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上海堡壘》評分低 中國科幻需要道歉嗎? 

    來源:北京日報 | 牛春梅  2019年08月19日08:52

    因為《流浪地球》,中國觀眾對國產(chǎn)科幻電影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了期待,但最近上映的《上海堡壘》卻又把期待逼回了原點。當觀眾吐槽聲越來越大,豆瓣評分越來越低時,該片導(dǎo)演滕華濤和編劇江南先后出來道歉。

    編劇、導(dǎo)演道歉,主演紛紛轉(zhuǎn)發(fā),這情景倒也是少見。但無論是觀眾,還是正處于起步階段的國產(chǎn)科幻電影,似乎都不需要什么道歉。再誠懇的事后道歉,也不如當初做事時的一點誠意,《上海堡壘》最大的問題不在于“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報”,而是套路太多,誠意太少。

    想必導(dǎo)演、編劇、主演們都沒有想到,這個看上去如此有賣相的影片,居然沒有大賣。畢竟,這部電影似乎具備了一切賣點:帶貨能力超強的流量(想當年外灘那個郵筒都被鹿晗帶成了“網(wǎng)紅”);人見人愛的愛情故事;當下最受關(guān)注的國產(chǎn)科幻題材;3個億的投資……但電影不是簡單的算術(shù)題,不是1+1=2,僅僅有套路是不夠的。

    一部好的電影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種化學(xué)反應(yīng),當你有足夠的誠意投入其中時,原本并不多的資源可能會激發(fā)出乎意料的巨大反應(yīng)。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非常成功的科幻片恰恰是反套路的。它或許沒有大投資,比如什恩·卡魯斯的《初始者》僅僅花了7000美元、77分鐘,講了一個邏輯嚴密的科幻故事,這依靠的不是流量不是愛情而是編劇的腦洞和知識儲備量;《彗星來的那一夜》也沒有什么大場面,不過是一間屋子幾個人,但故事創(chuàng)意的新穎度和哲理性是它制勝的關(guān)鍵;《末日危途》也是如此,沒有未來炫酷的科技,沒有刺激眼球的場景,有的只是對人性的拷問以及對未來的思考。遠的不說,就說說《流浪地球》,賣點顯然沒有《上海堡壘》多,但憑著創(chuàng)作者那股百折不撓的精神頭兒和對電影的敬畏心,愣是創(chuàng)下了票房奇跡。

    什么是電影從業(yè)者的誠意?什么是拍科幻電影的誠意?大概就是不要做簡單的加法,不要套路投資商,自然也不要被投資人套路,更不要試圖套路觀眾。套路片有沒有成功的?當然不排除“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奇跡,可但凡有點追求的電影人都不會指望著可遇不可求的“奇跡”吧?網(wǎng)友說,《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的一扇門,《上海堡壘》又給關(guān)上了。但愿《上海堡壘》能給后來者提個醒,關(guān)上的是那扇套路的門,中國科幻電影繼續(xù)發(fā)展的門仍然開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