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軍事文藝要把準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來源:文藝報 | 陳曦  2017年12月29日07:10

    在100多年前國運衰頹的晚清,梁啟超提出了一個振聾發(fā)聵的問題——“中國魂安在乎”?他聲稱自己四處求索,卻“杳不可得”,于是急切地發(fā)出了“今日所最要者,則制造中國魂是也”的呼號。“中國魂”,或曰“民族魂”“民族優(yōu)秀傳統”,如若在一個朝代已經蹤影難覓,那么它離壽終正寢也就不遠了。

    100多年后,中華民族早已擺脫了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屈辱;如今,我們正昂首邁步在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征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也曾諄諄教導廣大文藝工作者,“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堅實根基。”既曰“命脈”“根基”,又曰“源自”“孕育”,提示我們越是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就越是要重視傳承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守護好維系國運的“中國魂”,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高度自信地走出一條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中國道路,才能高度自信地輸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元素。

    軍事文藝是當代中國文藝的重要組成,在宣傳我黨思想、展示我軍形象、激勵官兵斗志、提升部隊戰(zhàn)斗力等方面,作用不可替代,成就舉世矚目。而今軍隊改革正日益走向深入,軍隊文藝承擔的歷史任務也愈發(fā)艱巨。相應地,對于文藝戰(zhàn)士的思想人格建設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清人沈德潛說:“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我軍文藝戰(zhàn)士如何才能擁有“第一等襟抱”以不辱使命?不可或缺的,就是要把準命脈,找到源泉,扎好根基,浸潤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海洋,積極汲取那些足以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四有”革命軍人理念的民族文化精神,認真領悟,深入研究,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真正成為滋養(yǎng)自己人格成長的沃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號召人們“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縱覽數千年古代文藝史,可以看到以驚濤拍岸的力度書寫愛國情感,早已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聲勢浩大的寫作傳統,歷史上甚至出現了終其一生不斷抒寫愛國主題的詩人,比如南宋著名詩人陸游。錢鍾書在其《宋詩選注》一書中盛贊陸游道:“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鶴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陸游辭世前寫的詩句——“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更以充沛的愛國情感,激勵著廣大官兵為維護祖國統一、領土完整而寸土必爭、戰(zhàn)斗到底!

    今人編選有多種古代愛國詩詞讀本,較有代表性的如郭必勖與馮濟泉選釋的《歷代愛國詩詞》(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靳極蒼著的《中華愛國詩詞詳解》(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周振甫編注的《一百首愛國詩詞》(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等。據筆者統計,軍事題材的愛國作品在以上選本中所占篇幅均超過50%,比例高者甚至達到了73%,這說明軍旅詩詞實乃中國古人愛國主義情感表達的主要載體,寫作者如屈原、曹植、鮑照、李白、王昌齡、王維、岳飛、陸游、辛棄疾、林則徐等,均以軍事題材作品的寫作登上了他們所處時代愛國主義的文學頂峰。

    他們寫出了中國軍人的忠誠報國。“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詩詞中的軍人“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義無反顧地走上戰(zhàn)場,爭先恐后地殺敵立功,忠心赤膽,報國心切。

    他們寫出了中國軍人的尚武與血性。“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詩詞中的軍人以從軍為榮,以殺敵為樂,精武強能,蔑視困難,老而彌堅,威懾敵膽。

    他們寫出了中國軍人的犧牲奉獻。“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伏波唯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詩詞中的軍人不懼個人安危,成就民族偉業(yè),剛烈不屈,義薄云天,勇于獻身,至死不渝。

    作為古代軍事文藝的接力前行者,部隊文藝工作者理應向古代先賢那樣,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高揚愛國主義大旗,積極從他們的作品中汲取報效國家的精神力量,不斷推出挺立時代潮頭的精品力作,使軍事文藝成為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

    對于中華民族諸多“永不褪色”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習近平總書記曾有精辟的揭示。他說:“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有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強不息、敬業(yè)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這些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積淀著數千年來一代又一代中華英豪的光榮歷史,閃現著他們勇攀精神高峰的堅毅神情,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源泉。軍隊文藝工作者要想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兵服務、為兵放歌,就要從這些“永不褪色”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中汲取營養(yǎng),自覺走進古代先賢的靈魂深處,感受他們一顆顆火熱滾燙的仁德愛民之心,從他們身上獲得踐行使命的精神力量。

    “仁”是儒家學說的重要范疇,在哲學史家張岱年看來,“仁是一個極崇高而又切實的生活理想,不玄遠,無神秘,而有豐富義蘊。”在儒家創(chuàng)立者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居于核心地位。仁的含義是愛人,“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孔子說:“好仁者,無以尚之。”還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進而將“仁”這一倫理范疇與民本思想聯系在一起,認為:“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些思想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古代文藝的創(chuàng)作方向,系心民瘼、關愛百姓的作家代代涌現,綿延不絕。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這是被譽為“詩圣”的杜甫的名句。到了當代,他又被賦予一個更加響亮、更為榮耀的頭銜——“人民詩人”。他從不以居高臨下的優(yōu)越姿態(tài)去悲天憫人,而是走近民眾,以“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深切情懷,感同身受地描寫民眾的喜怒哀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三吏”“三別”等詩作,彰顯了他能由一己之苦痛,上升到為天下蒼生而苦痛,為天下蒼生而放歌。他的詩作甚至深深打動了域外讀者。美國著名的現代詩人雷克斯羅思曾深情頌揚杜甫說:“我30年來沉浸在他的詩中,我深信,他使我成了一個較為高尚的人。”

    杜甫為什么能達到如此之高的人生境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能夠融“推己及人”的仁愛精神于靈魂深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知行合一,終生踐行。儒家提倡的仁者愛人的博大胸襟,通過他的詩作,得到了最生動的書寫、最廣泛的傳播。對于軍隊文藝工作者來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深入基層部隊,深入基層官兵的心靈世界,要像杜甫這些先賢一樣,由己及人,從內心深處迸發(fā)出對他們的熱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切地了解他們,進而運用各種藝術手段形神兼?zhèn)涞乇憩F他們,使文藝創(chuàng)作更好地服務于部隊戰(zhàn)斗力的提升,才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真正生命力的精品力作。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中華民族“尚和合”的思想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范疇是相通的。“和”,“和合”,“太和”等意蘊相通的價值理念,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文化典籍中就已出現,如《尚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論語》的“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周易》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等。“和”,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至關重要。從傳統文化思想出發(fā),挖掘并闡釋“和”所蘊含的豐富思想,對于軍隊文藝工作者的思想人格建設也有著重要意義。

    首先是崇尚和諧。從傳統文化中的“和”的理念,學者湯一介認為可以推導出一個“普遍和諧”觀,其內涵包括“自然的和諧”“人和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四個層面。其中“人與人的和諧”,落實到軍隊文化建設層面,就是全軍上下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古代兵書對此多有闡述,如《吳子》說:“有四不和:不和于國,不可以出軍;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陳;不和于陳,不可以進戰(zhàn);不和于戰(zhàn),不可以決勝。是以有道之主,將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認為只有搞好軍隊內部團結,才能保證對外戰(zhàn)爭的勝利。

    中國古代史傳文學與歷史演義小說不乏對這一題旨的展開,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將相和”故事。藺相如在解釋其何以對負氣斗勝的廉頗,一再退避忍讓時說:“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一旦醒悟過來,便能放下架子,主動認錯,負荊請罪。軍隊文藝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這些熠熠閃光的思想精華,大力表現當前強軍建設中我軍官兵促進團結、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以推動軍隊全面建立習近平總書記所期望的“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內部關系”。

    其次是崇尚和平。在儒家“和為貴”“協和萬邦”思想的影響下,秦漢以后我國傳統軍事文化逐漸形成了崇尚和平的主導意識。歷代軍事詩文也多持“非戰(zhàn)”立場,控訴了戰(zhàn)爭暴力所造成的生靈涂炭、田園荒蕪,如漢樂府《戰(zhàn)城南》的“戰(zhàn)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曹操《蒿里行》的“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等。世代延續(xù)下來的非暴力態(tài)度,給一位到達中國明朝的西方人利瑪竇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在中國“凡希望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都不贊成戰(zhàn)爭”。他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敏感捕捉到了中國人普遍具有的渴盼遠離戰(zhàn)爭的善良心態(tài)。

    當然,自古以來,中國人并不懼怕戰(zhàn)爭,雖然厭戰(zhàn),但絕非輕戰(zhàn)。被譽為東方兵學鼻祖的孫武在《孫子兵法》中雖然揭示了戰(zhàn)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但他絕不像當時某些天真善良的人士那樣一味主張偃武修文。相反,他認為只有增強軍事實力,對敵人造成巨大的威懾,讓他們聞風喪膽,不敢來犯,才能真正實現“屈人之兵而非戰(zhàn)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的理想境界。長期以來,崇尚“和平”的思想早已融入我軍官兵的血液,成為他們行動的指南。他們不惜流血流汗,殫精竭慮,刻苦訓練,就是為了“能打仗、打勝仗”,其最終的目的則是奔向美好的永久和平。對此,軍隊文藝工作者必須深入領悟,才能更好地把握我軍官兵的戰(zhàn)斗文化心理,真切塑造出新時代“四有”革命軍人的英雄形象。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軍事文藝惟有把準命脈,找到源泉,扎好根基,才能實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才能“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才能無愧于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