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主旋律佳作——對電影《青年馬克思》藝術實踐的幾點思考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張玲  2018年07月19日11:19

    2018年5月5日,即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日,電影《青年馬克思》在中國大陸地區公映。導演哈烏·佩克是著名海地籍導演,在紀錄片與故事片兩個領域都有建樹。為拍攝這部影片,哈烏·佩克準備了十年時間, 2017年作為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影片上映。影片罕見地聚焦馬克思的青蔥歲月,藝術性地展現了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巴黎相遇、互相幫助、共同成長,最終完成《共產黨宣言》并奠定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基礎的傳奇過程,生動刻畫了馬克思從青年時代開始就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不懈奮斗,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以及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斗的人生道路。 《青年馬克思》在國內上映后引起強烈關注,取得良好的票房和口碑。影片中制作者的不少巧妙構思和藝術手法對于普通觀眾而言可能比較難以察覺,但正是由于這些藝術實踐,使得觀眾更順利地進入故事,這或許會為我們的主旋律電影帶來一些啟示。

    化繁為簡

    影片所展現的是馬克思26歲到31歲在思想上實踐上取得“雙重飛躍”的關鍵5年,簡潔生動地講述了《共產黨宣言》的誕生過程。正是這五年的艱苦研究和革命實踐,馬克思形成了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的理論,同時也走上了工人運動領導者的位置,讓馬克思主義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指導綱領。

    馬克思年輕時遇到過形形色色的理論家和革命者,當時的歐洲正值階級矛盾激化的時代,許多新的思潮也因此產生,在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學術主張流派紛紜。影片要展現馬克思在理論研究和革命實踐上的“雙重成長” ,難免要引入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如果完全精準復原史實拍成電影,很容易會讓觀眾陷入每分鐘都見到陌生配角的局面。拍攝一部引人入勝的故事片,顯然不能這樣做。除此之外,展現一種思想的成長,從電影鏡頭語言的角度來講也不容易。馬克思的學術成就來自艱苦的思考和研究工作。而在電影里,若一直拍攝馬克思伏案奮筆的畫面,則很難產生對觀眾的吸引力。

    于是,影片在整體符合史實的基礎上,獨具匠心地選取了兩個歷史人物,一個是理論上的對手——空想社會主義理論家蒲魯東,另一個是國際工人運動實踐上的對手——空想社會主義者魏特琳。通過馬克思與這兩個人的辯論,表明馬克思主義在當時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進行變革,給國際工人運動帶來新綱領,將國際工人運動帶入新時代。而馬克思離開德國到法國并與恩格斯見面,則由另一位線索人物——曾經的《萊茵報》主編盧格來完成。這與史實其實有出入,馬克思并不是在找盧格“討薪”時與恩格斯結識的。而影片這種“方便處理” ,除了表現馬克思革命生活的艱難之外,也增加了戲劇巧合,同時還避免了加入過多的配角人物。因此,把握了蒲魯東、魏特琳和盧格這三個配角人物,觀眾基本上就可以看懂影片的核心矛盾。

    就這樣,影片從馬克思與蒲魯東、魏特琳見面,提出對他們的質疑開始,經過對馬克思、恩格斯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的刻畫,到馬克思主義登上歷史舞臺深刻地改變了國際工人運動,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取得勝利為終止,完整地表現出馬克思及其《共產黨宣言》的產生背景和巨大價值。這種化繁為簡、“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手法,給影片以良好的故事基礎。在影片的結尾,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義者同盟大會上的演講得到了國際工人代表的一致支持,馬克思的理論取代了空想社會主義理論,成為工人代表普遍支持的綱領。魏特琳及其不切實際的空想社會主義行動綱領退出歷史舞臺,蒲魯東也遠離了工人運動。之后馬克思在恩格斯和燕妮的支持下完成了《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海邊交談,提到他要完成《資本論》 ,在任重而道遠的感情氛圍下,昂揚又不失厚重地收束全片。

    由小見深

    對于更加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個人生涯的觀眾來說,影片在細節上也有不少讓“深層次”觀眾會心一笑的時刻。譬如,一個是影片對恩格斯給馬克思帶來的幫助的刻畫,另一個則是燕妮對馬克思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持和貢獻。

    影片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見如故,二人在巴黎的小酒館里暢談。電影除了用下國際象棋來表現兩位年輕思想家的思想碰撞之外,還特別插入了恩格斯問馬克思是否讀過英國經濟學家著作的情節。馬克思表示愿意閱讀,恩格斯繼而問馬克思是否能看英語,馬克思表示自己可以很快學會。看到這里,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更有心得的觀眾,肯定能意會導演的意圖——馬克思理論最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發現了資本主義剝削的規律,即剩余價值理論,并由此提出了改變生產關系是消滅剝削的唯一方法這一命題。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之處是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提出了一套完善而科學的經濟學和政治學理論。26歲的馬克思在遇到恩格斯的時候,從恩格斯介紹的著作里得到了經濟學方面的刺激。恩格斯同情受到嚴酷剝削的工人群體,他也與女工瑪麗·白恩士相戀并共同為工人權益努力抗爭。恩格斯對工人生活狀況的調查,也給了馬克思實證的研究資料。這都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巨大意義。在小酒館的這一兩句對話,實際上點出了恩格斯給馬克思帶來的理論營養,也為馬克思片尾時提出寫作鴻篇巨著《資本論》埋下了伏筆。

    影片中還有一次描寫馬克思在比利時困居時,恩格斯給馬克思一家提供了經濟上的救助。這當然是為人所知的馬恩之間的偉大友誼,而在這段劇情之前還有一處伏筆值得注意。馬克思到郵局申請一份抄電報的工作,卻因為字跡太過潦草而被拒之門外。在影片的結尾處,涉及馬克思字跡潦草的情節再次出現。在恩格斯謄寫馬克思所著的《共產黨宣言》草稿的時候,恩格斯認不出來馬克思寫了什么。這時燕妮接過草稿,準確地找到了應該銜接的段落。這一處安排頗為用心。對馬克思和燕妮的感情有更多了解的觀眾,看到此處令人感動不已。馬克思手稿字跡確實比較潦草,燕妮協助抄寫、謄寫,為馬克思著作得以順利出版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都知道燕妮是一個貴族家的大小姐,她陪伴馬克思一生并不僅僅是“貧賤不能移”的忠貞愛情所致。在反動政府的禁言管制下,馬克思和燕妮從德國輾轉法國、比利時等地,生活坎坷不斷,燕妮對馬克思充滿了信任和愛,在艱難歲月里與馬克思風雨同舟。同時燕妮也是一位非常有學識、有膽識的知識女性。她對馬克思的愛和幫助不局限于生活上的照顧,還有思想和精神上的堅定支持。影片所描寫的這個辨認手稿的小橋段,指向了燕妮在思想上和學術上對馬克思的重要性,從側面刻畫了燕妮的形象,也展示出馬克思和燕妮之間心有靈犀的情感關系。而靈魂伴侶對于觀眾而言,是真實而深沉的內心情感渴望,這對于觀眾而言是極富感染力的。注重人物之間關系的刻畫并落實于人物之間微妙動人的細節中,也是這部電影更加親近觀眾的重要原因。

    正是上述藝術手法的巧妙運用,使得《青年馬克思》在一部電影的體量內,生動、簡潔地展現了《共產黨宣言》的誕生過程。當然,除了上述特點, 《青年馬克思》還有眾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它盡量淡化影片的政治屬性,而將重點落在對人物以及人物關系生動真實的刻畫上,拉近了馬克思、恩格斯等偉人形象與普通觀眾的距離,普通觀眾能夠清晰地看到并感受到他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也能夠被他們高尚的情操和偉大的情懷志向所感動、所吸引,由此對人物的命運產生關注,對他們的行為產生認同,被他們的信念和勇氣所感染與凈化,備受鼓舞與教育。比如,影片對當時真實的歷史環境和歷史氛圍富有質感的和高質量的藝術還原呈現,也很容易讓觀眾產生藝術認同感和時代代入感,從而對影片產生認同感。還有,影片中人物臺詞的中文譯制配音也十分精彩,從夫妻間的柔情、朋友間的熱情,到學術辯論的激情、革命者的豪情,在各種情境下都準確地拿捏分寸,展現出角色之間的思想碰撞,精準傳達出人物的思想內涵,形成觀眾觀影時的戲劇張力。

    當然,影片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比如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空想社會主義有何鮮明不同展示得不夠清楚。影片末尾在正義者同盟大會上,雖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演講都提及了階級斗爭的必然和客觀性,但因為前文對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的交代不夠集中,所以觀眾可能還是不能充分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帶來的質的飛躍。這一點對于比較熟悉馬克思主義產生背景的觀眾,也許不構成問題,但對于不太了解這一背景的觀眾來說,結尾帶來的感動可能就會打些折扣。

    自上映以來, 《青年馬克思》在國內的票房已突破兩千萬元人民幣。在上映首月,保持了每周一百萬元至四百萬元的穩定高速增長。首個周末之后,在貓眼和淘票票購票平臺上都取得了8 . 2分的高分口碑。上映一個月之后,在貓眼平臺評分穩步上升至8 . 4分,淘票票評分上升至8 . 3分。這一現象本身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強大生命力,而作為主旋律電影,該片不俗的藝術質量也是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可見,在電影觀眾日益成熟的今天,我們還是要從藝術質量入手,把藝術質量當作生命線。有了藝術質量作為根基,主旋律電影才會贏得觀眾、贏得市場、贏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