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劉慈欣:你的想象就是全宇宙 ——我寫《劉慈欣少年科幻科學小說系列·第二輯》

    來源:人民政協報 | 劉慈欣  2019年06月10日08:21

    2013年12月,我前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去看“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在飛往西昌的航班上,我遇到了一群五年級的孩子,他們也是去現場看發射的。發射結束后,我又在停車場遇到一群更小的孩子,看上去只有一年級的樣子。從這些大孩子、小孩子的眼中,我看到了興奮、好奇,還有一種對未來、對新世界的向往。

    時光回到1970年4月,也有一個小孩,他站在河南省羅山縣的一個村莊前,和一群大人小孩一起仰望著晴朗的夜空。漆黑天幕上,一顆亮晶晶的小星星緩緩飛過,那是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看到那顆飛翔的衛星,小孩心里充滿不可名狀的感覺,他覺得它是在星星間飛行,甚至擔心它會撞到其他星星上。直到幾年之后,他才從一本科普書中知道這顆衛星和其他星星的距離,知道無論怎樣也不會發生“太空撞車事件”。這個“杞人憂天”的小孩,就是我。

    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孩子們可以坐飛機去看衛星發射,而當時站在我旁邊的小伙伴大部分連鞋子都沒有。但相同的是,他們眼中同樣充滿對新世界的向往、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和對未來的期望。這種對未來充滿期望的眼神,跨越了歷史和時間?,F在的孩子們可能無法想象幾十年前鄉村生活的閉塞貧乏,我所居住的村子直到20世紀80年代還沒有通上電。在上初中之前,除了從父親床下翻出的一箱子書,我幾乎沒有讀過什么課外書。那箱書中有幾本科幻小說和科普作品,有凡爾納的《地心游記》,還有《十萬個為什么》。正是這些塵封在床下的書籍,給我的童年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的想象飛出了鄉村,飛出了中國,甚至飛出了太陽系。也是這些書籍讓我喜歡上了科學,喜歡上了科幻,后來走上科幻創作的道路。

    作為一個科幻迷,科幻塑造了我的生活和人生。所以,我相信,對于那些去看衛星發射的孩子們來說,這一次體驗在他們的人生中不會只是走馬觀花,那震撼人心的火箭發射場景,代表了中國最高精尖科技的月球探測工程,一定會在他們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再過十幾年、二十年,也許其中有幾個孩子會走上科研道路,甚至還會去宇宙探索,去別的星球建立人類文明。包括正在閱讀這套書的孩子們,也可能因為這些科幻故事而對科學產生興趣,像當年的我一樣,進入一個超出日常生活的有趣世界。

    坦率地講,我之前寫的都是成人科幻,沒有寫過面向少年兒童的科幻作品。出版少兒科幻時,我感到肩頭有一些壓力,因為給孩子讀的科幻,要符合孩子的閱讀心理和傾向,而我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的創作經驗。檢點以前的作品,我發現有一些比較適合孩子閱讀的,于是挑選出來,重新做了一些修訂和調整,作為“少兒科幻”的嘗試。相信小讀者們能夠從中更多地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所處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