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努力捧出最厚實的作品

    來源:文藝報 | 尹馬  2019年07月08日13:03

    我能夠在云南省作協的推薦下來到魯院,進入魯三六學習,度過非常充實的四個月,這樣的日子對我來說,無疑是奢侈的。基層龐雜的民生、民事對于一個長期堅持文學創作的中年男人來說,是無法等同于其他人的特殊日常,我不得不習慣在繁復的工作中以一種抽身的姿態回望生活并沉潛寫作。身處遙邊之地,即便是在家門口徘徊,我仍然覺得自己游蕩在一個陌生的遠方,這樣的狀態帶給我的,是一種隔離、迷茫和無助。從3月10日開始,我的現場從一個小縣城轉移到北京,生活獲得了另一種打開方式,在短暫的學習、思考、研討和創作實踐中,我的思想得以提升和蛻變, 內心逐漸變得充盈和富足。

    我的寫作已經有26個年頭,26年來,現實與夢想摩擦出的叮當之聲讓整個寫作歷程一片破碎。所幸我有一個充滿異樣色彩的大地,云貴川三省結合部的高原一隅,喀斯特地貌簇擁著3696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70萬各族人民,在一個年均日照不足80天的地方,云霧把天空和土地分成不同的兩半,一半是彩云南翔的旖旎身姿,一半是被人們開墾填滿的無限具體的人間。不得不說,那里有著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非凡的聲響,來自民間豐富的藝術養分在四時的晴雨之中交換著身姿哺育我,用清涼、甘洌的流水情懷蕩滌我不安的靈魂。這些年來,我試著用最接近泥土的身段和每一個人交談,洞悉他們內心的秘密,梳理他們面朝未來的種種姿態,企圖摳出他們理想中最接近現實的東西,然而很多時候,我只能在靜默的群山和奔騰的流水中枉自喘息,我的精神圖譜中屬于創造的那部分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激活,我不得不在一次次困頓中敗下陣來。魯院的學習、交流和研討活動讓我慢慢實現思維的通透,豐富多樣的課程安排從各個側面占領了思想的盲區,無論是點滴滲透還是塊狀覆蓋,都一樣使我獲得蝶變的快意。我想,回去以后,我一定會用不一樣的眼光去審視那片土地和我的親人們,一定會更好地打開寫作的缺口,自如地向天空索要飽滿的谷物,向人群交付最美好的愿望。

    作為魯三六的支部書記,我始終把履行好一名黨務工作者的職責作為自己的光榮使命,認真做好黨務工作。四個月來,按照學院領導的決策部署,與中國文聯機關黨支部聯合開展了“學用新思想,建功新時代”座談活動,就新時代作家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進行深入探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作家的黨性與個性”討論活動,就如何倡導作家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等方面的問題展開討論,進一步凈化靈魂、提振信心;利用魯三六到延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機會,開展“重學黨章、重溫黨史、重走長征路”活動,發動黨員從思想上入黨、從行動上入黨,以延安精神為指引,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好作品、大作品。

    感謝魯迅文學院的所有領導和老師,四個月來,你們的鞭策和鼓勵一定會成全魯三六的非凡創造,你們的寬容和大度一定會成就一個作家的優秀品質,你們的不斷牽引和凝望一定會讓每一個學員躬身創作并取得優異的成績。感謝魯三六的同學們,四個月來,我們相互指點、相互攙扶、相互鼓勵,讓青春回來過,讓時光精彩過,讓友誼感動過,相信有那么一天,我們都會成為各個地方、各個領域、各條戰線上的文學領跑者,我們都會捧出最厚實的文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