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聽 書

    來源:文藝報 | 周博瀟  2017年12月20日07:12

    在少年時代,我非常喜歡聽說書。那時老家還很貧窮落后,家里買不起收音機,更沒有電視,我聽的都是民間藝人說的書。

    說書人有外面來的,也有本村的。外村來的往往是經人介紹找到生產隊長,推薦的人多數也是書迷。那時請人說書也就是二三十斤小麥,再管幾頓好吃喝,就能說幾個晚上。上世紀70年代,我的老家就已是個頗大的自然村莊,有5個生產隊,統共有1000號人,喜歡聽說書的人多,在眾人的攛掇下,總有一兩個隊的社員們愿意出糧,大家湊份子,每年也能聽幾個晚上的評書。老家說書通常是在歇伏的時候,這時節農閑了,天氣悶熱,又沒有電扇和空調,只能靠搖著扇子納涼,晚上很難入睡,聽說書正好可以消磨溽熱難熬的夏夜。說書的地點通常在村中一塊開闊的空地上,說書人坐著一條長板凳,面前擺放一張方桌,桌子上擱著帶玻璃罩的洋油燈和暖壺。聽書的幾乎全是男人,光著膀子,身著黑色或藍色粗布短褲,穿著布鞋,不少人脖子上搭條手巾,坐在小板凳或馬扎上,有的干脆坐在地上,坐得黑壓壓一片。大人們搖著扇子,吸著紙煙,煙火明滅,煙霧繚繞,形成一個彼具規模的說書場。如此壯觀的場面也感染著說書人,他越說越有勁,越說越有激情,大家也都聽得很入神,常常聽到深更半夜。

    我們村有倆會說書的,且均在我們生產隊。一個姓劉,他讀過幾年書,會識字,常常見他胳肢窩里夾本書。他看的書多,會說的評書也多,能說會道,幽默風趣,聲如洪鐘,深受鄉親們歡迎。他已經去世十幾年了,我非常懷念他。另一位是我的本家侄子,比我大20多歲。他雙目失明,記憶力過人,他能將聽過的評書憑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再說給鄉親們聽。他是個熱心腸,在他閑暇的時候,我們幾個小伙伴央求他說書,他也能痛快地答應。他給我們說書時不用任何樂器,然而說得也很好,令我們如癡如醉。當時社員們生活困難,不可能出很多糧請人說書,因而我聽的最多的是他說的書。經常是在夏季炎熱的夜晚,在他家堂屋外土山墻根下,我們幾個發小圍著他席地而坐,聽他給我們說書。我聽他說了很多書,現在仍能記住的有《響馬傳》《粉妝樓》《薛仁貴征西》《十二寡婦征西》等。聽書讓我了解了歷史,體味了人生,也記住了羅成、薛仁貴、樊梨花、楊排風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真的很感激大侄子,他給我的少年生活增添了無比的快樂,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我現在每次回老家,都會抽空去看望他。假如有時因故未能去聽大侄子說書,我就想方設法讓一位姓張的發小在放牛時,或在上學、放學的路上說給我們聽。這位發小的父母幾乎不管他,大侄子說書時他基本上場場不落,記性好,口才也好,書說得相當精彩。為了討好他,有時我讓他抄我的作業,有時我的另一位也愛聽書的發小,從家里偷拿一兩個包子或饃送給他,這位發小的母親是隊干部,家道比較殷實。

    老家說書所用的器具和說書的形式是與別處不同的。他們不用三弦、麻喳喳、呱噠板和醒木等樂器,只用戰鼓和鋼鐮。戰鼓不大,直徑也就尺把長,但聲音很響亮,敲打時幾里外都能聽見。說書時將鼓擱在三角支架上部的網兜上,支架齊腰高,是用六根手指粗細的竹棍和細繩捆綁連接而成,有3個支點,可以靈活地支開和收起。我們老家都是一個人說書,說書人右手敲鼓,左手的五指夾著鋼鐮,胳膊夸張地上下晃動,靠著手指靈巧協調的動作,讓兩片鋼鐮的尖角左右交替相擊發出美妙的聲音,這個動作難度極大,往往是衡量一個說書人水平高低的關鍵。說書人說書時敲鼓晃板,咚咚的戰鼓聲,叮叮的鋼鐮聲,與說書人優雅的說唱聲一起組合成和諧優美的旋律,聽上去非常悅耳動聽,仿佛在說書場上掠過一陣陣涼爽的微風,讓大家常常忘記了夏夜的燠熱,在愉悅中度過一個個美好的夜晚。說書人說一段唱一段,還伴有口技和動作表情。最特別的是唱,有腔有調、如泣如訴,常使人潸然淚下。

    老家說書的語言和內容的風格特點也與別處不一樣,縱使同樣的一段書也是如此。我們那里的說書人語言通俗,妙趣橫生,譬如形容人才貌雙全,說書的會說:“這人身高八尺開外,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人有人才,貌有貌才,一貌三才,三貌九才?!碑斎碎L相一般時他又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闭f罷一個人再說另一個人的故事時,會用轉折語:“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彼麄兡軐⒅魅斯奈渌囇堇[到極致,男主人公不僅會飛檐走壁,還會騰云駕霧,有的甚至能呼風喚雨,力大無窮,法術無邊。女主人公幾乎都有一個萬寶囊,里面有各種稀奇古怪威力無比的暗器,往往只一招就使對手防不勝防,遭受致命一擊。他們不管說什么書,主人公的有些故事情節總是相似的,大都是年輕時家境貧寒或遭遇劫難,上山拜師學藝,待到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出師下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料遭奸人算計,用蒙汗藥、絆馬索等將其捉住,押赴法場,只待三聲炮響,將頭砍下。往往在即將放第三聲炮時被高人救走,再次拜師學藝,武藝更其高強,最終打遍天下無敵手。

    老家人說的書確實精彩無比。說書人抑揚頓挫的聲調,喜怒哀樂的表情,哀怨悲切的唱詞,書中主人公拔山蓋世的奇功,跌宕起伏的命運,深深地打動和吸引著我,使我連續數日沉浸在書中的情景里,內心激動好幾天,猶如過年過節一樣。不過,令人悵然的是,說書人時常在故事最為精彩的時候,突然來句“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雖然大家意猶未盡不大過癮,也只好怏怏地離開說書場。第二天,我迫切地想知道后來的情節,總是嫌時間過得太慢,巴望著天快點黑,好早點聽到后面的故事。有時甚至會去很遠的村莊聽書,散場后還得急匆匆地趕回家,直到凌晨一兩點才睡覺,翌日昏昏沉沉,萎靡不振。記得有一次上課時,我竟在課堂上睡著了,后來我的同桌把我搖醒,睡眼惺忪中,我看見教語文的何老師正站在我桌旁,陰沉著臉對我大吼:“站起來!”這是我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中惟一的一次被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