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牽線木偶的群戲 ——《世界的誤算2:生而為人》評論

    來源:星云科幻評論(微信公眾號) | 麻辣豆腐w2005  2019年09月09日00:58

    《世界的誤算2:生而為人》

    作者: 宋釗

    新星出版社

    2019年4月

    叢書:幻象文庫

    “新人類”洛奇在獲救之后與女友瓦麗搬入傳統人居住的“公社”,開始過上沒有虛擬現實的真實生活。一段時間后,他發現公社并非想象中完美的世外桃源,人們同樣面臨精神空虛以及現實生活的困擾。女友瓦麗出人意料地被征召進入政府機構工作,打破了原本穩定而平靜的生活,瓦麗的身世之謎也逐漸明朗。一個偶然的機會,洛奇結識了被流放到荒原的公社神秘創始人,并在對方的啟發下,開始反思自己的生存現狀,意識到一切背后有著更大的謎團,并最終走向揭開人與AI融合的真相之路。

    作為一部續作,《世界的誤算2:生而為人》相較前作,在語言水準上有所提高,文字不成熟的地方大大減少,看得出作者在持續的長篇寫作中,文字水準有了一定的提升。不過在其他方面,這部《世界的誤算2》總體上還是接續著上一作的特征,是一部敘述較枯燥,說理較多,情節敘事和形象塑造上都較為蒼白的作品。

    語言 

    與上一部類似,本作中作者依然沉迷于理論的說教。重視理論其實并非缺點,優秀的科幻小說離不開厚實的理論,哪怕這理論并非科學而是由作者完全虛構、完全自創。但理論在小說中的體現是需要藝術技巧的,絕不能只靠滔滔不絕的說教。在這方面,《世界的誤算2》依然沒有擺脫前作的缺陷,大量的理論、哲思、感悟都是直接靠敘述者的旁白及人物的對白、獨白、心理活動傾瀉出來,且分量很大,缺少刪減,大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全都是說理;基本上,全書情節就是在“說話——說理——行動——說話——說理”這樣的循環結構下前進。

    在這樣的敘事中,或許作者本人寫作時可以享受到充分的宣泄愉悅。然而對于讀者來說,這樣的文字通篇存在,實在就有些吃不消了。從頭讀到尾,一種疲憊和困倦感充斥閱讀過程之中,著實令人苦不堪言。

    困意,除了來自于大段的理論說教之外,也來自于本作中對藝術形象描寫的貧乏和蒼白,這也繼承了前作的特征。大部分時候讀者看不見人物、環境、器物的描摹,個別的描寫也是平淡無奇的文字,或者不成熟的描摹,例如女性角色說話總在不停吐舌頭做鬼臉,男性角色說話動不動便“頑皮地眨眨眼睛”,這類稚嫩的筆觸難以滿足讀者的形象思維需要,缺少美感。

    人物 

    如上段所說,由于對角色形象的描摹缺失,以及所有角色都是作者講理說教的傳聲筒,因此本作的人物,基本也無一例外地陷入“千人一面”的境地,而這一點也和前作相仿。

    另外,本作人物還有一個難以被忽視的塑造缺陷:動機模糊——小說中幾個主要人物,他們的行事動機都顯得摸不清楚。在情節中,這些關鍵性的人物一直在朝作者預設的敘事終點邁進,然而讀者只能被動跟隨他們,無法從同理心方面帶入和理解他們如此奮力前行的原因——因為相較于他們自己的職業而言,他們在小說中所做出的舉動實在是分量太重,仿佛他們生來就是為改造社會、推翻社會現狀而誕生的“超人”一般。至于缺少職業背景的男主角,就更加明顯了,他實質上并沒有正經職業,卻也一直在為改造小說中的整個世界而奮斗。

    他們的目的在哪?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對此,作者在書里一概只以一個大而化之的“找到真相”來概括。然而這個動機,不僅刻奇,而且也過于宏大了。對于大部分讀者來說,這些動機模糊的“職業造反專家”形象是不太可信的。

    本書的人物,在語言上是作者的傳聲筒,在行動上是作者的提線木偶,全書的人物和世界缺乏獨立自主的邏輯構造,通通都只是作者闡發自己思想的工具。實際上在本書一些角落里,亦能看出作者自己也隱約意識到了上述問題:好幾次,書中的角色自己都承認“自己說得有點多了”。既然書中人物如此欠缺真實感,那么發生在他們之間的那些愛恨情仇情節,自然也就不再能令人信服了。

    情節 

    上述的人物角色缺乏行事動力問題,其實歸根到底,是源于本書整體的情節缺少真實的動力,只能靠作者的大手強行將人和故事朝前推動。上一作中,情節的動力性還是較強的,畢竟是致敬了《1984》的結構,有一個揭開世界現實的過程。但在本作中,整個故事的結構實在過于單調乏味,懸念和動力性全都被大篇幅的說理文字給淹沒了,而后面的世界改變部分,被一群“超人”的行事所推動,導致讀者只能跟著作者走,自身則缺乏往前追尋的閱讀動力。

    同時,本作比上一作更倒退的一點,是本書的流水賬傾向變得更嚴重,敘事缺少節奏的變換。無論是重要情節還是過長情節,不管是轉折還是反轉還是回憶,都沒有節奏上的重點變化,敘事速度全都一致。人類的閱讀思維通常存在一種“聚焦感”,重要情節總希望寫多一點,不重要的地方就希望“無話則短”,而這種字數長短的變化正是文字的節奏變換之處。顯然,作者在這方面是沒有過多重視的。

    還有一點,本書的總體結構有割裂感:在本書進度到了一半之后,突然出現的同性愛人殺人事件,一下子將懸念提供出來,情節相對有了一個抓人的點,主體的情節從此刻開始才逐漸出現,然而這時候本書已經走到了下半場了。再結合本書倉促的結尾,似乎這個故事像是生生被從中間腰斬下來一般。或許這是為了下一部書所做出的特意安排吧。

    主旨與情感 

    如前文所述,在本書中,作者徹底沉浸在剖析、說教的書寫快感之中,使人覺得仿佛本書的重點其實不在于情感故事或者推理故事,而是在于領會作者對人性和社會的感悟。那么實際上在這一點上,本書做得如何呢?

    只能說不太理想,原因大約只有一個:作者說得有些過多了。

    說理太多,導致本書中的思想體現過于龐雜,缺少一個類似于“公理體系”一般可以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引領全書的核心思想。縱觀全書,作者似乎是寫到哪想到哪,想到哪寫到哪,寫完之后腦中又生出了新感悟,于是一步步循環寫下去……這就讓全書的理論和哲思過于斑駁混雜:談到歷史,就開始感悟歷史;談到科技,就開始質疑科技;談到社會,就開始評判社會。似乎什么都談到了,但又缺少重點,無法用一句話總結出全書最核心的思想。這說明本書在文字和思路結構上的嚴謹性、簡潔性上還有提高空間。

    實際上讀完全書之后,倒是讓人產生一種想法:既然作者原本就志在談理,那么為何不在小說中直接貫徹這一點,直接寫成哲思式小說?古今中外這類經典也有很多,許多前人的范例是可以借鑒的;而本書卻在總體情節構思上恰恰選擇了一個與作者真實創作欲望不太匹配的故事模式——懸疑推理故事。兇殺,懸疑,推理,探案,一見到這類元素,讀者的思維馬上就會進入這種故事模式中,閱讀重點將會放置在“情節性”上。這種故事模式,似乎與本書的“哲思性”文本實質相脫節。

    相信作者本次是在盡力嘗試把思想性和可讀性結合在一起,然而實質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本書未能像菲利普·迪克的作品那樣,在不傷害類型化敘事本質的前提下實現情緒和思想的充分表達,而是最終讓過多的思考淹沒了類型化敘事的審美核心,殊為可惜,且看其下一部作品將如何處理好這方面的問題。

    作者簡介

    麻辣豆腐w2005,貼吧資深評論員,圈內半資深作者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