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201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為“傳承保護京劇、昆曲”,提出“實施中國京劇像音像集萃計劃”。同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要求“做好京劇‘像音像’工作”。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采取的重大舉措。這一年,也是“京劇像音像”連續第二年被列入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期間,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陸續播出新錄制的“像音像”劇目,并于2016年開設專門的欄目,廣受觀眾的歡迎和好評,也得到藝術家、專家的熱切關注。
“中國京劇像音像集萃”,是李瑞環同志繼“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之后,創意、策劃的又一項文化工程,也是再一次通過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為保證民族優秀文化薪火相傳開辟新路的創新工程。
“像音像”與“音配像”的不同在于,“音配像”是采用前人的錄音,后人配像,以解決有音無像的問題;“像音像”則是當今的優秀演員自己給自己的錄音配像,以解決舞臺演出不可避免的缺憾。
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的“音配像”工程,是在“十年浩劫”過后,京劇藝術遭受重創,許多前輩大師、藝術家過早離世,他們創造的經典藝術瀕臨失傳,藝術傳承鏈斷裂的情況下,針對演員、劇目、觀眾“三斷檔”現象,為了搶救珍貴的藝術遺產,保證京劇藝術精華的存留而實施的工程。即選擇前人遺留的錄音,組織親傳弟子或后人配像,歷時21年,錄制了460出經典和優秀劇目,為京劇藝術的教學與研究、學習與傳承提供了范本和依據,為群眾提供了聲像并茂、高品位的欣賞劇目,推動了京劇藝術的普及,被譽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至今,近30年過去了,隨著黨和政府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戲曲藝術方針和各項舉措的落實,京劇的生存環境和傳承態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重要的標志之一是一撥又一撥新的人才成長起來,成為了當今舞臺的骨干力量。雖然和前人相比,在藝術上還存在著不同的差距,但還是涌現了相當數量的優秀演員和劇目,代表著新時期以來的最好水平。在當代名家風華正茂的時候,把他們演出的經典和優秀劇目錄制下來,不僅是作為“時代的記憶”保留,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前人錄音因年代久遠,在質量和完整性上存在的缺憾,供觀眾欣賞、后學參照,以有助于藝術的普及與傳承。
二是戲曲藝術的基本特點。戲曲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一方面體現在自身包含文學、詩歌、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藝術元素,另一方面在舞臺演出中,主演、配演、樂隊的表現與配合,劇場設施和現代越來越起到重要作用的音響、燈光的運用,以及當時的現場氣氛,無不影響著藝術的整體呈現,因此一般性的日常演出很難達到完全理想的程度。其中最關鍵的是演員的聲音和表演的圖像效果,而“音配像”工程成功的經驗證明,舞臺演出的音和像是可以分離開來,分別再度加工而后進行合成的。“像音像”正是汲取了這一經驗,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先在舞臺取像,再在錄音室錄音,然后演員再給自己的音配像,在這一過程中,針對某些環節的不盡人意反復加工、提高,力求取得最佳的整體效果。
三是京劇藝術傳承的規律。京劇在具有綜合性的同時,又是以表演為中心的藝術,屬于“活態傳承”,虛擬而程式化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多少年來是基于前輩大師、藝術家的匠心創造,又由一代代后人口傳心授和舞臺演繹傳下來的,這種傳承方式符合劇種的基本特點,必然還將延續下去。然而,靠人的動態傳承,又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由于傳人自身條件和理解、認識的不同,以及記憶所產生的難以避免的差異,不可能真正百分之百、完整無缺地把前人的藝術全部繼承下來,總會有所側重、取舍或有意無意地產生“空白”,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傳承的過程,也是伴隨著流失的過程。雖然恰恰是這種“空白”和“流失”,給富于創造力的傳人提供了繼續進取的空間,在歷史上催生了許多新的流派風格,但對于高度成熟的京劇藝術來說,那得以忠實繼承和保持下來的前輩大師、藝術家的經典之作,內中包含的基本規范和精湛技法,卻仍是傳承之本、創造之源,劇種永葆獨特的藝術價值和魅力的根基。本正才能枝榮,源清才能流長,于是“原著”、原版的重要性凸顯出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唱片、錄音保存了原聲,電影部分地攝取了名家名作的身影,而電視技術的異軍突起和空前普及,則為更多也更及時地保留和傳播聲像資料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手段。“音配像”重在搶救前輩遺產,“像音像”意在記錄當代的傳承足跡。精美而積淀豐厚的傳統藝術,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繼承下來,又高水平傳承下去,當下的今人,多少年后又會成為后人的前人,因此把當代得到前輩親傳或再傳,堅守劇種本體特質的舞臺創造,盡可能完美地錄制下來,會和前輩大師、藝術家的珍貴影像一起,成為后人學習、傳承的參照,保證藝術循著正確的方向代代相傳。
京劇“像音像”的宗旨和追求,決定了作為立足當代、著眼未來的文化工程,必然又是一項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品工程。早在“音配像”工程后期就開始醞釀、構想,1999年在天津實驗摸索,先錄制了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的39部劇目,制成DVD專輯,2001年送往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聽取反映,后來被當作獎品頒發。2002年,天津市青年京劇團赴臺灣演出,攜帶“特輯”試銷,被選購一空。初步反響和業內外的關注,增添了對工程的信心,也積累了進一步修改和提高的經驗,逐漸把握了“像音像”制作的重點和難點。此后,“像音像”的制作流程,按演員、劇目選擇—劇本整理—排練、錄像—錄音—配像—后期制作等程序進行,每一步都認真對待,嚴格把關。其中錄音、配像尤為關鍵,文戲的主要唱段錄制,按質量要求一絲不茍,有的兩個小時左右的戲,唱段反復錄了十幾天。還有劇目的主唱段錄音,領導、專家審聽后存在瑕疵,調整方法和重錄,直到達標為止。配像過程中,除演員表現之外,對舞臺的設施、裝飾、用光、色彩和電視切換等也提出了新的技術標準,如為讓觀眾看錄像時能有劇場的欣賞感受,同時便于后人作為學習、傳承中的參照,“像音像”的攝錄更突出一定的舞臺感,主、配演角色之間的相互呼應,保留重點的上、下場身段表演和部分全景場面等,有的劇目為此對一些場子進行了重錄。
“像音像”工程對于質量鍥而不舍的追求,得到了藝術家和院團及有關單位的熱情響應和支持。資深的戲曲導演、也是原“音配像”工程舞臺導演、年逾九旬的遲金聲,不顧年事已高,經常往返京津兩地,為錄音“監棚”,擔任多部劇目配像的現場導演,有時和演職員一起干到深夜。小生表演藝術家葉少蘭,也已過古稀之年,應邀參加《西廂記》《起解·會審》《壯別》等戲的錄制,以鮮明的葉派藝術風范,飽滿的臨場狀態和對藝術高度負責的精神,在錄制過程中高標準、嚴要求,保證和提升了劇目的藝術效果。從舞臺到錄音、錄像、后期制作,參與的藝術家、專家和各個環節的專業人員,都非常嚴肅認真,不辭辛苦,反復切磋、修改、加工,付出了許多心血和努力,力爭實現“不留遺憾”的藝術追求。這一共同的心愿和努力,在央視2015年以來陸續播出的新錄制的“像音像”劇目中體現出來,觀眾稱贊劇目內容反映的“正能量”,演員表現出色,畫面美,演唱給人帶來美好的視聽享受,也有的觀眾熱情地提出了建議和希望,說明“像音像”正在引起廣泛的關心和期待。
京劇“像音像”作為國家工程,以天津為基地,面向全國,中央和天津市各級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支持,工程正在向深入和全面扎實開展,一些方面和環節還在不斷完善和提高。早在“音配像”工程完成的時候,就有專家指出這是中國獨有的民族傳統藝術傳承方式,同樣,“像音像”是又一項中國原創的嶄新的民族文化傳承工程,必將為傳承和振興戲曲藝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時代的歷史性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