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時間中穿越

    來源:文藝報 | 星河  2019年03月22日08:53

    英國科幻大師H.G.威爾斯在其科幻名著《時間旅行》中,不但提出了乘坐時間機器前往未來的可能,還特意詳細描寫了未來的人類社會狀態。在他的筆下,未來的人類如同一群孩童,終日玩耍嬉鬧,智力和體能都停留在5歲左右,這讓主人公“時間旅行家”大失所望——原來未來的人類社會不過如此!當然,在后續的情節中,主人公還發現了另外一種人群,以及更多的秘密……

    人類的逆進化是反智的,但科幻作品似乎格外垂青這種設定。在科幻電影《蠢蛋進化論》(Idiocracy)中,制作者同樣描繪了這樣一個“愚蠢”的未來。

    影片一開篇,就以類似紀錄片的形式表現了一個美國社會的殘酷事實:試圖優生優育的夫婦在繁衍后代上往往不盡人意,而對待感情、婚姻和家庭不那么在意的人卻有著絕對的繁殖優勢。長此以往,人類的智商也許會呈下降趨勢。未來,人類也許真的要向愚蠢的方向進化……

    在這個故事里,主人公被冷凍,醒來后發現已是500年后。然而他卻遭遇了一個相當愚蠢的未來——城市廢棄,垃圾成堆,人們用營養液澆地導致顆粒無收……面對這一切,他不得不參與變革,改造社會,最終以智者的身份留在了這個不盡人意的未來。

    其實類似的故事早已有之,但在時間穿越后主人公大多來到了古代——

    比如香港作家黃易的《尋秦記》:21世紀特種部隊戰士項少龍來到戰國時代,他歷盡艱險,找到這個時代的最強者嬴政,并輔佐他成為秦始皇。當項少龍被秦始皇視為威脅后,他攜家眷避世而去,結果他的兒子項寶兒非要改名為項羽……

    再比如前蘇聯科幻作家斯特魯格斯特兄弟的《做神難》(1964):科學家來到中世紀社會,他們竭盡全力想要改變歷史,但歷史最終還是按照它自有的規律持續前行……

    其實早在近代意義的科幻小說誕生之前,就有作家描述了這種“前往過去”的故事——1889年,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發表了小說《亞瑟王朝的康涅狄格美國佬》:

    故事開始于19世紀的美國,一個生于康涅狄格的美國人在一次昏迷醒來之后,發現自己竟置身于6世紀的英國亞瑟王朝。他不幸被頭戴鋼盔身披鎧甲的中世紀騎士抓住,并在法庭上被判死刑。執行時間定于528年6月21日正午,而主人公記起這天偏巧有日食,于是便向執法官當場演示了他“毀滅太陽”的魔法。結果他不但沒被處死,而且還升任朝中重臣,原來的王宮魔法師也因此失業。

    主人公利用這一地位,在6世紀的英國搞起了產業革命。建工廠,辦學校,造輪船,修鐵路,大大提高了當時的科技水平。然而不久亞瑟王戰死,教會執掌政權,開始糾集武裝力量想消滅以主人公為首的科學技術派,但終因不敵對方的精良武器而敗北。

    戰斗結束后主人公雇傭了一名廚師,不想他正是原來的王宮魔法師。他對主人公施用了魔法,使他長眠不醒達1300年,醒來后恰好是19世紀的英國。

    很顯然,這部作品繼承了作家一貫的諷刺風格,其意明顯在于針砭時弊。

    由上述幾部穿越回過去的作品可見,后世很多科幻或準科幻作品都使用了類似的套路。為什么一種總體上應該面向未來的文學作品卻要反向前往過去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現代人在未來,恐怕很難施展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更可能成為當時社會的笑料與談資。然而,《蠢蛋進化論》雖前往未來卻似前往過去,給出了一個弱智的未來背景,以昭顯平凡男主的偉大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