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之時》:俄羅斯背景的美國科幻片
來源:文藝報 | 星河 2017年11月27日07:10
《至暗之時》電影海報
說起來《至暗之時》(The Darkest Hour)本是一部美國科幻片,不過它的外景整個都是在俄羅斯境內拍攝的,所以也可以認為它多少有些俄羅斯風味。當然,下此論斷的原因絕不僅是基于外景地這么簡單,而是因為它的構思與故事也頗具俄羅斯風格。
故事是那種災難片的版本:突如其來的外星能量智慧,如光影一般從天而降;它們一接觸到人就立刻將其分解,影片中的幾位年輕主人公不得不四處逃亡……
影片的外景,完美地顯現出了俄羅斯那古樸的市容建筑。而那些空曠的街道,則給人一種強烈的肅殺之感。這不禁令人想起英國那部小成本科幻電影《28天后》(28 Days Later)。在那部電影里,不慎泄露的病毒戕害了整座城市的人民,鏡頭中所展現的同樣是空無一人的街道。《28天后》的故事原型,其實來自英國科幻作家約翰·溫德漢姆的科幻作品《三尖樹時代》,只不過把原本那個具有具象性的神奇生物“三尖樹”換成了更為寫實的病毒。不過《28天后》的鏡頭都是依靠DV拍攝,否則想在城市清晨的交通高峰到來之前拍攝幾無可能——連架設攝影機都來不及!而《至暗之時》的這種空曠是如何處理的就不得而知了,據說圖書館部分的拍攝是在它休館時進行的,但無人的街道恐怕很難處理。
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本可謂說好不好說壞不壞,但在網上卻惡評如潮。其實平心而論,不能說這是一部科幻影片中的上好佳作,但它也還不至于那么糟糕。畢竟有構思、有情節、有情感、有特技——有多少科幻電影連這些都不具備呢。
當然的確也有很多不足值得一說。
首先這種光影智慧的設定,確實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屬于科幻作品中比較特別的外星智慧造型。其實這種“形象”在科幻文學中并不罕見,但在科幻電影中卻鮮少出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種形態的外星智慧,肯定不會那么招人;除非電影設置者有特別的高招,否則很難吸引觀眾。一個附帶的意義是特技變得容易制作,可惜由此帶來的興奮點卻難以持續。
不過這種外星形象,倒是真的非常符合俄羅斯科幻文學慣用的手法:模糊、含混、曖昧,還充斥著一種明顯的技術味道。總之,它不那么表觀化地刺激,更符合故事所設定的俄羅斯背景。
其次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往,影片在這點上的描寫實在有些膚淺,相關表達充滿了表面化的東西。不過說起來這又像是很多類似電影的通病,并非這部作品一片之過。想必這里有劇本的問題,應該也有演員的問題,因為在不同文化的交往出現之前,他們的表現同樣差強人意。
而俄羅斯軍人與外星智慧戰斗的原因,同樣也蒼白到毫無說服力。投入戰斗的最初動因,可以不似傳統般的英雄豪邁,但是所謂的家園意識恐怕也太過無力。美國人的“我們要回家”和俄羅斯人的“這就是我們的家”,居然決定了人們的未來走向,甚至決定了他們加入戰斗的決心。其實這時拿起武器與外星智慧戰斗真正的也是惟一的原因,只能是人類本能般的自保。
最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俄羅斯街景,確實流露出一種厚重的歷史文化感。說句未必妥當的話:即便是忽略掉行走其中的人類演員,單是欣賞這些背景也算沒有白看這場電影。由此說來,這部影片真讓人回想起早年那部《意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說是喜劇片,但儼然就是一部為俄羅斯旅游風光定制的宣傳片。而如今這部《至暗之時》,恐怕多少也會起到類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