歷史節點,無論是歌頌祖國波瀾壯闊的山河,黃土地上莊妍并集的人生、熾熱滾燙的信念,她的作品始終浸透了韌性與希望,不僅成了新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見證,更升華成了整個國家的集體記憶,傳唱至今。

    除了視頻資料外,環繞電視墻的四周展柜還陳列了梅蘭芳與唱片公司簽署的《玉堂春》錄制協議、中國唱片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一張密紋唱片《黃河大合唱》封面、用曾侯乙編鐘真品演奏的《千古絕響》唱片封面、收藏家汪世林捐贈的古董級留聲機等,這些獨具象征意義的實物展品遠遠超出藝術本身,涉及社會、文化、生活的諸多方面,為描摹、觀察近現代中國社會提供了具體而微的切口。

    舞臺之外 一窺中外交流盛景

    除了藝術作品本身的展示,此次展覽還設立了“舞美展區”“海報展區”“手模展區”和“簽名照展區”,透過這些舞臺之外的藝術或藝術周邊品,觀眾或可以梳理一條時代風貌與審美變遷史,或可以一窺中外藝術交流盛景,近距離感受中外藝術家的個性與風采。

    在音樂廳三層南側的“舞美”展區,各參展單位選取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舞臺設計手繪圖、舞臺設計模型、服裝、道具等。其中一方展柜里展出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紅軍步槍道具與女主角“瓊花”的軍裝——“槍口”處細細的磨痕和略微泛白的藍色軍裝道出其悠久的演出歷史:1963年,著名作家丁玲之女、時任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前身)編導的蔣祖慧在周總理的一次啟發下,決定探索革命題材的舞劇。在時任文化部領導的支持下,中央歌舞劇院專門組建了以蔣祖慧等人為編導、馬運洪為舞美設計,著名作曲家吳祖強、杜鳴心為音樂創作以及白淑湘等人為主要演員的創作班子,一行人前往海南體驗了一個半月的當地生活,幾經構思修改完成了劇本,又吸收京劇中的藝術手法融入西方芭蕾中,由此誕生了《紅色娘子軍》這部民族芭蕾的經典之作,1964年甫一首演,便大獲成功,當時不少有著切身遭遇的婦女在觀看此劇時都流下了眼淚,之后該劇又幾渡重洋,常演不衰。

    與舞美作品類似,“海報”不僅僅是服務于電影宣傳的附屬品,幾米見方的空間限制反而激發出獨具一格的想象力,不同年代的海報,其創作手法、制作工藝不盡相同,也反映出不同的時代風貌和審美特質。在位于音樂廳四層北側的“海報展區”,《茶館》《四世同堂》《李白》等劇目海報,或濃墨重彩,或沖淡閑遠,或如中國畫般清曠簡潔,在耐人尋味的留白中開啟觀眾對故事的想象空間,濃縮了70年來中國原創劇目發展歷程;而鋼琴家郎朗的簽名、世界級指揮家杜達梅爾的手模、法國殿堂級演員朱麗葉·比諾什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生如夏花》時留下的親筆信——“手模展區”“簽名照展區”則映照了藝術家的十足個性與風采,讓人有“見字如面”般親切。

    據悉,本次活動將持續至10月10日。展覽期間,國家大劇院還將邀請各單位著名藝術家進行多場專題講座,講述藝術檔案背后的歷史故事,暢談新中國70年的文藝發展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