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文學評論 >> 正文
上世紀50年代,西藏實現了和平解放以及民主改革,歷史性的變革讓雪域大地萬象更新。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逐步走向正軌。與此同時,西藏當代文學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從弱到強,在繼承傳統和開拓創新上不斷進步,在表現地方知識、展示高原風貌、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西藏當代文學的開拓期。剛剛走進新生活的人們面對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潮,迫切渴望縱情抒發內心的情感。1956年4月創刊的《西藏日報》(漢、藏文版),其副刊很快成為發表漢、藏文文學作品的新園地。當時進藏部隊和機關單位中一部分愛好文學的漢族干部,成為西藏漢語文學的拓荒者。這一時期產生的小說《神火》《金橋》《央金》、詩歌《黑痣英雄》《波姆達娃》《大雪紛飛》等,真實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社會的巨變、人民當家做主的喜悅和建設新生活的熱情,成為西藏當代漢語文學的濫觴。
一些進步的藏族學者也不甘落后,積極學習新的表現形式,嘗試創作具有新思想、新體式的藏文詩。擦珠·阿旺洛桑創作的《金橋玉帶》《歡迎汽車之歌》和江金·索朗杰布創作的《歡迎文成公主進藏》等成為這個時期藏文新體詩的典范。之后,藏學家東嘎·洛桑赤列、恰白·次旦平措、德格·格桑旺堆等也努力擺脫舊文化的束縛,用手中的筆傾力描繪新西藏,熱情歌頌新生活,使西藏母語寫作匯入了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洪流。一時間,用漢、藏文創作的,描寫新生活、新風尚的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層出不窮。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給中國大地帶來勃勃生機,思想解放、經濟發展、文化多元,新生事物層出不窮。西藏文學也迎來了新的春天,1981年10月西藏自治區文聯正式成立,西藏作協也由此誕生。
1977年《西藏文藝》(漢文版)創刊,1979年《西藏文藝》(藏文版)創刊!段鞑匚乃嚒返膭摻ǎ瑸榕囵B和成就西藏作家提供了園地,西藏文學后期出現的許多知名作家、翻譯家大多是從這里開始了他們的文學生涯。
二
80年代,西藏作家隊伍不斷壯大,實力雄厚;钴S在西藏文壇的有在西藏生活了多年的作家益希單增、葉玉林、汪承棟、李佳俊等。他們的創作厚積薄發,一些作品一經發表就引起很大的反響。如益希單增的長篇小說《幸存的人》、降邊嘉措的《格桑梅朵》,這些作品運用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表達了“批判舊時代,謳歌新生活”的主題。此外,從內地高校畢業進藏的大學生中一批熱愛文學的青年,如秦文玉、范向東、馬麗華、馬原、劉偉、李啟達、馮良等,也先后加入西藏文學隊伍。他們思想解放、視野寬廣,具有一定的文學理論知識與藝術修養。他們的加入給西藏文學注入了新鮮血液,不僅擴大了作家隊伍而且提升了整體水平。這一時期活躍在西藏文壇的還有以扎西達娃為代表的西藏本土的青年作家,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執著追求文學的夢想,從創作之初就顯示出較高的水平。在中國當代先鋒文學創作熱潮中,以扎西達娃、馬原、色波為代表的青年作家從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中找到了方法技巧,進而對民族文化傳統展開深刻的反思,開啟了西藏新小說創作熱潮。1985年《西藏文學》第6期(1984年《西藏文藝》漢文版改名為《西藏文學》),推出“魔幻小說特輯”,刊發了《西藏,系在皮繩扣上的魂》《幻鳴》《沒上油彩的畫布》《巴戈的傳說》等小說,顯示了西藏新小說創作蓬勃發展的勢頭,引起國內外文學界的廣泛關注。
新時期的西藏文學詩歌創作同樣表現不俗。1983年《西藏文藝》漢文版開設“雪野詩”專欄,以魏志遠、吳雨初、加央西熱為代表的青年詩人打出“雪野詩”的旗幟,傳達出全新的文學思想與美學主張。1988年,西藏文聯和《西藏文學》雜志社共同舉辦“太陽城詩會”,吸引眾多區外優秀詩人來到拉薩,他們與西藏詩人共同座談詩歌創作的方向,影響深遠。
在這一時期,青年作家加央西熱、馬麗華在散文創作上脫穎而出。加央西熱的《西藏最后的馱隊》、馬麗華的《走過西藏》三部曲,在文化散文創作上獨樹一幟。
西藏的母語文學創作在新時期同樣獲得豐碩成果。早在西藏當代文學萌芽之時,黨和政府就高度重視西藏母語文學創作,曾先后委托西藏作協舉辦了多期中青年作家培訓班,培養了拉巴平措、朗頓·班覺、達娃次仁、多布杰、次多、倫珠朗杰、其米多吉、扎西班典、克珠、伍金多吉、旦巴亞爾杰、平措扎西等母語作家,使西藏文學擁有了自己穩定的母語創作隊伍。
1979年《西藏文藝》(藏文版)創刊以后,政府又相繼創辦了《邦錦美朵》《拉薩河》《雪域文化》《山南文藝》《羌塘》等藏文刊物,為母語作家的創作鋪路。這些舉措極大地鼓舞了作家的創作熱情,提升母語作家的創作水平,涌現出老作家班覺的《綠松石》、旺多的《齋蘇府秘聞》,青年作家拉巴頓珠的《騾幫生涯》、扎西班典的《普通農家的歲月》,平措扎西的《斯曲和她五個孩子的父親們》等一批佳作,顯示了當代藏文小說創作較高的水平。
80年代西藏文學事業的蓬勃發展,使之基本形成了由藏、漢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作家組成,老中青三代作家結合,多種文體、不同風格的作品并行不悖的獨特格局。
三
90年代初,正值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期,西藏文學也經歷了大的改變:因為工作調動或身體的原因,一部分漢族作家先后離開西藏回內地生活,西藏文學的作家人數減少;另一方面,魔幻之風已悄然遠去,而新的敘事生長點還沒有被開拓出來,西藏文學暫時陷入沉寂。其實這一時期也是西藏當代文學的蟄伏期,新世紀以來西藏文壇的實力干將,如白瑪娜珍、次仁羅布、格央、尼瑪潘多、白瑪玉珍等大多都是在這個時期開始步入文壇。轉型期的時代變遷,新的文學思潮的涌動,促使身處其中的青年作家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積極尋找新的敘事生長點。1994年,央珍出版長篇小說《無性別的神》,給西藏文學帶來了不一樣的景觀。
新世紀以來,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藏作家,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學習與創作。他們一方面認真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另一方面積極吸收本民族傳統文化的養分,在文學思想、藝術表現、敘事能力上不斷探索,不斷出新。新世紀以來的西藏文學創作,長篇小說有白瑪娜珍的《拉薩紅塵》《復活的度母》、格央的《讓愛慢慢永恒》、尼瑪潘多的《紫青稞》、張羽芊的《藏婚》、張祖文的《光芒大地》、鷹薩·羅布次仁的《西藏的孩子》,小說集有次仁羅布的《界》、敖超的《假裝沒感覺》、班丹的《微風拂過的日子》,散文集有平措扎西的《世俗西藏》、凌仕江的《你知道西藏的天有多藍》等。母語創作中,小說集有旦巴亞爾杰的《遙遠的黑帳篷》、次仁央吉的《山峰云朵》,詩集有白拉的《最初的印象》、伍金多吉的《雪域抒懷》……這些作家堅持扎根于大地的現實主義文學思想,他們的作品成功書寫了西藏的自然地理、農事風俗,以及藏族文化滋養下的人的精氣神,完成了從邊地視角對現代化進程中中國故事的敘述。
新時期以來,西藏女性作家一直是西藏文學的生力軍。從塔熱·次仁玉珍、馬麗華等開始,西藏文壇就不乏女作家的身影,新世紀以來更是集結了一群女作家,如央珍、白拉、白瑪娜珍、次央、尼瑪潘多、格央、白瑪玉珍、亞依、文心、瓊吉等,她們以深情的筆墨抒發對故土家園的依戀、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展現了新西藏、新女性的風采。除了本地作家,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外地作家走進西藏。比如,來自北京的張蕎、來自四川的張羽芊等,她們從不同的視角書寫了對西藏的真摯情感,構成了西藏文學的另一重風景。
四
新時期西藏文學的繁榮興盛也帶動了西藏當代文學的研究。八九十年代活躍的文學評論家有李佳俊、張隆高、廖東凡、徐明旭等。他們熱情關注西藏作家的創作,積極撰文開展文學批評,使創作與研究相互砥礪、共同發展,營造出良好的文學生態環境。西藏文學創作的繁榮和理論的與時俱進也帶動了西藏文學史的寫作,2014年,西藏文聯與西藏民族學院啟動了合作項目《西藏當代文學史》。
新時期以來,西藏文聯專門成立了文學翻譯工作委員會,統籌文學翻譯工作,積極開展國內外優秀文學作品與區內民族作家藏文作品的互譯工作。30多年來,成就了一批優秀的翻譯家,如次多、平措扎西、班丹、克珠群佩等,他們的譯作為西藏母語創作注入了新的元素。
作家們的勤奮創作換來了累累碩果,新時期以來,西藏有30多位作家、20多部(篇)作品在國家知名的文學評獎中獲獎。其中馬麗華的長篇文化散文《藏北游歷》獲得首屆郭楓文學獎;李佳俊的文學評論集《文學,民族的形象》獲得首屆當代民族文學研究成果獎;扎西達娃的《西藏,系在皮繩扣上的魂》獲得中國作協第八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加央西熱的《西藏最后的馱隊》獲得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次仁羅布的《放生羊》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楊年華的報告文學《國旗阿媽啦》獲得第十二屆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央珍、次仁央吉、平措扎西、伍金多吉等作家先后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不少優秀作品被翻譯成英、日、法、德等多國文字,受到海外讀者的好評。
當然,西藏文學的發展與西藏作協的努力密不可分。西藏作協自1981年成立以來就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中國作協的大力支持。正是在中國作協的大家庭里,新時期以來,西藏作協也得以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在培養作家、服務作家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績。30年來,西藏作協每年召開全區性的文學筆會,舉辦文化講座、作品研討會,增進了與作家之間的感情;積極發現、吸收有創作潛力的中青年作家,不斷擴大作家隊伍,F在包括回族、門巴族、珞巴族等在內的西藏各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作協會員已由初建時的30多人,發展至138人,有44人加入中國作協,先后有21人(次)赴魯迅文學院學習;至今已舉辦了5屆“西藏新世紀文學獎”,每屆設漢藏優秀作品各一至兩部,激發了廣大作家的創作熱情。
西藏作協還積極聯系國內知名的雜志社,曾先后與《芳草》《民族文學》等雜志社合作,推出藏族作家專號,為西藏作家走向全國搭建平臺。同時,西藏作協還廣開門路,多渠道與其他文化發達省市開展深度合作。2011年,西藏作協選送了一批有潛力的作家參加了“山東省第七屆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讓受訓學員們受益匪淺。
回顧50年來西藏文學的發展歷程,既經歷過低谷中的彷徨、困惑,也擁有過高峰期的繁榮、興盛,可貴的是西藏文學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低谷中不氣餒,高峰時不驕躁。當前,西藏的各項事業穩步發展,蒸蒸日上,西藏文學也已尋找到新的發展路徑。我們相信她一定會一路向前,蓬勃向上,給中國文學帶來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