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評《百年中國科幻小說精品賞析》

    來源: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微信公號) | 齊劍  2019年01月26日15:36

    在文學史寫作日趨精細化、類別化的今天,重新梳理科幻小說的百年史就顯得尤為迫切。《百年中國科幻小說精品賞析》這部書的出現,就很好地為今后“百年中國科幻小說史”的整理與書寫提供了豐富的參考內容,打下了良好的資料基礎。

    在百年前的中國,科幻小說這一題材經歷了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創作的歷史過程,晚清讀者從閱讀儒勒·凡爾納、押川春浪、喬治·威爾斯等人的作品開始,逐步熟悉西方世界,這是晚清士民一種與世界溝通對話的方式,國人對于科幻小說的接受過程,也是中國人、中國視角、中國的思維方式開始逐漸融進世界整體性之中的過程。科學和想象沒有國界,所以人們深深地為那些建構在已知世界上的未知世界所吸引,讀者或許不了解西方文化的歷史脈絡,但對于滲透在科幻小說中的想象方式與思考模式,卻能達到一定程度的認同。科幻小說也以其包容性的魅力,吸納著來自東西方文明中源源不斷的想象力、思考力。

    隨著清末社會思想的逐漸開放,國人基于不多的科幻小說閱讀經驗、有限的科學基礎知識,本著對未知世界強烈的探索興趣和天馬行空、各式各樣的想象力,又試圖開始自行創作中國式的科幻小說,并將其與深厚的古典傳統相結合,創造出一種特異的、極具東方文化色彩的科幻小說作品。

    如在收集在本書里吳趼人的《新石頭記(節選)》,將譴責小說與科幻小說結合在一起,既有社會批判性,又具有科學想象力,實如文后賞析所言:“也只有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才有可能出現像《新石頭記》這樣富含深意的小說”。

    而另一篇對當代科幻小說作者錢莉芳的作品《天意》《天命》的介紹,又將當代歷史科幻小說這一題材進行了著重分析,對于這種跨越百年歷史、具有濃厚東方古典色彩的中國式科幻小說作品所保留的古雅的歷史氛圍、凝練的古典語言、悲劇英雄的崇高美以及對人類歷史的反思給予了高度評價。

    本書就選材看,作者不因作品所包含內容的復雜性而偏廢其科幻色彩,將它們一并收納進本書的梳理中,充分體現了編選者的慧眼獨具,認識到科幻小說不單只是無邊無際的想象力,它也自有其在社會現實中、傳統文化中的影響力。

    就結構設置看,本書將百年來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科幻小說作品分為草創期、開拓期、復蘇期、發展期四個階段,又將港臺科幻文學創作單列成章,充分體現著科幻小說在時間上和地域上的廣泛延伸,意圖構建起一片百年中國科幻小說的整體格局。

    就賞析內容看,本書文首長達16頁的導言,從科幻小說的文學定義、文學特征、文化價值寫起,總攬了百年中國科幻小說發展變遷的歷史,并簡介了本書的編選原則、評判標準和學術期望,從文藝學、文學史和文化批評三個層次對本書所要表達的主旨做出了梳理,在簡介每一個科幻小說的發展階段前,都有對該時期科幻小說發展的綜合敘述,且每篇文章后附的精品賞析不但簡述作者的生平、創作歷史,還就其本篇代表性科幻小說作品做出了系統性、整體性的文化評價,可以說本書從內容和結構上的設計,都非常具有科學性,既能照顧到時間與空間(歷史與地域)、又不局限于整體與局部,分割清楚,體大思精,在梳理充滿蓬勃想象力的科幻小說發展歷史中,又體現出結構設置的科學性和內容整理的嚴謹性,這一點的確難能可貴。

    重要的是,整本書在梳理百年中國科幻小說創作的過程中,沒有帶著厚古薄今的眼光。本書對新生代科幻小說的創作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編選者對中國當代涌現出的大批優秀的科幻小說作者的代表性作品予以了極高的評價。如獲得“雨果獎”“克拉克獎”的劉慈欣、獲得“雨果獎”的郝景芳、獲得“銀河獎”的趙海虹等人的節選或完整作品,都收納在本書之中,充分體現了本書的編選極富前瞻性、評判極具獨到性、視閾極有廣延性的特征,這對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創作,是一個學術性的肯定,也包含著一種大眾性的認可。

    因本書是對百年以來中國科幻小說作品的梳理,所以時空跨度大、篇幅較長,這就難免造成許多優秀的作品尚難以被充分挖掘。但這種精選代表性作品來組成百年中國科幻小說史四個階段的脈絡的做法,已經具有了文學史的性質,而對百年以來代表性作品的品評與價值判斷,又組成了一部完整系統、有跡可循的文化批評史。可以說,本書在這個層面上,又超越了簡單的科幻文學史梳理,其本身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