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資訊動態 >> 正文

    鄂倫春“莫日根”闖市場:一個民間藝術團的生存與探索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9月11日15:12 來源:中國民族報 肖靜芳 文/圖
    “莫日根”民間藝術團在京展示鄂倫春文化。“莫日根”民間藝術團在京展示鄂倫春文化。

      亮相北京

      今年8月下旬的一天,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古里鄉鄉長白麗帶著幾十號人馬,在半夜時分入住北京的一家賓館。

      幾個小時后,他們出現在“中國生態旅游融合發展論壇”上,表演了時長不超過10分鐘的一個節目,內容主要是展示鄂倫春族的歌舞、服飾和民俗。

      在臺上,他們穿著厚重的袍皮襖、袍皮靴,戴著袍皮帽,這身鄂倫春族獵民打扮很快讓他們大汗淋漓,不過他們仍面帶微笑,表演了原生態的《斗熊舞》,并展示用樺樹皮做的搖籃、小船及生活用具等。

      短短的展示引起了臺下觀眾的好奇和興趣,主辦方決定在下午的會議中增加鄂倫春族文化展示的內容。兩位鄂倫春族民歌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白焱和曲云,一亮歌喉,技驚四座;而幾十人合唱的《勇敢的鄂倫春》似乎把人帶入那高高的興安嶺……

      嚴格地說,這算不上正式的演出,只是小范圍的文化展示,為的是配合鄂倫春自治旗的生態旅游文化宣傳,然而對白麗來說,這仍然是個難得的機會,所以她堅持帶著自己的“隊伍”前來。

      白麗的“隊伍”,是鄉里的“莫日根”民間藝術團,其團員是一群鄂溫克族獵民的后代。

      在白麗看來,在北京的舞臺上,向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展示本民族的文化,哪怕只是幾分鐘,意義也非同尋常。它不僅是對外的宣傳,更是對自我的認同和提升。正像她所說的:“在不斷‘走出去’中,我們這個民族更認識了自我,也更為自信。”

      “莫日根”,以文化聚人心

      其實,“莫日根”民間藝術團的成立有些偶然。2013年,鄂倫春自治旗古里鄉要搞鄉慶,于是鄉里臨時抽了些青年人組建了一個團,準備表演節目。其實,其他鄉鎮為搞大型活動也是這么干的,但別的團體在活動結束后就解散了,只有古里鄉的這個團堅持下來,后來還正式在民政部門備了案,起名為“莫日根”,鄂倫春語意為“英雄”、“好獵手”之意。

      為什么要堅持辦這個團?白麗說:“因為在辦的過程中,我感覺它不只是在傳承文化,更有凝聚人心、引領民族精神的多重作用。”

      內蒙古社科院的鄂倫春族學者白蘭的一段描述,為白麗的話做了注腳——新中國成立后,鄂倫春人漸漸下山定居,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來,由于森林被劃為自然保護區以及禁獵等原因,鄂倫春人的生產生活方式面臨著劇烈的變革。 

      “放下獵槍去種地,這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的轉變,對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影響是巨大的。”白蘭說。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是游獵文化的逐漸消失,一方面則是很多鄂倫春人感到失去了用武之地,失去了精神家園,變得迷茫,成為無所事事的社會邊緣人。

      白蘭介紹,許多家里有土地的鄂倫春人,因自己不善耕種,就將土地租給別人耕種,而沒有土地的鄂倫春人則自謀生計,有的生活陷入困頓。老一代的鄂倫春獵民在老去和死去,而獵民的后代不但不會打獵,連鄂倫春語都不太會說了,更遑論祖先的歷史和文化。

      遷出森林還不到三代人,一個游獵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就快散了。這,正是白麗堅持辦“莫日根”民間藝術團,欲以文化來聚人心的深意所在。

      激活遺忘的文化記憶

      關永剛是“莫日根”民間藝術團的團長。其實,他的本來身份是司機。“起先,鄉長讓我帶著一幫年輕人搞藝術團,我說這不是開玩笑嗎?我哪兒搞得了藝術啊?”關永剛說,想不到現在他真成了個“文藝分子”。

      “莫日根”民間藝術團有二十多人,絕大多數年齡在20歲至30歲之間,最小的17歲。這個以年輕人為主導的團隊,團員基本沒有經歷過游獵生活,不會說鄂倫春語,也不懂鄂倫春族民俗。

      白焱,這個唱了40年鄂倫春民歌的國家級傳承人,擔任了“莫日根”藝術團的藝術指導。從鄂倫春語教起,一句一句,到團員們會完整地用鄂倫春語唱下一首首歌曲;從舞蹈的編排、表演,到走臺步、練表情……老藝人費盡了心血。這群舞臺表演零基礎的年輕人被調教后,舉手投足慢慢開始有了藝術范兒,同時又不失獵民后代的質樸、率真。

      白焱沒有忘記從傳統中汲取營養。她和老搭檔曲云,時不時去拜訪還健在的老藝人,和他們聊天,喚起他們記憶深處的民謠。

      “白焱老師上我家和我母親聊天,老人家一高興,想起了很多老歌,比如《鄂倫春民歌》。現在這首歌是我們團的曲目之一。” 關永剛說。他的母親孟金紅,年輕時是唱山歌的一把好手。

      現在,白焱和曲云已經收集整理了上百首鄂倫春民歌,他們在演唱中進行創新,在民歌中加入和聲,或編排成多聲部,并且用老歌唱新詞,使鄂倫春民歌更具時代美感。

      盡管組成“莫日根”民間藝術團的成員都是業余的,每次演出成員都不固定,但不到3年,在白焱等老藝人的指導下,這支隊伍已經能進行專場演出了,還受邀參加了內蒙古服飾大賽等多場自治區內外的活動。

      作為團長的關永剛說起這一轉變時頗有感慨:“剛辦藝術團時,大家一個個都別扭得很,不愿來,也不好意思張嘴唱。如今在臺上都不怵了,覺得干這個事很充實,大家一起排練,心齊了,比以前在家待著無所事事強多了。”

      不但如此,通過辦藝術團,一些鄂倫春傳統技藝也得以恢復。關躍軍,藝術團里一個沉默寡言的漢子,因為做演出道具,把兒時深埋在記憶中卻從沒機會展示的手藝,如做鹿哨、樺皮船、悠悠車等,全都派上了用場。其實,他只是小時候看祖輩們做過,后來并沒有做過,但一有機會,這些深藏的文化記憶就被激活了。

      走出去,擁抱更大的世界

      一個人可以帶動一個家庭、一群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感召力、影響力更大。如今,受“莫日根”民間藝術團這批年輕人的影響,古里鄉形成了以傳承展示鄂倫春文化為榮的局面,甚至連五六歲的孩子都會用鄂倫春語演唱本民族民歌。

      “我們不是為了給別人唱的,我們是給自己唱的。我們也不光是為了唱歌跳舞,而是要感到自己在閃閃發光。”白麗的這一理念,如今已被鄉親們所理解。藝術團的成員在一次次走出內蒙古、走向更廣闊的天地之時,與外面的世界碰撞、交流,從而重新定位了自身的價值。

      不過,對于“莫日根”民間藝術團的創建者和推動者白麗來說,考慮的則要更多。首先是如何長久發展的問題。現在鄂倫春自治縣每年給藝術團10萬元經費支持,但一趟來北京的公益演出,就所剩無幾了。雖然藝術團也參加了諸如企業年會等商業性演出,但影響有限,收入遠不足以支撐這個民間藝術團的運轉。但是,傳承沒有斷,并越做越好,這就是良好的開端。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