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19是不是中國兒童動漫的文藝復興年?

    來源:動漫經濟學(微信公眾號) |   2019年05月28日12:37

    中國動漫產業正在快速轉向兒童向。

    動畫領域,2018年全年報批的439部動畫,超過50%是兒童向作品,步入2019年后,這個比例還在持續增長;出版領域,2018年少兒市場的同比增長13.74%的數據,在死氣沉沉的出版市場顯得非常耀眼,出版集團們紛紛將兒童動漫書籍作為營收增長的重點方向。

    2018年底,A股動漫龍頭奧飛娛樂先后完成了拋售有妖氣、融資7億聚焦少兒內容等一系列密集操作,騰籠換鳥意味明顯。

    晴天借傘,雨天收傘。對于中國動漫行業而言,青年向內容是增量,對標日本的EVA、美國的漫威DC,這的確提供了商業上更大的想象空間。在資本充裕階段,打造能夠“收割一代人”的IP孵化體系常常成為許多公司的目標,資本和cp也樂于追求增量,吸納籌碼;但當風向逆轉,銀根和監管趨緊,穩定且離錢更近的兒童向市場的吸引力就很大了。

    于是,曾經被視為傳統動畫而備受冷遇的兒童動漫產品,忽然迎來了資本和產能的同時灌注——在此背景下,中國兒童向市場正在迎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中國兒童動畫的風口來了

    和日本子供向動畫曾經經歷過的一樣,中國兒童動畫正在經歷一場產品升級。

    在日本,雖然有子供向動畫的分類,但其定義已經發生泛化,包含“能夠給兒童看的動畫”的全年齡段動畫,比如《口袋妖怪》、《數碼寶貝》等。青少年和成人觀眾被吸納為子供向動畫粉絲并不讓人意外;《名偵探柯南》這種具有兇殺場面的動畫,也被開放給兒童觀眾,市場因為流動才具有活力。

    而在中國市場,主流社會對于動畫是“小孩子才看的東西”的刻板印象仍舊存在;在產品供給端,以《熊出沒》、《超級飛俠》等為代表的典型兒童動畫仍舊占據主流位置。

    這給產品升級提供了機遇,即在數量和產品供給類型上實現多元化,逐步改善大眾印象,進而突破舊的商業天花板。目前,我們已經從片單中看到了一些有志于此的作品,比如《京劇貓之乘風破浪》、《新成龍歷險記第二季》、《星游記—風暴魔法拉(中)》等。雖然就比例而言仍舊不足2%,但至少是個好的開始。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少兒出版市場同樣享受了豐收的喜悅:少兒市場的同比增長為13.74%,雖然較2017年21.41%的增長速度放緩,但少兒市場依然是圖書市場占比最大的細分類且碼洋比重較去年有所上升,2018年碼洋比重增長到25.19%。尤其是在網絡端,少兒圖書在網店渠道的銷售增速高達26.56%,碼洋占比達27.15%。

    在具體門類上,少兒文學類依然是少兒類圖書零售市場最大的細分門類,其碼洋比重達到了少兒類圖書的28.30%,比上一年下降了1.29個百分點;其次是卡通/漫畫/繪本,碼洋比重25.41%,比上一年增加了1.04個百分點。少兒科普百科的碼洋比重為18.08%,游戲益智、低幼啟蒙和少兒英語的碼洋比重分別為7.75%、7.44%和5.59%;少兒國學經典、少兒藝術和青少年心理自助的碼洋比重在2.0%-2.25%之間,卡片掛圖類碼洋比重較小,為1.01%。

    在內容供給側,唯一的例外似乎是手機漫畫領域,在2018年,兒童向漫畫內容并未有顯著意義上的增長。這是由于兒童群體普遍要到中學階段才會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需求被暫時延后罷了。隨著00后觸網年齡不斷提前,這個需求被釋放的時間也可以預見。

    卡通頻道與兒童互聯網平臺之爭

    供給質量雙升的另一面,平臺渠道的強勢崛起,為這波產品升級奠定了內容輸出出口。

    電視平臺方面,CCTV—14、金鷹卡通、炫動卡通等少兒上星頻道在收視率上已經開始對一線衛視實現反超,據CSM2018年的數據顯示,CCTV—14和金鷹卡通這兩家少兒上星頻道的收視份額在某些時段上已經排在了湖南衛視之前,讓不少業內人士感慨,眼下電視觀眾似乎真的都被卡通衛視“搶”走了。如今,有望獲得更為優質內容的卡通衛視們,在搶奪客廳經濟主導權方面,將如虎添翼。

    除了傳統兒童頻道逆勢上揚,本次兒童向產品升級更大的看點集中在互聯網平臺的跑馬圈地上。2018年,BAT均推出了自己的獨立兒童產品,分別是:愛奇藝的“奇巴布”、優酷的“小小優酷”,以及騰訊視頻的“小企鵝樂園”。根據最新2018年新播少兒動漫付費作品內容資源占比數據顯示,奇巴布占比44%,小企鵝樂園占比25%,小小優酷占比19%。

    某行業人士接受采訪時向媒體透露,少兒動畫市場之所以活得互聯網巨頭們的關注,得益于三個現象在帶來釋好信號。首先是人口結構的變化,鼓勵生育的政策發布后,促進了內需。第二是智能終端的普及率特別高,兒童對在線支付接受度高,家長給孩子充錢更容易。第三是線下消費場景對IP的需求趨于正版化。而在線下實體商場中有三種業態最拉人氣,電影院、親子、餐飲,IP正版化的需求將有利于少兒國漫產業的發展。

    目前,奇巴布、小企鵝樂園和小小優酷均發展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產品邏輯:2018年,愛奇藝宣布上線付費向的兒童電子繪本業務;小小優酷背靠阿里,聯動淘寶天貓,做了天貓少兒狂歡節的線上營銷;騰訊則殺入線下,宣布與夢東方集團共同打造“小企鵝樂園”線下兒童體驗館。

    事實上,要想將上述商業設想變為現實,以IP為核心的內容壁壘將是兒童互聯網平臺們首先需要建立的。這意味著BAT的兒童產品均需要消化大量兒童向動畫內容,這或許也是動畫公司們敢于在這個內容領域加注的原因之一。

    值得關注的另一大亮點集中在互聯網平臺與卡通衛視們在家庭觀眾注意力上的爭奪。就像視頻平臺們曾經從衛視手中爭奪內容主控權一樣,在客廳經濟這盤大棋上,卡通頻道們和互聯網平臺們終有一戰。正因如此,動畫公司們對于平臺們的短期消化能力并不需要過度擔憂,如何把握住這波時間紅利,加速做出新一代中國兒童向產品似乎才是當務之急。

    站在2019年的關口,你覺得,今年會是中國兒童動漫的文藝復興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