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娜拉”到“艾鱺達”,易卜生是個先知先覺的人 ——看首次被搬上我國舞臺的易卜生作品《海上夫人》

    來源:文匯報 | 李健鳴  2017年10月11日09:22

    由陳數主演的話劇《海上夫人》劇照

    當我第一次看見北京當代話劇團出品的《海上夫人》的海報時,就被譚韶遠先生的設計吸引住了。這張海報就像是對易 卜生這部晚期代表作品的一個概括:一片大海,一座燈塔,暗示了女主人公、“海上夫人”艾鱺達的成長過程,而從“海上”這兩個字拉長的線條中,可以感受到:這很可能就是海上夫人心酸的眼淚了。我心里稍微有點緊張,因為悲劇的暗示大有撲面而來的架勢,而我很怕看那種讓你緊張得無處可逃的作品,特別是讓你完全沮喪和感受不到生命力的作品。然而看到 《海上夫人》 在舞臺上的呈現的時候,我懸著的心松弛下來了,我看到的是像思緒那樣不斷波動的海水、海水掀起的一個個波浪,以及艾鱺達終于浮出海面的喜悅。

    這是《海上夫人》首次被搬上我國舞臺。易卜生通過對被稱為是“海里來的女人“的艾鱺達幾乎是充滿愛戀的刻畫,揭示了艾鱺達在經過長達五六年的內心斗爭之后,終于獲得了生命自主權的過程。

    已經嫁給凡戈爾醫生的艾鱺達一直被內心的困惑禁錮著,幾乎喪失了生活的樂趣。五六年前她有過一次驚天動地的戀愛,充滿活力和變數的大海把她和一個陌生的水手聯系在一起。但因為水手工作的船上發生命案,水手不得不逃離,但他答應艾鱺達一定回來接她。艾鱺達發現自己并不了解這個陌生人后,就拒絕繼續回他的信,同時她為了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嫁給了醫生。她心里對那個陌生人始終懷有某種恐懼,但又被他深深吸引。精神上幾乎崩潰的她告訴了醫生自己的所有擔心,就在這時陌生人出現了。經過幾番掙扎,艾鱺達已經決定同這個水手一起去到把他們連接在一起的大海上。可就在她要走以前,突然發現這實際上并不是她的選擇,而是陌生人的選擇,她實際上從來就沒有為自己的生活做過選擇。在這一“頓悟”下,她意識到,她內心的緊張和困惑就是因為她從來沒有主宰過自己的生活,而是一直依賴他人。此時的她才明白她依戀的大海不應該是外面的那片水,而必須是自己心靈里的大海,必須是她自己的自由。她發現自己可以選擇了,也知道自己必須承擔責任。

    易卜生可以說是用無限的愛意塑造了一個在痛苦中成長的女性,并表現了這位女性的內心力量。從“娜拉”到“艾鱺達”,易卜生肯定是個先知先覺的人。看完 《海上夫人》,我想到了很多劇作家,想來想去也想不出有哪個人如此關心和熱愛女人了。北歐婦女的解放是有目共睹的,這肯定也有易 卜生的功勞,因為他用他的作品告訴我們:女人心中的那頭喚作“愛”的野獸是如此的倔強和執著,當女人有了選擇的自由,她就能控制那頭野獸,因為有了自由感覺的愛必然是種升華。

    而王媛媛的舞臺則充分地向我們傳遞了原作者鮮明的女性立場以及她對女人的深深理解和支持,并處處流露出這一作品的現實意義。

    這是王媛媛第一次執導話劇。認識王媛媛近十年了,這十年來我幾乎看了她編導的所有現代芭蕾作品,我一直很欽佩這個個子不高,但卻有很多力量的女子,她的舞蹈作品中有一種特殊的“堅毅”,并且有很強的現代意識。沒有想到的是,從來沒有執導過話劇作品的她,這次在她的處女作里也展現了她的這種堅毅和現代意識,并且制造了舞臺的流暢和愜意,甚至可以說,導演在角色內心的緊張和困惑和非常生活流的隨意之間找到了一種難得的平衡。因為這部作品稍不留意,就會變成一個非常愁苦,非常自戀的戲。

    導演之所以能找到這種平衡,在我看來主要是依靠兩點:一是導演有很強的調度能力。這部戲主要是由一對對的男女組成的對話所組成,而比較長的對話在舞臺上要比獨白更難以處理,并很容易就讓舞臺變得生硬。在王媛媛的舞臺上,三對人物不斷地進進出出,不斷地像走馬燈似的轉換,則表現得非常自如和生動,而且不乏動人之處。我想,這主要歸功于導演長期執導舞劇的功力,導演有很強的舞臺感,而且幾乎是本能地知道,在什么地方舞臺必須要有一定的流動感。當然譚韶遠設計的極具想象力的舞臺(那個非常復雜的路標暗示了女主人公無路可尋的狀況) 也幫助了她能自如地調遣演員,反過來,她又通過調度使并不復雜的舞臺裝置有了各種立體的形象。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高級老師向大女兒求婚的那段對話,這一對話總讓我想起“雙人舞“的節奏,因為在短短的幾分鐘里,這段對話既表現了人物的接近又充分展示了人物的疏遠,最后是兩個人物有點尷尬地碰撞在一起,甚至給人某種詼諧的感覺。導演另一個長處是讓演員呈現了一種非常輕松的狀態,在演員身上看不到導演給予的壓迫感或控制欲,所以演員的表演整個狀態非常生活化,也極其自然。

    說起表演,當然必須提及陳數。多年前我曾看過她在電視劇 《暗算》里演的“黃依依”,當時真有點被她的演技驚住的感覺,可惜后來再也沒有看過她的影視作品。陳數無疑是一個能走向內心的演員,在 《海上夫人》的舞臺上,僅僅幾分鐘以后,觀眾就能感到她內心的那個“野獸”,那個讓她不安和煩躁的陌生人。陳數通過她的講述、她極有韻味的臺步和形體展現了她的驚恐、怒吼和掙扎。陳數還出色地完成了角色的變化,下半場當她一身黑衣出現在舞臺上的時候,她的整個形體反而放松了,因為她已經決定要離開醫生了。當然陳數的表演之所以精彩在一定程度上也必須歸功于表演醫生的羅二羊,羅二羊的表演幾乎沒有任何舞臺腔,他和陳數的好幾次談話,特別是他們倆情緒上的配合和節奏上的共塑是這部作品的真正魅力。

    最后必須提及的是文本。今天在話劇界,最缺的似乎就是文本了:原創的文本或翻譯的文本。張可女士執筆的 《海上夫人》 譯本極其自然和生動,有的段落還充滿了詩意。應該說正是她的出色的文本為導演和演員提供了創作的依據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演出的成功。

    北京當代話劇團出品的第一部作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我對該團的主創韓江和譚韶遠先生的了解,他們肯定會繼續致力于話劇的美學思考,關注話劇的社會影響,一定會把更多的經典作品和原創作品貢獻給我們,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