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缺了這些書,電影會否大打折扣

    來源:澎湃新聞 | Dzolan  2018年08月07日08:36

    2018年7月8日,為紀念布克獎創辦五十周年而頒發的金布克獎在英國倫敦揭曉,加拿大作家邁克爾·翁達杰憑借《英國病人》獲獎。這并非《英國病人》首次獲得殊榮,小說在1992年出版后就拿到了當年的布克獎和加拿大總督獎。1999年英國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將小說搬上銀幕,這部由拉爾夫·費因斯、朱麗葉·比諾什等一眾明星出演的同名電影在第6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囊括了最佳影片在內的九項大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護士安娜、失去拇指的男人卡拉瓦喬、印度士兵基普和躺在床上的英國病人居住在圣吉羅拉莫別墅中。在戰爭中以偷竊為生的卡拉瓦喬失去拇指后終日依靠嗎啡過活;從遙遠國度前來參戰的基普負責拆除炸彈,他的生命始終懸掛在導火線上;失去父親和丈夫的安娜則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英國病人的身上,希望借此逃脫戰爭帶來的陰影;而因全身燒傷躺在床上的英國病人沒有面孔,沒有身份,也沒有過去,這具軀體背后的靈魂幾乎從不主動開口談論自己。

    “圣吉羅拉莫別墅是為了保護凡人不受邪惡的侵犯才建造的,看起來像座圍城,大多數雕像的四肢都在最初幾天的轟炸中被炸飛了。房子與風景之間,炸毀的建筑物與大地上炮火的殘留物之間,似乎都沒有多少清晰的界線?!?/p>

    滿目瘡痍的別墅是他們精神和生活狀態的寫照。殘疾的人失去了他們的拇指和清晰的容貌,健全的人卻再也無法找回完好如初的靈魂。圣吉羅拉莫,他們借此將自身從火光沖天,如炮彈般呼嘯而去的歷史中攔截下來,這棟別墅成為了精神壁壘。翁達杰用接近意識流的敘事風格和多變的人物視角講述了躲藏在壁壘中的四人各自背負的經歷和他們之間微妙多變的關系。

    熟悉小說原著的讀者或許可以發現,電影版的故事和主題只是抽取了原著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一部分。這也就不難理解,翁達杰在領取金布克獎時所說的那句話多么謙遜:“我清楚自己能拿到這個獎,大部分是他(安東尼·明格拉)的功勞?!?/p>

    安東尼·明格拉基本保留了原著的人物結構和人物背景,但和原著相比,他只是較為粗略地展示了除英國病人之外其他三人過去的經歷,著重講述了英國病人背后引人矚目的愛情故事。而原著中依托印度士兵基普探討的種族問題和殖民主義帶來的精神創傷,以及戰爭中信仰的建立與破滅幾乎消失不見,籠罩全書的個體在時代裹挾下復雜多變的心緒和因無力對抗催生出的渺茫感也被相應地弱化。

    撇開《英國病人》在改編過程中的取舍問題,小說和電影依舊共享著某些不容忽視的線索,其中之一就是那本由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撰寫的《歷史》。這本西方古代第一部歷史學巨著成為了電影和小說中現時與過往記憶的交匯點。

    在電影里,鏡頭對準散落在地上的《歷史》和書中夾雜的各種雜物后,畫面第一次浮現出英國病人與凱瑟琳相遇的場景。緊接著,凱瑟琳在篝火之夜講述《歷史》中關于坎道列斯和他王后的故事——它也暗示了英國病人與凱瑟琳之間曲折的愛情經歷。而影片接近尾聲的部分,受傷的凱瑟琳孤身一人躺在泳人洞穴中,漫長的等待中,她依靠微暗的燈火在《歷史》的空白處寫下對愛人最后的告白,當燈火完全熄滅時,畫面變暗,凱瑟琳最后留給觀眾和英國病人的是一聲微哀的嘆息。

    “我們帶著對愛人和部落的記憶死去,口中是曾經吞咽過的無窮滋味,懷中是曾經相擁的身體,這身體仿佛智慧之水,任我們一頭扎入、暢游其中,還有大樹般的文字,曾經的攀爬流連,以及無數的恐懼,如一個個巖洞,卻正是我們避難藏身之處?!?/p>

    希羅多德的《歷史》從呂底亞人的崛起一直講述到希臘軍隊進攻小亞細亞。這段記錄了無數戰爭、反叛和死亡的過去,在護士安娜向英國病人讀出那封告白信的過程中卻變得式微。因為戀人們跨越生死的愛,從不起眼的空白頁中宣泄而出,吞并了《歷史》,淹沒了泳人洞穴,和凱瑟琳脖子上名為斯普魯斯的海峽:vascular sizood.

    類似于《英國病人》這樣,借書籍在電影中“穿針引線”的例子并不少見。2002年上映的電影《時時刻刻》在結構和內容上都依靠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代表作《達洛衛夫人》來搭建。

    《時時刻刻》圍繞三個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女性展開。生活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作家伍爾芙;二戰末期的家庭主婦勞拉;由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生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同性戀女子克拉麗薩。導演史蒂芬·戴德利通過讓影片中的伍爾芙寫作《達洛衛夫人》,讓布朗閱讀《達洛衛夫人》,沃甘過著一種達洛衛夫人式的生活將三個女人串聯在一起。事實上,戴德利的這種結構正是對小說主角、作家、讀者之間微妙關系的參照。

    《達洛衛夫人》是伍爾芙完成于1925年的作品,這部以達洛衛夫人舉辦生日宴會為核心,描述當時英國社會各層階級人物面貌的小說依舊融入了伍爾芙對現代女性主義的思考以及對意識流寫作的探索?!稌r時刻刻》雖說并不是對《達洛衛夫人》正統意義上的改編,但在主題上卻近乎完美地傳承了原著的精神面貌。這既得益于他利用小說和主角、作家、讀者的隱藏結構為影片施加讓人信服的因果關系,還歸結于在克拉麗薩這一現代角色身上植入了伍爾芙對達洛衛夫人的情節安排??死愃_遭遇前夫,經歷好友自殺等關鍵橋段基本都符合小說文本。

    除了依托書籍在敘事脈絡或結構上作文章的電影,2016年上映的法國電影《將來的事》是借書籍凸顯影片主題的絕佳案例。

    《將來的事》由伊莎貝爾·于佩爾主演,講述了一位家庭幸福美滿的哲學教師突然面臨婚姻破裂、母親去世、與學生產生哲學理念上的分歧等一連串困境時如何渡過難關的故事。這是筆者近年來重看次數最多的一部電影。

    托馬斯·品欽曾在其小說《葡萄園》中寫道:“這是一個新的階段,危險而現實,像做愛、生孩子、動手術一樣,更臻成熟,也通向一個秘密:生活就是百折不撓的奮爭,要奮爭就會有死亡。而那些還在為這個秘密奮爭不已,還沒有而且常常一輩子也無法洞悉這個秘密的人,不管年齡大小,都永遠是孩子。”

    《將來的事》不僅提出了特定年齡階層在面臨現實及精神困境的時候如何為自我尋找出路的問題,同時還追問了當一個人洞悉了婚姻、死亡、家庭這些世俗規則,洞悉了品欽筆下的“秘密”時,那些由藝術和哲學引導的形而上學是否可以為這個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撐,或者現實中的解決方案?

    影片中,哲學教師娜塔莉去參加自己母親的婚禮,臺下坐著她離婚的丈夫,女兒和兒子。她打開了十七世紀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的著作《思想錄》,開始朗讀其中的一段——

    這就是我所看到的并且使我困惑的,我瞻望四方只看到晦暗不明。大自然提供給我的無往不是懷疑與不安。如果我看不到任何可以標志神明的事物,我就會做出反面的結論;如果我處處可見創造主的標志,我就會在信仰的懷抱里心安理得。然而我看到的卻是可否定的太多可確定的又太少,于是我便陷入到一種可悲泣的狀態;并且我曾千百次希望過,如果有上帝在維系著大自然,大自然就會毫不含混地標識他;如果大自然所做的關于他的標示是假的,那么大自然就會把它們徹底勾銷;大自然要么說出一切,要么一言不發,從而讓我看清我應該追隨哪一方。反之,目前的我卻茫然于我是什么以及我該做什么,我既不清楚我的狀況也不明白我的責任。我全心全意想要尋找真正的美在哪里,以便追隨它;為了永恒的緣故,我愿意付出任何代價。

    這段引用完全可以看作是彼時娜塔莉的心路歷程。在遭遇困境的時候對自身持有的信仰進行質疑,進而在迷茫的心境下重新將自己堅定地交回到對美和永恒的追求中。這并非結果,也并非答案,而是一種延續,一種就算身處困境不知所措但對美和永恒依然抱有信任的延續。影片的末尾,娜塔莉抱著自己的孫子輕聲哼唱,一切戛然而止,卻又不言而喻。

    當然,更多時候書籍出現在電影里只是為了增加角色和影片的趣味性,或者用于凸顯導演的個人喜好。諾蘭在2014完成的影片《星際穿越》中就“顯擺”了一次自己的閱讀品味。墨菲書架上的每一本書都是諾蘭精心挑選的,其中有馬爾克斯的巨著《百年孤獨》,后現代主義作家托馬斯·品欽的代表作《萬有引力之虹》,博爾赫斯的《迷宮》以及號稱當代英國“文壇教父”的馬丁·艾米斯的《時間箭》。在接受《連線》雜志采訪時諾蘭也表達了自己對這些書的看法,例如,他稱自己在馬德琳·英格的《時間的皺紋》中第一次接觸到多維空間,也因為《萬有引力之虹》是最優雅的書名而將它擺在書架上。

    出現在《將來的事》中的《思想錄》其實也是已故法國電影大師埃里克·侯麥的心頭好。在其電影作品《慕德家一夜》中,侯麥就讓男女主角進行了一場關于帕斯卡爾的對話。他還曾在1965年邀請了一位哲學家和神父進行對談,就此拍攝了紀錄短片《關于帕斯卡爾的對話》,據聞此片也是為拍攝《慕德家一夜》進行的前期準備。

    最后要提到的是,哪怕這么多電影中出現了書籍,依靠書籍來進行主題、風格和結構的形成??蛇@么多書加起來恐怕都沒有雷·布拉德伯里在其科幻代表作《華氏451》中燒過的書多。在他筆下,以焚書為目的的消防員曾燒毀過堪比私人圖書館規模的書籍。而且還不止一次。因為他的《華氏451》曾兩次被改編為電影。一次是1966年由弗朗索瓦·特呂弗搬上銀幕,一次是2018年由拉敏·巴哈尼改編拍攝。

    布拉德伯里出版于半個多世紀前的這本反烏托邦小說就已經寓言了當下主流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走向。消費主義橫行霸道,人類對智識的向往愈漸晦暗,而書籍的消失只是這萬千變化中的一小部分。這一點特呂弗和巴哈尼都沒有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