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作品推介|《一起連環綁架案的新聞》

    來源:文學報 | [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2019年01月31日08:42

     

    埃斯科瓦爾這個名字,在哥倫比亞曾經無人不知。他是販毒集團首領,一度控制美國約80%的可卡因買賣,是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毒梟。1990年,因懼怕被引渡到美國,埃斯科瓦爾綁架了九名哥倫比亞記者和一位政要親屬,作為和政府談判的籌碼。自1993年10月起,時年66歲的馬爾克斯開始采訪綁架案受害者,將他們的經歷以文學化的語言留存下來并公之于眾。

     

    馬爾克斯用詩人的視角、利落的筆法,記述了人質所受的嚴酷折磨,以及營救者與綁匪進行的匪夷所思的談判。這部作品像電影般緊張激烈,充滿懸念,有著新聞的嚴謹和令人興奮的語言。他寫就該作的初衷,即是“獻給所有關心(哥倫比亞)這個國家的人——無辜的和有罪的——并希望書中的一切不再重演”。

    1

    瑪露哈出身于一個顯赫的知識分子家庭,幾代人都是記者。她本人也當過記者,并數次獲獎。兩個月前,她開始擔任扶影公司的董事長,這是一家扶持電影發展的國有公司。貝阿特利絲是她丈夫的妹妹,也是她的私人助理,以前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理療師,但在歇業了一陣子后轉了行。她在扶影公司的主要職責是處理與媒體有關的一切事務。她們倆都無所畏懼,但從去年八月起,瑪露哈無意間養成了回頭的習慣,當時,毒販們開始綁架記者,行跡難料。她確實有理由恐懼。雖然上車前她回頭看一眼,覺得國家公園空無一人,但其實有八個人正在跟蹤她。其中一個坐在一輛深藍色的奔馳190里,車子停在對面的人行道上,掛著假的波哥大車牌。另一個駕駛著一輛偷來的黃色出租車。有四個人穿著牛仔褲、運動鞋和皮衣在公園的陰影下散步。第七個人個頭很高,衣冠楚楚。他穿著春款西服,帶著公文包,看起來像是一名年輕的經理。而這次行動的負責人正在半個街區外的街角咖啡館監視著這第一幕的正式上演。細致緊張的排練從二十一天前就開始了。

    出租車和奔馳跟著瑪露哈的車,一直保持著最近的距離。為了確定瑪露哈的日常線路,他們從上周一就開始這么做了。大約二十分鐘后,所有人都在82號大街上向右拐,那里距離瑪露哈夫婦和兒子住的紅磚房不到兩百米。瑪露哈的車剛開上陡坡,黃色出租車就超了過去,把它堵在了左邊的人行道上,司機不得不緊急剎車。幾乎同時,奔馳停在后面,堵住了退路。

    三個男人從出租車上下來,果斷地向瑪露哈的汽車走去。那個身材高挑、衣冠楚楚的男人帶著一件奇怪的武器。瑪露哈覺得那是一把霰彈槍,槍托被削短了,槍管又長又粗,像一架望遠鏡。實際上,那是一把口徑九毫米、帶消音器的迷你烏茲沖鋒槍,它能發射單枚子彈,也能在兩秒內連發三十枚子彈。另外兩名歹徒也帶著沖鋒槍和手槍。從后面那輛奔馳上又走下來三個男人,但是瑪露哈和貝阿特利絲看不見他們。

    2

    他們的行動迅速而統一,瑪露哈和貝阿特利絲只記得短暫偷襲的那兩分鐘內的零星片段。五個人在圍住那輛汽車的同時,也十分專業地盯緊了這三輛車。第六個人拿著沖鋒槍在街上巡邏。瑪露哈看出了其中的兇兆。

    “開車,安海爾!”她向司機喊道,“從人行道開過去,怎樣都行,趕緊開車。”

    安海爾呆住了,無論如何,前有出租車、后有奔馳,他們沒有脫身的余地。瑪露哈害怕那些人會開槍,她像抱著救生圈一樣抱著她的包,藏在司機座位后面,向貝阿特利絲喊道:

    “跳下去。”

    “不行,”貝阿特利絲低聲說,“跳下去我們會被殺的。”

    她顫抖著,但很堅定。她堅信這不過是一次搶劫。她艱難地取下右手的兩枚戒指,扔出窗外,想著:“拿了東西就趕緊走吧。”但她沒來得及摘下左手的兩枚戒指。瑪露哈在司機座椅后面縮成一團,甚至不記得自己戴著一枚祖母綠寶石鉆戒,還有配套的耳環。

    兩個人打開瑪露哈旁邊的門,另兩個打開了貝阿特利絲旁邊的門。第五個人隔著玻璃朝司機的腦袋開了一槍,由于消音器的作用,槍聲聽起來幾乎像是一聲嘆息。接著他打開車門,把司機拽了出來,又朝倒在地上的他開了三槍。命運無常:安海爾·瑪利亞·羅阿三天前才成為她的司機,他穿著深色西裝和熨帖的襯衫,戴著屬于部長級領導司機的黑色領帶,才剛開始他全新、體面的職業生涯。一周前,曾在扶影公司供職十年之久的前任司機自愿退休了。

    瑪露哈很久之后才得知司機的遭遇。她躲在藏身處,只能聽見玻璃破碎的聲音,還有幾乎是從她頭頂傳來的強制命令:“我們為您而來,女士。出來吧!”一只鐵掌抓住她的胳膊,把她從車里拖了出來。她盡力抵抗,摔倒了,腿上被劃出一道傷痕。但是那兩個人把她舉了起來,抬到了停在后面的車上。沒有人注意到瑪露哈緊攥著她的包。

    貝阿特利絲的指甲又長又堅硬,而且,她接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她向那個試圖把她從車里拽出來的年輕人反抗。“別碰我!”她喊道。他被激怒了,貝阿特利絲意識到他和她一樣緊張,什么事都做得出來。于是,她改變了語氣。

    “我自己下來,”她說,“請告訴我該怎么做。”

    他指了指出租車。

    “坐上那輛車,然后趴在地上,”他對她說,“快!”

    3

    車門是開著的,發動機已經啟動,司機在座位上靜止不動。貝阿特利絲盡量在汽車的后半部平躺。綁架者把他的外套蓋在她身上,坐好后,把腳擱在了她的身上。另外兩個人上了車:其中一個坐在司機旁邊,另一個坐在后面。等到兩扇車門同時關閉后,司機便沿著希爾昆巴拉大街顛簸著向北行駛。此時,貝阿特利絲才想起她把自己的包落在了她們的車上,但為時已晚。除了恐懼和不適之外,她無法忍受的還有蓋在身上那件外套上的體臭味。

    瑪露哈被抬上的那輛奔馳一分鐘前發動了,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線。她被安排坐在后排座椅的中間,兩邊各坐著一個男人。左邊的人強迫她趴在他的膝蓋上,這個姿勢非常不適,她幾乎無法呼吸。司機旁邊坐著另一個男人,通過一臺原始的對講機和另一輛車通話。瑪露哈愈發感到疑惑,因為她不知道自己被帶上了哪輛車——她從未發覺它停在她的車后面——但她覺得這輛車很新很舒適,或許還有裝甲防護,因為街道上的聲音被減弱了,就像微弱的雨聲。她覺得自己要窒息了,心臟幾乎要從嘴里跳出來。司機旁邊的人看起來像是領導,他發現了她的焦慮,試圖讓她平靜下來。

    “您冷靜點,”他回頭說,“我們把您帶走是為了讓您傳遞一份公告。幾個小時以后您就能回家了。但如果您亂動,那就糟了,所以您冷靜點。”

    那個讓她趴在膝蓋上的人也試著讓她鎮定。瑪露哈深深地吸了口氣,接著張嘴呼氣,呼吸得非常緩慢,漸漸緩了過來。駛過幾個街區后,情況變了。汽車在一道陡坡上遇到了交通堵塞。拿著對講機的人開始對另一輛車的司機大聲下達無法完成的命令。在公路的某一段,有幾輛救護車停滯不動。救護車的汽笛聲和震耳欲聾的喇叭聲能把一個神經緊繃的人逼瘋,而至少在那個時刻,綁架者的神經都緊繃著。司機試著開路,但他太過緊張,撞在了一輛出租車上。只是撞上也就罷了,對方司機還不住地大喊著什么,這加劇了所有人的緊張情緒。拿著對講機的人下令,無論如何都得前進。汽車從人行道和空地上逃竄而出。

    評價

    馬爾克斯用小說家對情感劇的直覺,讓讀者相當直觀地感受到書中主角所遭受的痛苦折磨:他們呈螺旋狀上升的希望和恐懼、他們對逃跑的想象、他們在絕境中的努力與絕望。——《紐約時報》

    一個有感染力的故事……用生動的筆觸,在不同的視角之間巧妙轉換,馬爾克斯將綁架案受害者囚禁生活中的瘋狂、他們的絕望、憤怒、虛假的希望和順從一一展現。——《舊金山紀事報》

    非常迷人……具備馬爾克斯最有影響力的小說所有的戲劇張力和情感共鳴。 ——《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