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吳巖:文學是寫人的 科幻的核心是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

    來源:晶報 | 羅婉  2018年06月25日07:58

    在采訪中幾次遇到吳巖,每次他總是忙忙碌碌的樣子,即使是接受我們的專訪,也是他百忙之中抽空促成。的確,來到深圳,他身上肩負的事務(wù)更繁重了,上課、做項目、辦研討會、搞創(chuàng)作,每一項都是吳巖心潮澎湃的事業(yè)。

    在論文網(wǎng)站、豆瓣檢索吳巖,你會發(fā)現(xiàn)他多年來在科幻文學理論和學科體系建設(shè)中的耕耘成果,許多科幻研究,都是從他這里開始出發(fā)。

    當然,因為這些事務(wù),自己創(chuàng)作的時間也不得不一再讓步。吳巖笑道,未來自己還是會回歸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來,一來寫寫小說,二來逐步介入劇本創(chuàng)作。對于吳巖來說,想象力是無邊的,就像人類登上月球,固然打破了古人對月亮、嫦娥的一個美好幻想,但卻打開了另一道門,“那里總有我們沒有到達過的世界。”

    科幻作家以前難入作協(xié)

    晶報:這些年來,中國的科幻文學越來越引人關(guān)注,一方面許多作者,包括老中青,均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另外一方面它作為一種類型文學,也引發(fā)了社會、網(wǎng)絡(luò)的熱議和閱讀,那么,目前我們可以說科幻文學在中國已經(jīng)開始了在文學發(fā)展中的“主流化”進程嗎?

    吳巖:科幻文學從理論上、實踐上來說,都不能成為主流文學。因為文學是寫人的,而科幻關(guān)注的核心并不只是一個人,它是講人類、宇宙,宇宙中的變化,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的,這也注定了它不可能成為主流。加之在美國,科幻是流行文學,所以中國照搬過來后也這么劃分。不過,科幻在歐洲一直是主流文學的一部分,它是思考人生與人類意義的。我們這么劃分雖然有點簡單化,但近年來還是有些變化。比如說以往科幻作家是入不了作協(xié)的,哪怕是劉慈欣。但是自《三體》獲雨果獎后,作協(xié)對科幻作家也打開了大門了。而且從前年開始,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也加入了中國作協(xié),相當于我們多了一個渠道,現(xiàn)在每年可以推薦三個人入會了。

    晶報:自科幻文學被引進國內(nèi)后,其經(jīng)歷了起起伏伏的變化,您可以大致介紹一下科幻文學在國內(nèi)的變化歷程嗎?

    吳巖:我們國內(nèi)科幻文學的發(fā)展是有斷裂的。晚清從1902年到1911年的九年間有一個小興盛,大概有二三十部重要作品,然后民國時期寫的人就少了,像鴛鴦蝴蝶派、部分科普作家寫過一些,老舍也寫過,但不流行。新中國成立后,1954年到1956年間有一個小流行,然后1960年代也算一次吧,真正的大流行就是1977年到1984年之間,那時幾乎所有的報刊雜志全都刊登科幻小說,后來又衰弱下去。一直到新世紀,乃至劉慈欣出現(xiàn),又有了新的起色。不得不說,是劉慈欣造成了一個新的流行。

    晶報:在您看來,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定義科幻作品?

    吳巖:這個真的太難定義了。雖然像“偃師造人”此類故事也帶有科技的因素,但這些歸類則是根據(jù)今天的科幻標準去定義的。從創(chuàng)作初心來看,它們并不像有目的的創(chuàng)作,只能說這是類似的寫作。在國外,一般認為科幻小說這個概念的開端是在1926年,“美國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創(chuàng)辦第一本真正的科幻雜志《驚異傳奇》。后來的“雨果獎”當然也是為了紀念他。所以在19世紀中后期,法國作家凡爾納創(chuàng)作《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這些作品時,都還沒有“科幻”這個詞。

    那么對于中國而言,我覺得可以稍微往遠點算,晚清的一些作品可以納入,但是你要說古代神話、志怪小說是科幻,那就很牽強了。比較有意思的是,晚清時,在梁啟超等思想先驅(qū)的倡導下,不少新小說家們也開始翻譯和創(chuàng)作科幻小說,那時他們所廣泛使用的術(shù)語是“科學小說”,而目前對此比較統(tǒng)一的定義就是“關(guān)于變化的小說”,即描述這個社會怎么發(fā)生快速的變化,人怎么去適應或者怎么去超越這種變化。

    韓松是我最欽佩的一個

    晶報:談起國內(nèi)目前的科幻作家,可能很多人都會提到四大天王“何慈康松”,以及后來新生的科幻作家,您能不能從時間段上為讀者分類一下這些科幻作家?

    吳巖:何夕、劉慈欣、王晉康、韓松都屬于老一代的新生代,再往前則是葉永烈、鄭文光、童恩正這一代,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新生代后頭的,就是所謂的“后新生代”“晚生代”。我覺得“何慈康松”那一批,對于寫作還是秉持著比較傳統(tǒng)的思想,有點文以載道的理想,只不過每個人選擇的方式不一樣。王晉康更注重倫理,劉慈欣是科技的理性,何夕突顯人性,尤其是愛情,韓松則側(cè)重先鋒的思索,看著很散亂,但實際上有很多反諷。

    現(xiàn)在年輕人就站得比較靠前,比如他們會實驗多視角的撰寫,像陳楸帆。再者如深圳的張冉,他愛思考一些歷史問題、國際問題,也很有現(xiàn)實意義。夏茄的作品則包含著豐富的科技元素,她也在《Nature》上發(fā)表過科幻小說。阿缺就比較自由,在他一本講人工智能的書《機器人間》的封面上就寫著:“我是熱愛人工智能的,我要謳歌人工智能。”他不像有些老作家,對人工智能抱著警惕心態(tài)。好玩的是,他在最后還加了一句,“我希望人工智能統(tǒng)治世界的時候,對我網(wǎng)開一面。”(笑)而劉洋的路子則和劉慈欣有點像。

    晶報:如果從全球的視角來看,國際的科幻文學有沒有一個階段性的變化?

    吳巖:實際上在世界范圍內(nèi),科幻這種文體正在衰落。應該說,科幻這種文體已經(jīng)有些跟時代不接軌了,它是19世紀到20世紀的產(chǎn)物,常用以反映社會關(guān)系、科技和現(xiàn)實。當時的狀況是,今天的科幻是明天的現(xiàn)實,但是如今已經(jīng)不是這個樣子了,今天的狀況是:現(xiàn)實遠遠超越了科幻。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國外開科幻相關(guān)的會議時,大家都會覺得自己特別流行。到千禧年,“哈利波特”這類奇幻文學興起,科幻就弱下去了,到了2010年時,科幻的銷量減少得特別厲害。其實科幻的興起還是在美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把科幻當作流行文化,科幻作家都是有錢人,黃金時代隨之來臨。而到1960年代,這股熱潮則轉(zhuǎn)移到電影業(yè)中。直到1990年代,小說的衰落就很明顯了,電影卻在繼續(xù)發(fā)展。當然,閱讀還是存在的,只是受到電子閱讀的沖擊,書刊雜志則失去了銷路。

    晶報:似乎大師級別的科幻作家也很少見了,這種沒落有哪些原因呢?

    吳巖:主要原因就是剛剛所說的,科幻這種文學形式已經(jīng)跟不上現(xiàn)實了。從前的科幻小說能讓人們看見一些未來的創(chuàng)新和變化,能看見未來的感覺特別好。而到了二十世紀末,未來與現(xiàn)實科技的關(guān)系變了。科技天天在變化,已經(jīng)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我們經(jīng)常講:未來是在昨天晚上到的。關(guān)系變了,你再用以前的方式去寫,感覺就不對了。所以劉慈欣的小說出來以后,在國外受的最大的評價是:這個小說讓我們看到了美國黃金時代的小說,讓我們懷舊。但卻沒有評論說這部小說帶來了未來。所以我們尤其期待能找到更新一代反映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科幻文學。

    晶報:那科幻文學領(lǐng)域是否有出現(xiàn)新寫法的跡象?

    吳巖:我很看好韓松,在我看來,韓松的某些作品已經(jīng)跳出了原有的科幻傳統(tǒng)。隨便舉個例子,他的作品《高鐵》就假設(shè)高鐵達到光速后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現(xiàn)象,什么自然規(guī)律全都變了,人都是未婚先育、未孕先生,全都是那些亂七八糟的事。火車不斷地開,這個世界就在不斷地變化,你只能在這種變化的基礎(chǔ)上再想下一步。這就很像今天,我們好多事都沒想好,然后就發(fā)生了,發(fā)生了再去想辦法。而且他寫的就是高鐵,離我們很近,就是現(xiàn)在。

    韓松真的是所有中國作家中,我最欽佩的一個人。我們都知道他在新華社工作,就是主管對外報道的,所見所聞太多了,他就把有些見聞轉(zhuǎn)化到科幻作品中了。可以說,他是這些作家里思想最深刻、了解事情深度最強的。而且他探索的文學道路,至少是獨樹一幟的。

    科幻作品向來就是小眾的東西

    晶報:近些年來,因為劉慈欣等科幻名家的出現(xiàn),科幻文學的讀書風氣已經(jīng)比以前好多了,但多數(shù)人一般拿到一部科幻作品后還是會放下,因為沒讀就覺得太“燒腦”。您對這點怎么看?

    吳巖:科幻作品向來就是一個小眾的東西,也就是你說的比較“燒腦”。曾有一個調(diào)查顯示,一個班級排名前百分之五的人會選擇看《科幻世界》,后面那些多數(shù)則會選擇《小時代》。所以很多人雖然都知道《三體》,它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流行,但很多人買了之后也還是沒看,或者看一點就扔那兒了。

    晶報:這個現(xiàn)象會隨著時間緩解,還是會更嚴峻?

    吳巖:這個現(xiàn)象有幾個原因。確實,小眾是一個方面。同時,這也反映出科幻文學創(chuàng)作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我們?nèi)匀狈δ欠N大眾型的科幻作品。比如說錢莉芳的歷史科幻作品《天意》就可以算是一種大眾的科幻,優(yōu)酷推出了根據(jù)這個作品改編的影視劇,講述中國歷史上的秦末漢初時代遭遇到科幻時空,秦始皇、劉邦、韓信、張良、項羽等歷史中的人物被作者巧妙地通過科幻的想象進行了重塑,打造出一個帶有濃郁歷史感的東方科幻,塑造了一個“開掛”的東方古代英雄韓信,所以當時這個書一出來就賣了十萬多冊。在《三體》之前,最暢銷的就是《天意》了,劉慈欣當時也是看了這本書才堅定了寫《三體》的想法,就是原來科幻也可以寫成一個大眾作品。像美國的《侏羅紀公園》這樣流行的作品,中國作家寫這類的還是太少了。

    晶報:當科幻變成一種流行,會不會降低它的水準?

    吳巖:不一定,只要你寫得好,能與現(xiàn)實很好地接軌,那大家肯定愿意看。說到這,其實有一個旅居洛杉磯的作家石小克就寫得挺好,他有一部小說叫《基因之戰(zhàn)》,后來也被改編成影視劇了。他筆下所寫的基因戰(zhàn)爭就是緊緊圍繞著自己身邊的環(huán)境展開的,特別日常,特別大眾化,才使得故事能夠激起如此多的共鳴。

    梁啟超和魯迅對中國科幻影響較大

    晶報:說到科幻,我們難免會提到科學,那么按照科幻小說對于科學的運用程度和手段來分,就有“軟科幻”與“硬科幻”之分。對于這兩種類型的側(cè)重,您有什么看法?

    吳巖:“軟科幻”和“硬科幻”就是從美國推出來的概念。最初,“軟科幻”指的就是“軟科學”,比如心理學、社會學之類的,而以“硬科學”如物理、化學等原理來寫的就是“硬科幻”。但是這個概念傳到中國后就變了,成了有寫科學多的就是“硬科幻”,沒有怎么寫科學的就是“軟科幻”。這種說法和最初的概念已經(jīng)相差很遠了。其實,中國目前的科幻作者在理工科和人文學科的比例上差不多平分秋色,但理工科寫的也不一定就會以科學為基礎(chǔ),反而文科背景的可能還想弄點理科知識作支撐。但是我一般不太愿意用這個概念來區(qū)分。

    在我看來,對中國科幻文學影響比較大的一個是梁啟超,另一個是魯迅。梁啟超視科幻為改造國家之文學,即科幻是用來改變社會的,因為當時他想變法。而“魯氏科幻”則更偏重于科學普及,希望能以糖衣炮彈的方式將先進的西方科學技術(shù)傳達給國民。在將近百年的漫長歲月中,中國科幻小說一直更推崇的似乎是“普及科學知識”的“魯氏”科幻,所以魯迅的觀點一直被反復地強調(diào),梁啟超的觀點大家卻都忘了。其實這兩者都要結(jié)合起來。

    晶報:延續(xù)剛剛關(guān)于“軟硬”的問題,就會談到有些讀者讀科幻作品可能會比較“較真”,他可能會深究科幻的“bug”,您覺得科幻作品中硬傷是大問題嗎?

    吳巖:硬傷這個問題其實蠻有意思的,劉慈欣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叫《無奈的和美麗的錯誤》,專門講的就是硬傷。在我看來,硬傷并不重要,最主要就是從什么角度去看。其實有的時候,知識錯不錯問題不大,主要是要讓你喜歡這件事兒,關(guān)心這件事。另外,如果你關(guān)心這件事兒,你自己自然就會去更新你的知識,也不會停留在科幻小說的這個水平了。舉個例子,美國有位天文學家叫卡爾·薩根,他是最有名的行星天文學家,而引導他走上這條道路的,卻源于他小時候看過的一部作品《火星公主》,出自寫《人猿泰山》的作家巴勒斯之手。當時卡爾·薩根被巴勒斯筆下火紅色大地、沙塵暴肆虐的火星所震撼,于是第二天跑到學校把關(guān)于火星的書都看了,看完之后他就說,巴勒斯寫的多處都是錯的,都是硬傷。然而他說,“但是我覺得,沒有這本書我就走不上科學的道路。”所以你看,硬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幫助人、引導人對知識產(chǎn)生興趣,這才是重要的(笑)。

    深圳的科幻氛圍很好

    晶報:您在去年選擇來到了深圳,作為一名科幻研究者,您對這座科技之都、創(chuàng)新之城有什么印象?這對您的科幻研究和創(chuàng)作有什么樣的影響?

    吳巖:深圳給我的感覺特別好,這邊的高新科技企業(yè)很多,創(chuàng)新氛圍也很強。目前來說,我與騰訊聯(lián)系較多。我是騰訊智庫的成員之一,所以經(jīng)常會給他們做一些相關(guān)項目,我希望未來也會有更多的機會,與華為、大疆之類的企業(yè)合作。

    到南方科技大學后,我建立了一個科學與想象力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的就是三個方面:一是想象力的心理學、腦科學,主要是想摸清想象力到底是什么,這個對深圳的科技、教育,乃至文學創(chuàng)作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是很有價值的;第二個我想做些對科技前沿的預測,比如人工智能、私人航天、納米等科技前沿的判定;第三則是研發(fā)新的科幻作品,培養(yǎng)新的科幻作家。

    晶報:目前這些項目開展的情況怎么樣?

    吳巖:第一部分正在買設(shè)備,然后下半年我們要引進一系列訪問學生和學者,這些人對想象力和科幻研究的方法都很熟悉,且能建立起一個包括王晉康、張冉和深圳科學與成長基金在內(nèi)的想象力生態(tài)圈;第二個部分我們準備出一個智庫的通訊,要定期把一些研討會的科技成果轉(zhuǎn)達給社會,為教育部、中國科協(xié)包括一些企業(yè)提供咨詢;第三個部分我已經(jīng)開始在實施了,就是開設(shè)一些與科幻欣賞、科幻創(chuàng)作有關(guān)的課程,請一些科幻作家過來給學生上上課,比如劉洋,接下來我們也想把他聘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