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科幻文學:基于現實的未來視野

    來源:工人日報 | 黨云峰  2019年07月09日08:39

    科幻作家立足于當前社會的發展、科技水平,推導出未來社會的某種呈現狀態,并就人類的現存問題提出解決之道。科幻作家走在時代的前面,照亮未知、提出假設——甚至在若干年后會變成現實。時間和空間是人類的生存坐標,科幻小說提升了人們想象力的像素,對未來看得更清、更遠,改變了讀者看待世界的思維、看待未來的眼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科幻是基于現實的沙盤推演,即使宇宙寂滅,時空不存,最后熄滅的也將是人們不懈探索的目光。

    1903年,周樹人翻譯作家凡爾納的小說《月界旅行》的時候還沒用“魯迅”的筆名,當時也沒有科幻小說的概念,封面寫的是“科學小說”。他在《月界旅行·辨言》中指出:“經以科學,緯以人情……茍欲彌今日譯界之缺點,導中國人群以進行,必自科學小說始。”直到今天,科幻小說的寫作旨歸仍然是科學敘事與人文思考的結合,科學只是手段,思考才是落腳點。

    問題意識:幻想的船與現實的錨

    1818年,作家瑪麗·雪萊的長篇小說《弗蘭肯斯坦》出版,在這本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說中,她提出了人與科技的關系問題,如今人們已經就這個話題爭論了兩百年,并將繼續爭論下去。

    人們今天所熟知的科幻文學是由作家凡爾納和作家威爾斯奠基的。凡爾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版《外國文學史》中專節介紹的科幻作家,他在1870年出版的《海底兩萬里》中設想的潛水設備早已成為現實。威爾斯在1895年出版的《時間機器》中提出了“時間旅行”的概念,并成為這類小說的濫觴,他在小說《世界大戰》中提到的星際戰爭點燃了后輩思考的熱情。作家阿西莫夫創作的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作品,更是科幻作家無法繞開的高峰,他提出的創作原則依然是科幻作家在創作中遵循的圭臬,思維還在他提出的框架中打轉。作家阿瑟·查爾斯·克拉克在1968年出版的小說《2001太空漫游》中講述了機器人對人類的背叛。

    只要人類的想象力達到極限,科幻作家就會尋找突破點。科技能給人類帶來什么?從蒸汽朋克到賽博朋克,從蒸汽機車發展到網絡世界,科技產品的更新迭代成為時間劃分的重要標識,但技術的變革并沒有掩蓋社會中存在的問題。部分科幻作家認為,科技可以助力社會發展,也可能讓社會進入混亂,科技甚至被認為會反噬心靈、使人物化。在科幻作家看來,自然和社會環境未來會更差或更好,但多數情況下會更差。科技本身不是科幻小說的核心組成部分,科幻小說所關注的其實還是人們的現實處境、客觀矛盾、實際問題,哪怕在銀河系外的飛船上,人們思考的也是人們在現實中遇到的問題。

    哲學思考:科學預測與技術反思

    科幻小說的很多細節以科學理論為支撐,需要精確。科學理論為科幻作家的創作提供了素材和靈感,以前是牛頓的力學理論,現在則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雖然人們對蟲洞、平行世界、時光倒流等物理現象是否存在還處于探討階段,但這些現象在小說、影視劇中卻經常出現,很多觀眾對宇宙的了解也是基于小說、影視劇。科幻小說以跨越時空的敘事視角、合情入理的大膽想象,豐富了文學作品的表現空間,開辟了文學寫作、人類認知的新邊疆。

    不管是外星人入侵,還是異象降臨,科幻小說開頭就是讓人震驚的事情發生,在暴風驟雨般的難題的暴擊下,大家會做怎樣的抉擇,扮演什么角色呢?時間的河流在日常生活中緩慢地流淌,但在定位人類與自我、自然、科技、宇宙的關系方面,科幻作家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對未來提出科學的預測,既對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進行反思,也對有可能產生的倫理挑戰進行哲學思考,還對外星文明抱有濃厚的興趣,例如作家奧森·斯科特·卡德在小說《安德的游戲》中描述了身處太空的奧德賽們與外星文明的對話等。

    其實,科幻小說在國外文學界的地位并不高,作家菲利普·迪克是首位進入“美國文庫”的科幻作家,那已經是2007年了。即使到今天,“美國文庫”中的科幻作家也只增加了厄休拉·勒·古恩。如果把頭頂“黑色幽默”標簽的馮尼古特也算進去,“美國文庫”中的科幻作家也才三個人,顯露出科幻小說在文學界的尷尬地位。

    電影《銀翼殺手》在很多人心目中是至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這部賽博朋克風格的里程碑式作品,改編自菲利普·迪克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菲利普·迪克有很多奇思妙想,并且已經成為影視改編的寶庫,包括電影《少數派報告》《命運規劃局》等,也正是因為他深刻的哲學思考,導致他生前受眾不廣。

    中國科幻:月球殖民到降維攻擊

    1904年,荒江釣叟創作的《月球殖民地小說》問世,這是我國最早的科幻小說。作家老舍于1933年出版小說《貓城記》,主人公來到了火星。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80年代,作家葉永烈的小說《小靈通漫游未來》引發購買熱潮,作家路遙在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寫到了孫少平與外星人進行交談,可見科幻在當時確實是一個熱門的社會話題。而科幻真正引起大眾的關注,還要到1999年夏天,高考作文題目《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與剛出版沒幾天的《科幻世界》“撞衫”,引起巨大轟動。科幻再一次引發關注,則要到2015年作家劉慈欣憑借《三體》獲得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而從劉慈欣在《三體Ⅲ·死神永生》中提到的降維攻擊中能看到弦理論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引進外文書的步伐明顯加快,出版的科幻作品也多了起來。例如,作家斯蒂芬森近1200頁的小說《編碼寶典》于2002年出版,2017年由新星出版社引進推出中文版;斯蒂芬森近900頁的小說《七夏娃》于2015年出版,2018年就由中信出版集團引進推出了中文版。

    其實外星人存在與否、機器人有沒有情感等問題的價值,更多地在于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校正未來發展方向的參照,對有可能產生的畸形的未來進行預判,并使人免疫,讓人以自身的力量抵近完美。或許科幻小說中的人類世界只是比現實走得快一點,或許那只是平行宇宙中的某種存在狀態,或許時間旅行很多年后也不會實現,但在大腦的宇宙中,我們一直在穿梭古今、思古鑒今。

    科幻是人們填補現實與理想的鴻溝、折射虛設的未來的有效手段。科技只是載體,對人性的試煉才是核心。人類通過科幻小說探究自身與外界的關系,生命的價值就存在于這種審視中。哲學家卡西爾認為:“思考著未來,生活在未來,這乃是人的本性的一個必要部分。”未來所虛設的圓滿使人難以忍受時代、生命的局限,并在憧憬遠方的美好中渴望突破這種局限。局限是人類的現實境況,其中暗含著一種超越這種境況的努力,而這種努力所帶來的可能性使生命充滿生機,使人類的未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