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li>
  • 
    
  • <abbr id="gucoo"></abbr>
    <li id="gucoo"><source id="gucoo"></source></li>
    <rt id="gucoo"></rt>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視覺前沿 >> 正文

    臨摹 寫生 創新

    ——我的白描花卉教學

    http://www.tc13822.com 2015年08月10日11:22 來源:光明日報 金納

      白描是中國畫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也是中國象形文字的延伸。在精神內涵、表達方式及媒介上,它與西方“線描”有著本質的區別。白描不僅體現物象的基本輪廓、造型,而且在藝術表現的精神層面上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白描在表現形式上,語言凝練、純粹且筆墨精到內斂,于中國畫中具有獨樹一格的藝術價值。

      白描在完成描繪自然形態的基本結構、生長規律的同時,畫家的審美趣味、造型能力、學識素養也必然流露于畫面中,并且這些成分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作品的品位與格調。一幅完整的白描作品即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是自然外在形態與畫家內在精神層面的共同體現。

      中國的傳統白描具有十分完美的技法程式和嚴格的法度。在我二十多年的白描教學實踐中,我主張先以臨摹古代范本的方式入手。從執筆、熟悉毛筆的性能開始,體會傳統白描中對用筆“平,如錐畫沙;圓,如折釵股;留,如屋漏痕”等的藝術要求。在臨摹過程中掌握傳統白描的表現技法,以期能熟練運用中鋒、側鋒等筆法。進而以此認識白描花卉造型的藝術規律——即用毛筆、墨色在宣紙上,以線的表達方式,將自然形態轉化為白描程式的過程。

      在賞析、臨摹宋代畫家趙子固的白描《水仙圖》中可以看到,畫家將搖曳多姿的水仙花有序地布局于一幅長卷中。整幅畫面跌宕起伏、繁而不亂,可謂聚散、疏密、開合妥當,這受益于畫家在構圖上的周密考量。而后又見畫家細筆勾勒出的水仙花,花型飽滿、形態飄逸、質感輕盈,這很大程度取決于畫家對水仙花清雅氣質的妥帖描繪。整幅作品再經墨色渲染后,水仙花的形、質躍然而起變得生動灑脫,以無彩勝有彩的視覺效果成為中國白描藝術的千古絕唱。

      學生在臨摹古代的經典作品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步訓練,即以花卉寫生的方式進行白描的學習。意在引導學生在將寫生的新鮮感受轉化為筆墨表現的過程中,必然會在活潑潑的自然形態中尋找更為貼切的筆法來表達個人的內心感受。然而此時的筆墨語言未必純熟完美(但一定本真鮮活)且一定有異于傳統的筆墨程式。在寫生伊始,即要求學生正視內心的感受,強調筆墨的情感表達。根據花卉的自然形態,通過用筆、用墨的變化,對所描繪的花卉形象用線造型的方式進行提煉、概括、取舍、重置。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在觀察表現自然形態時,線條不再受傳統筆法的限制,筆隨意走,擺脫傳統技法的束縛,努力尋找更為妥帖的(纖細挺拔或是古拙蒼勁或是內斂樸素)個性化的線條描繪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情感體驗。緊接著,進行第三步的訓練,即講授花鳥畫構圖的基本規律,要求學生嘗試運用V字形、S形、之字形以及賓主揖讓、奇偶均衡、呼應開合、疏密聚散、參差錯落、大小曲直等構圖要素進行畫面布局,啟發學生由對自然形態的描繪逐漸轉化為主觀再現,在造型生動、筆墨鮮活的基礎上,讓畫面結構更加趨于完整。

      以上三個方面(臨摹、寫生、構圖訓練)構成我的白描花卉教學體系——起自傳統經典的臨摹,學習掌握白描造型的基本規律和表現技法,通過寫生,進而尋找自我的表現語言,摸索構圖規律,最終以白描的藝術形式完成一幅相對完美的作品。這其中涉及到對傳統筆墨技法的學習,對自然形態轉換為筆墨語言的實踐以及對畫面構成要素的初步嘗試。因此,在臨摹傳統白描的基礎上,通過寫生方式的介入,可以激發學生尋找新筆墨語言生發的動力,引發學生對新筆墨語言產生興趣。而在寫生整理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構圖的基本規律,強調畫面結構的完整性,則為探索花鳥畫筆墨語言的新圖式提供了可能。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