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在近日于云南臨滄舉辦的第三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上,眾多極具藝術價值的微電影精彩亮相。其中,導演秦川攜展現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的“秀一個云南給世界看”系列微電影,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循環展映,獲得國內外嘉賓的肯定,成為第三屆亞微節中一朵艷麗奪目的民族之花。
微電影使民族文化借著這艘精致卻有力的小船,沖進了互聯網信息的海洋,一種新的民族文化傳播方式正在展示強大的生命力。
少數民族題材微電影掀起創作浪潮
近年來,制作門檻低的微電影逐漸成為視頻界的后起之秀,在年輕一代人中掀起微電影創作狂潮。其中,少數民族題材的微電影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在第三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上,由秦川執導的《致拉祜人的一封信》、《鮮花天堂》、《黃衣愛》等六部微電影組合而成“秀一個云南給世界看”系列微電影。通過各具特色的光影視角,將云南風情如畫卷一般徐徐展開,云南的少數民族語言、手工藝、信仰,在這些光影中得以良好地闡釋,而電影畫面也撩動了觀眾的情感,引起了共鳴。云南的山水風情,以最真切自然的方式鐫刻在人們的腦海。
從2012年起,秦川和他的團隊開始利用微電影的形式來展示云南的民族文化,經過數年的拍攝,完成了作品集。《致拉祜人的一封信》打破了人們從歌曲《快樂拉祜》中獲得的拉祜族人的印象,著重展示這個民族對于同胞的情感和對遷徙的態度;《鮮花天堂》是昆明的城市形象宣傳片,著眼點放在了昆明的彝族歷史上;《黃衣愛》是佤族文化的微電影,重點在于展示黃衣佤族奇特卻引人深思的婚戀習俗;同一個系列的《白衣情》,反映的是臨滄傣族獨特的手工造紙技藝和蝴蝶舞……這些文化元素鮮為人知,卻格外有代表性。
近年來,許多優秀的少數民族題材微電影層出不窮。比如,由青年導演楊蕊執導的國家人文地理微電影《圖騰之旗》一經面世,即獲得各視頻網站重點推介和網民追捧,點擊率迅速突破1000多萬,更是狂攬亞洲微電影節、西安國際微電影節、第三屆北京國際微電影節的諸多獎項。
近期網絡上有部關于云南旅游題材的微電影《黑導游和阿詩瑪》也正在熱播,新浪、騰訊、愛奇藝、優酷、樂視、搜狐等20多個主流網站紛紛首頁推薦,全網點擊率達到一千多萬,劇中人物幽默詼諧的表演和感人至深的反轉劇情引得網友紛紛留言轉載。
此外,《阿媽的奶茶》、《遠山》、《臨滄的誘惑》、《俐侎阿朵》等一批優秀的少數民族題材微電影,也讓觀眾印象深刻。這些微電影基本每一部都反映了一個或者幾個鮮為人知,但卻很能反映一個少數民族性格的文化元素或者文化事實。
而全國各種類型的少數民族題材微電影大賽,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比如,北京民族電影展組委會和北京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多彩中華”微電影創作大賽,以及西藏國際微電影節、新疆舉辦的 “民族風尚”微電影大賽等,都成為少數民族題材微電影展示自己的平臺。
一種與時俱進的民族文化傳播方式
文化,若是沒有傳承,就會徹底喪失生命力。目前,互聯網是年輕一代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對于民族文化來說,少數民族年輕一代不斷離開家園進入城市,遠離了文化的原生環境,文化傳承的現狀讓人擔憂。唯有互聯網能夠突破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在網上再造一片民族文化原生土壤。
微電影便是要達到這一目的的不二之選。它的進入門檻低,能夠吸引更多少數民族年輕人參與互動。聲畫結合的模式使文化傳播效果更好、更有效。少數民族題材微電影從視覺、聽覺兩個角度同時對民族文化進行展示,并采用創新的手法讓觀眾的觀賞興趣大大提高。制作者把一個個文化元素鑲嵌在故事里,用情感去包裹它們,挖掘出能打動觀眾的魅力,更符合年輕一代人的審美情趣,也更加符合互聯網的傳播特點。
對于少數民族的年輕一代來說,他們能在自己熟悉的傳媒介質上看到自己熟悉的文化,也會變得更有民族自信。可以說,微電影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展示,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民族文化的傳播范圍,而網友們對這些微電影的評價就是最有力的印證。《鮮花天堂》中,人們為了那個彝族少女心疼著迷;在《黃衣愛》的評價欄下,人們寫下的一個個感動,這些都是他們對于以微電影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的認同。
少數民族題材微電影需要更多創意
然而,少數民族題材微電影還處在起步發展的階段,要真正成為一個文化產業,還需要務實和艱辛的探索。
首先,微電影既沒有一個評定標準,很多拍攝者也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門檻十分低。一臺攝影機、一個人也許就能完成一部微電影。這既是微電影的一個優點,但也帶來了作品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后果。比如,一些少數民族題材的微電影缺少對本土文化的挖掘與演繹,缺少對拍攝內容的深思熟慮,其制作不論是從腳本、剪輯,還是內容來看,大多顯得比較粗糙。
張穆和他的團隊“往事798視覺文化傳播工作室”,從2001年就開始從事微電影制作,拍攝了《許愿樹下》等不少優秀作品。他認為,近幾年云南微電影發展很快,也不缺乏人才,但多以小團體獨立制作為主,無法發揮自身最大優勢,還需要整合人才,抱團發展。
其次,電影是一個創意的產業。剛誕生不久的微電影其核心精神,也應該秉承電影信仰創意的傳統。“唯有創意才能引領電影行業、微電影行業向前發展。”秦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現在許多人對微電影的理解,還僅僅在“微”上,其實,“微電影”最大的特質還應聚焦在“電影”上。以電影為本,就應該源于生活、面向大眾、貫穿思考,承擔起傳播正能量的使命。在這個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參與性、互動性來完善“微”的定位,激發人們的參與熱度和創作熱情,推動微電影的題材更加豐富、市場更加繁榮。
的確,民族地區的山水,各民族的樣子,人們已經非常熟悉了,透過微電影的鏡頭去看,恐怕差別也不大。但是,各民族的故事,各民族的文化,知道的人卻不是很多,怎樣去表現它們,讓觀眾眼前一亮,這是少數民族題材微電影產業要解決的問題。其答案便是良好的創意,唯有創意,才能讓微電影挖掘出民族文化別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