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作品》評刊團線下活動(第一季)在廣州舉行

    來源:金羊網 | 黃宙輝 周朝軍  2018年07月29日07:55

    原標題:《作品》雜志組建全國首支專有評刊團 引領國內文學評論增加了“草根發聲”

    7月28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名《作品》評刊團成員齊聚廣東省作協“嶺南文學空間”,舉辦了一場與眾不同的文學活動——《作品》評刊團線下活動(第一季)。活動品讀了王哲珠、馬曉康、葉清河、李銜夏、周齊林等五位廣東青年作家新近發表在《作品》雜志上的小說、散文,并舉行了“評刊團”分享會、優秀評刊員評選和詩歌朗頌會。據悉,《作品》雜志組建的全國首支專有評刊團,引領國內文學評論增加了“草根發聲”。

    活動現場

    百名成員為作家新作寫評

    記者了解到,這次活動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參加活動的評論者不是以往文學研討會常見的職業評論家,而是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熱愛寫作閱讀,具有較強閱讀品鑒能力的《作品》雜志專有評刊員。

    《作品》雜志社副社長鄭小瓊介紹,今年年初,該雜志社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招募評刊團成員,有近500人報名。經過嚴格篩選,又經過三個月觀察淘汰,最后確定160人成為第一批《作品》評刊團正式成員。評刊團成員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地區和各階層,評刊團里有大學教授、優秀作家、職業編輯,也有企業家、農民等。

    《作品》雜志社向評刊員寄贈最新期刊,就指定作品寫出一到兩篇評論文章。每月中旬的周六上午舉行線上研討會,研討一到兩名作家的作品。該評刊團上線半年來,已經為王方晨、鬼金、楊襲、王秀梅等實力派作家,馬曉康、葉清河、虞燕、豐一畛、田興海等新秀舉辦了線上研討會,作家、讀者與編輯互動交流。每位作家少則有80人,多則有140人為其新作寫評。迄今為止,累計2000余人/次參與研討,并通過新媒體、《作品》雜志紙刊等平臺發出評論精選近800篇,在文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作品》雜志也因此成為受新媒體關注度最高的文學期刊之一,被作家、編輯同行譽為“腦洞最大的編輯團隊”、“文學界的一大創舉”、“改變了中國文學名刊格局”。本次評刊團相聚廣州,是繼評刊團線上活動成熟之后推出的第一次線下活動。據悉,因在作品雜志微信平臺留言加入評刊團的申請不斷,《作品》評刊團即將擴員,經過精心選擇的80人將加入這個團隊。《作品》雜志社也在努力爭取多方支持,讓線下活動走出廣州,走近全國各地的讀者。

    《作品》評刊團代表向《作品》雜志社贈送書法作品。

    最大限度啟發寫作者思考

    “在網絡時代,紙刊寫作者與讀者之間是斷掉的,需要去打通這個通道。”《作品》雜志社副總編王十月告訴記者,現在國內文學評論的生態是不健全的,只有一極。假如把文學評論比作一個森林,森林里不可能只長大樹,還要有各種植物。在現有的文學評價體系外,需要再來一個更加有民間色彩的、具有草根意義的評讀。《作品》評刊團成員的評價可能沒有專家那樣的高度,但它是質樸的、認真的,是認真讀過文本的。

    以前,寫作者寫出作品后,跟讀者鮮有交流,不知讀者是怎樣看待這些作品的。現在,通過評刊團成員評論的方式,能把讀者真實的看法反饋給寫作者,最大限度地啟發寫作者思考。讀者和作者在刊評中,能觸摸到各階層各地區讀者的閱讀體驗和感受。此外,這些評刊團成員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是各地文學愛好者中的中堅力量,他們寫的這些評論文章會在當地報刊上發表,也讓我們寫作者的作品為更多人知道,并深度閱讀。

    “《作品》為我打開了一扇新的文學世界的大門。”來自湖北的評刊員蕭肖認為,國內首支評刊團的建立,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評刊模式,掀起了一場震驚全國的文學創新。在《作品》的影響下,數家名刊也先后設置了類似的模式,國內文學評論正在過去“專家發言”的基礎上悄然增加了“草根發聲”。在線上評刊會,一百多個評刊員同時發聲,多聲部、多元化、多角度,飽含特質,能最大限度地啟發寫作者思考,也為讀者奉獻了一道來自五湖四海的美味大餐。

    《作品》雜志獨創稿酬打賞制

    據了解,廣東省作協就辦好《作品》雜志提出了“名刊工程”,強調《作品》雜志要“不斷解放思想,創新思維,走近基礎,服務人民”。正在是這一工作思想的指導下,近年來,《作品》團隊創新不斷,在多個方面走在了時代前列。

    該雜志是最早關注90后、關注90后力度最大的文學名刊;與《文藝報》、中國作家網合辦90后欄目,前不久還與中國作家網舉辦了全國首次高級別的90后作家研討,被譽為90后作家的大本營。《作品》雜志具有獨創品牌的欄目“手稿”近年來刊發了作家陳忠實、閻連科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的手稿,在多家圖書館舉辦中國作家手稿展,即將出版《作品文學大系·手稿卷》。《作品》雜志獨創的品牌欄目“民間詩刊檔案”,數年來整理推介全國有影響的數十家民間詩刊和民間詩人團體,被譽為“研究中國當代詩歌繞不過去的資料”,《作品文學大系·民間詩刊檔案卷》也即將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此外,《作品》雜志還獨創了稿酬打賞制,稿酬由基本稿酬加打賞稿酬組成,而打賞稿酬由讀者在微信公眾號投票評選,一期投票微信閱讀量超過25萬次,有效擴大了雜志的影響力。《作品》雜志也因此改寫了中國文學期刊的格局,《作品》現象也成為文學界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