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作品 >> 正文
2015年6月,我隨著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較少民族調研組一行來到了呼倫貝爾。通過一周的調研,我不僅了解了內蒙古人口較少民族的基本概況,還感受到了呼倫貝爾的美麗和富饒。難怪許多草原歌曲唱頌的是呼倫貝爾,也難怪全國四面八方的人趕來看草原。草原只是呼倫貝爾美景的一部分,還有山林、湖泊和數不清的河流,有各個民族獨特的歷史與文化,這些共同造就了呼倫貝爾獨具特色的美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額爾古納河,母親的河
從海拉爾出發向北行駛大約120公里,就來到了小城額爾古納市。雖說這是一個人口只有八萬多的縣級市,但前來旅游的人一到夏季便絡繹不絕,很多景點都是人山人海。究其迷人之處,還在于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及自然景觀。
額爾古納市位于大興安嶺西麓,額爾古納河東岸。城市因額爾古納河而得名,也因額爾古納河而聞名。額爾古納河地區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大約公元6世紀中葉,鐵木真的祖先乞顏氏和白鹿氏從額爾古納啟程,遷至斡難河、克魯倫河、圖拉河三河之源的布爾罕哈勒敦地區駐牧,直到鐵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帝國。建立蒙古國前,額爾古納河地區一直是成吉思汗的母親弘吉剌部的游牧區,13世紀中葉被分封給成吉思汗的弟弟哈薩爾。因此,蒙古人把額爾古納河視為自己民族的發源地,稱之為“母親的河”。
依托母親河的哺育和滋潤,額爾古納河沿岸地區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水草豐美。亞洲最大的濕地——額爾古納濕地就在額爾古納市城邊?偯娣e12萬公頃的濕地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人。為了保護濕地,游人只能走在修好的石階上欣賞景色。沿著濕地公園的臺階一步一步往上走,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望無際的濕地草原,額爾古納河的支流根河在草原上蜿蜒曲折地流淌著,九曲回腸,像一條鑲嵌在綠色草地上的玉帶。抬頭仰望,看到的是草原上特有的藍天白云,一朵一朵的云在天空中游走,就像是在巡視大地,也像是在欣賞草原的美景。草原上處處盛開的鮮花讓人目不暇接,當你剛剛看到一簇黃花的時候,你會發現不遠處還有粉色的、紫色的、紅色的花團在等候著你的注意。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處處盛開的芍藥花,白色、粉色的芍藥一大朵一大朵、一簇一簇地盛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像是綠色地毯上繡出的花的圖案。無邊的濕地美化著自然、美化著環境,讓草原人為之驕傲和動情。
額爾古納特有的民族風情便是在此居住的2700多名俄羅斯族人和5000多名華俄后裔所展示的俄羅斯風情。恩河鄉是全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這里居住的華俄后裔外表是俄羅斯人長相,卻說著地道的東北話,飲食起居絕大多數保留著俄羅斯人的習慣。他們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量來額爾古納淘金的打工者娶了額爾古納河北岸的俄羅斯女子為妻而生育后代形成的一個新的群體。經過百年的歷史演進,這些華俄后裔較完整地保留了俄羅斯人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今,恩河鄉的俄羅斯風情旅游吸引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旅游者,住俄羅斯族的“木格楞”、吃“大列巴”、感受俄羅斯民族文化,已經成為旅游者所鐘愛的活動。旅游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老百姓收入的提高,旅游更宣傳和弘揚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高高的興安嶺,鄂倫春民族的聚居地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著勇敢的鄂倫春,一呀一匹獵馬一呀一桿槍,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也打不盡。”這首歌曲我從小就掛在嘴邊,記在心里,直到今天也無法忘記。在前往鄂倫春自治旗的路上,當汽車穿行在茫茫林海之中時,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已經走上了高高的興安嶺,這首童年所唱的歌曲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隨著山路的蜿蜒曲折,盡收眼底的便是那由白樺、各種松樹和各色野花組成的茂密的森林。看累了,睡著了,醒來了,還在山林中,就這樣連續數個小時,始終走不出原始的大興安嶺。能讓你感到新奇的,便是偶爾出現的林場場部。如今,隨著天然林保護政策的實施,大興安嶺的木材已經禁止砍伐。以前紅紅火火的林場,如今已經十分蕭條。那些破爛不堪的伐木工人的茅草屋讓人心寒,F在,留在林場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不能伐木,他們就斷了生活來源,只能另謀生路,F在的蕭條和曾經的輝煌,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個瞬間,對于個人,卻是一生的命運。
就在森林里走得看不到邊而產生審美疲勞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方平地。終于走出了森林,走出了高高的興安嶺,眼前便是鄂倫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鎮。
鄂倫春族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歷史上是狩獵民族,世代居住在大興安嶺山林地帶。那首歌曲《高高的興安嶺》便唱出了鄂倫春族的文化特點。1958年,鄂倫春族結束游獵生活實現了定居,1996年實施禁獵,走上了發展現代產業的道路,成功實現了社會形態、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歷史性跨越。全旗2000多名鄂倫春族人中,生活在城鎮的有1465人、在獵民村的有1072人,其中267戶鄂倫春族獵民沒有耕地。長期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的制約和自然條件的限制,導致他們進城謀生難、子女教育水平有限,加之勞動技能低、無住房等實際困難,很多人僅靠最低生活保障維持日常生活。國家扶持人口較少民族采取的是按項目整村推進的方式,如何扶持這些散落在城鎮的人群,還需要我們根據實際,細化相關政策措施。
莫力達瓦旗,曲棍球之鄉
打“貝闊”(曲棍球),是達斡爾族祖先流傳下來的民族體育競技活動。如今,曲棍球運動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很好地傳承了下來,該旗不僅是國家曲棍球隊訓練基地,還被國家授予“曲棍球之鄉”稱號。由當地達斡爾族青年組成的球隊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各類比賽。
如果說曲棍球是莫力達瓦旗的一張名片,那么尼爾基水庫就是莫力達瓦旗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尼爾基水庫位于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的嫩江干流上,壩址左岸是黑龍江訥河市,右岸是莫力達瓦旗。莫力達瓦旗旗政府所在地就被命名為尼爾基鎮。
走上大壩,面對滔滔江水,不得不感嘆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嫩江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幾條大江之一,嫩江之名,我在學校學地理時便已知曉,卻一直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其風采。如今駐足大壩,首先感到的是強烈的江風,吹得人東搖西晃。放眼望去,浩瀚無邊的江水滾滾流淌,一浪接著一浪。碧綠的江水映襯著藍天白云,天顯得格外藍,水顯得格外清。因為水利樞紐的建立,過去肆虐沿岸的嫩江,如今已經成為滋養沿岸百姓、美化風景和調節氣候的重要水源。
民族地區優秀的民族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及秀美的自然風光,不僅在今天發揮著積極作用,更是未來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基礎。
呼倫貝爾的美在自然,更在文化;在今天,更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